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何亮 通訊員 王倩倩 劉柏汝 趙瑋琪
3月1日,世界氫能發展史迎來可喜進展。國家電投集團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氫科技)自主研發的“氫騰”燃料電池在南極秦嶺科考站成功發電,標志著全球首次實現氫能技術在南極應用。
▲圖為國家電投集團品牌口號“風光無限 國家電投”隨著“氫騰”電池系統“抵達”南極秦嶺科考站。
“氫騰”燃料電池是微電網的核心部件之一。在風光條件良好的時段,該燃料電池系統使用多余的電力制氫,通過存儲氫氣實現儲能;在風光發電條件不好時,通過氫燃料電池將氫氣轉換為電能和熱能。因此,“氫騰”燃料電池在微電網系統運行過程中,既發揮著儲能作用,又起到分布式能源作用。
據了解,此次應用于南極秦嶺站供能的微電網系統,配備最大儲氫容量50立方的儲氫罐,單獨用“氫騰”燃料電池發電可為站區提供連續24天、最大30千瓦的供電。該燃料電池系統可模塊化擴展,功率范圍覆蓋50千瓦至數十兆瓦,發電效率可達50%,熱電綜合效率可達90%以上,設計壽命4萬小時。相比傳統化石燃料發電,這款產品每發出一度電,可節省約400克標準煤,減少約1千克二氧化碳排放。
▲圖為國氫科技氫發電團隊技術人員調試發電產品。
秦嶺科考站位于南極恩克斯堡島,這里是南極洲氣候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由于新能源制氫和氫燃料電池發電具有良好的低溫適應性,氫電耦合的“風-光-氫-儲-荷”供能系統成為科考活動在極地惡劣環境下的優選。
2023年9月,國氫科技接到南極清潔能源供能任務,迅速成立研發團隊,全力以赴研發設備、提高性能、優化方案。經過500多天攻關,3月1日,搭載“氫騰”氫燃料電池的設備及系統在秦嶺站完成安裝調試并成功發電,驗證了氫燃料電池產品在極端低溫環境中的可靠性,填補了氫能在南極能源系統建設中的應用空白,同時也為極地環境及低溫惡劣環境能源系統建設、微電網建設提供了樣板。
(圖片由國家電投集團提供)
(來源:科技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