2億靈活就業人員等到了,全國人大代表、TCL董事長李東生呼吁降低參保門檻,三項改革或落地。
最近,京東宣布給外賣員交社保,讓靈活就業這個群體受到了廣泛關注。官方說靈活就業人員數量超過了2億,我覺得有點擴大化了。
什么是靈活就業人員?我個人理解是沒有固定職業,靠打零工為生的人群。你說全職的快遞員,外賣員,人家為平臺打工幾年,還說人家是靈活就業,還不簽合同,不交社保,這不是逃避責任嗎?
要我說應該對靈活就業人員進行一個梳理,把全職的快遞員,外賣員,網約車司機刷選出去,讓企業承擔起繳納社保的責任。說實話,沒有多少人愿意做什么靈活就業人員,從收入到社會福利,各方面都對靈活就業人員都不友好。
就拿社保來說,靈活就業人員想參保真不容易。首先,100%的費用都是個人承擔,繳費負擔非常重。如果是職工社保,個人承擔小部分,企業交大部分,社保負擔就會輕很多。
靈活就業人員本來收入就不高,而且還不穩定,社保繳費反而要個人100%承擔,這合理嗎?一個外包操作,就可以讓一些平臺一年減少幾十億的開支,但這些為平臺打工,卻被靈活就業的人群,因為繳費負擔重,連社保都沒有。
其次,社保繳費基數連年上漲。目前,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繳費基數和職工社保是一樣的,但各地的繳費基數幾乎年年漲,這無疑加重了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負擔。
這就是繳費檔位調整缺乏靈活性,應該給靈活就業人員單獨設置一個繳費檔位,而且不應該按年度申報參保檔位,而應該按月,畢竟是靈活就業人員,收入不穩定,在淡季時,收入可能會降低,甚至是沒有收入。
第三,參保門檻多,現在很多地方的靈活就業人員只能參加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像工傷、失業、生育參保都不能參加。那像很多女性是非常需要生育保險的,卻不能參加。
第四,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的社保費用,只有40%記入個人賬戶,還有60%則被劃入社會統籌賬戶。錢都是自己交的,到退休后只有40%的錢能領個人賬戶養老金,另外60%被劃入統籌,最終能拿到多少錢,完全不確定。而且,退出機制也不好,如果不交了,只能退40%的錢。
鑒于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存在的諸多問題,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TCL董事長李東生提交《關于降低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參保門檻的建議》。李東生呼吁降低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參保門檻,并提出了三項改革建議。
第一,下調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統籌基金繳費費率,減輕繳費負擔。第二,建立動態調整機制,提供月度變更繳費檔次的機會。第三,全面取消靈活就業人員工傷、失業等部分險種的社保參保限制。
這三項改革都是在降低參保門檻,未來落地的可能性很大。因為在2月22日,人社部副部長李忠就表示積極研究完善降低門檻,給予參保補貼等政策措施。
其實,靈活就業人員參保門檻高,主要就是繳費負擔重,讓一些人的參保意愿低,斷保多。所以,核心還是要減少費用,減輕負擔。少交一點總比不交好,應該讓這2億多靈活就業人員在老了之后,能有一個最低的生活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