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閃耀在傳染病防治一線的一抹“巾幗紅”,長期立足基層一線投身科研,始終關注國家發展和經濟民生,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敬業奉獻的精神,為國家傳染病防治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她,就是全國人大代表、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感染病醫學部研究所副所長陳威巍。
向世界推廣兒童乙肝治療的中國方案
在平常生活中,當我們聽到病毒這個詞,內心不由地生出緊張或恐懼,但對于陳威巍來說,同病毒打交道是她的職業常態,她也因此被稱作“離病毒最近的人”。
2019至2022年,陳威巍作為專家組成員執行援非醫療任務。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塞拉利昂醫療系統承壓,她與其他專家全力投入到當地疫情防控工作之中,為塞國疫情防控和精準救治提供了智慧和力量。
巾幗綻芳華
陳威巍說:“援非期間,我看到不少非洲慢性乙肝患兒,我們病房曾收治十七八歲就患肝硬化的少年。他們的困境深深烙印在我心里。如今,我們醫院感染病醫學部王福生院士團隊在兒童乙肝治愈的臨床實踐中取得了最新進展,我也于去年底申請到相關項目,希望兒童乙肝治療的中國方案能夠走向世界,造福非洲兒童,為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力量?!?/p>
破解感染性疾病重癥化“密碼”
在無數個日與夜的交替中,陳威巍帶領團隊在實驗室里攻堅“細胞因子風暴”的研究。這種過度免疫反應是感染性疾病重癥化的關鍵因素,她和團隊通過代謝組學發現,監測谷氨酰胺與谷氨酸的比例變化可提前預警重癥風險。目前,她們已經融合了人工智能工具,大幅提升了研發效率。
陳威巍及課題組成員在關于細胞因子風暴課題的研究中取得了最新成果,發現補充人體中的谷氨酰胺,可以降低重癥化比例,建立的預測模型可以對感染性疾病重癥化進程進行有效監測和預警。所以,她將在下一步科研進程中通過補充谷氨酰胺來扭轉疾病的炎癥化進程,使重癥患者能夠恢復得更快一些。
陳威巍很早便開始在人工智能領域布局,用于查資料、讀文獻,幫助整個團隊理思路、做課題,成為非常好的團隊助手。除此以外,她們還利用生物人工智能來進行一些小分子蛋白的設計,比如抗病毒的一些藥物成分,可以更好地提高藥物研發進程。
緊盯傳染病防治現實需求建言獻策
忙于科研之余,陳威巍也在積極為今年的人大建議案征求各方意見,梳理調研資料,撰寫議案材料,“作為一名來自軍隊的全國人大代表,我一直覺得必須從自己的專業出發,瞄準兵之急需、民之所盼,解決實際中的關鍵問題。”陳威巍這樣說。
去年全國兩會期間,陳威巍聚焦自身研究領域重點,圍繞提升科技成果向戰斗力轉化提了建議。兩會閉幕后,她第一時間向同事們傳達兩會精神,分享參會體會,隨后又多次深入地方和部隊基層調研。陳威巍計劃在今年兩會期間結合調研成果圍繞推動軍地醫療技術人才一體化培養等領域建言獻策。
“守護官兵健康、為部隊戰斗力護航,是我們的職責所在?!彼f。
過去一年,陳威巍還擔任了國家最高人民檢察院特約監督員,并結合本職工作對我國環保公益訴訟的相關工作做了一些了解。她發現在應急救援情況下,醫療廢物處理方式有待改進,一是沒有原地處理的強制法律法規依據,二是沒有原地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可及的處理措施或裝備。
因此,她今年還要提交一份關于加強應急情況下醫療廢物處理利用的議案,建議國家和行業制定法規標準,鼓勵科技創新企業從醫療廢物材質分類源頭上、從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原地處理技術上尋求突破。
在全國兩會這樣的平臺履職盡責,使命光榮、責任重大。陳威巍十分珍惜這樣的機會,她表示希望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持續大力提升基層醫療單位的傳染病防治能力,更好地服務于廣大官兵和人民群眾。
主管| 解放軍總醫院政治工作部
主辦| 宣傳處融媒體中心
來源 | 第五醫學中心
圖文 | 羅 燦
刊期 | 第2781期
總編:熊 剛
主編:張 奎
編審:張 密 李笑一
編輯:李笑一
郵箱:jfjzyy01@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