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懂酒哥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壓艙石”。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今年十大工作重點之首。
白酒行業是消費經濟的風向標,不少來自酒業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積極為行業發展建言獻策,引發廣泛關注。
推動行業數智化轉型
不少人對于白酒的認知,還停留在傳統工業階段。事實上,白酒行業早已轉型升級,進入數智化時代。當前白酒行業正步入數字化轉型與多元化發展的快車道,深化數字化技術的應用與普及已經成為酒企的必修課。
全國人大代表,五糧液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從欽建議,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如火如荼,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突破正在重塑千行百業。白酒是我國傳統優勢產業,需要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升級,推動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舍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酒體設計師陳柏蓉建議,引入新質生產力,通過生產過程的智能化、數字化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加強產品溯源和品牌建設,提升消費者對白酒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誠度,推動傳統酒類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也可應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建立監管大數據平臺,整合企業生產、銷售、質量檢測等信息,實現對白酒全產業的動態監管。
為支持酒類產業數智化轉型,全國人大代表,賒店老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王賢也提出了五點建議。一是針對傳統行業出臺相關政策,支持酒類產業數智化轉型,包括資金扶持、稅收優惠等專項政策;二是對酒類流通行業數字化改造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力度,助力酒類流通領域的統一市場體系建設;三是支持建立酒業公共大數據服務平臺,加強對酒業新業態新模式監管;四是加強酒類產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培養數智化轉型所需的專業人才與課題研究;五是制定和完善酒類產業數智化轉型的相關標準,確保轉型過程的規范性和安全性等。
強化電商平臺監管
電商已經成為推動白酒行業發展的驅動力。根據平安證券研報的調研數據,2020年至今,白酒電商已初具規模,酒類線上銷售規模超1200億元,同比增長56.4%,其中白酒(包括調香白酒)規模達到900億元,同比增長77.7%。
不過,隨著銷售規模的上升,低價內卷、售假販假等銷售亂象也層出不窮,成為行業痛疾。近年來,已有不少白酒企業采取手段,例如,五糧液、劍南春等知名酒企業均發布致消費者的告知書,內容直指線上某些假冒產品非公司授權店鋪銷售。
全國人大代表,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第23代傳承人曾娜認為,隨著電商銷售模式日益成熟,網絡購物逐漸成為消費者主要消費渠道,白酒知識產權保護面臨著一系列新挑戰。為此,她建議,電商平臺要建立授權公示與核驗機制,提高準入門檻與保證金制度,并通過技術手段加強動態監管。司法部門要加大線上平臺知識產權侵權的懲罰性賠償力度,提高違法成本,形成司法震懾。同時,構建國家級授權信息查詢平臺,制定專項治理政策,實現多部門信息聯動,提升稽查效率。
今年的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今世緣酒業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顧祥悅關注電商平臺發展中的問題,如低價傾銷、假貨、竄貨、刷單和偷逃稅款等。他認為,這些問題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損害了消費者權益,也影響了白酒行業的健康發展。對此,他建議從制度層面和監管層面加強電商平臺建設,完善價格監測、強化稅收監管、規范直播帶貨、打擊假貨等,并加大對新農人創業扶持力度,促進農村發展。
顧祥悅認為,電商平臺是白酒行業重要的銷售渠道,但其存在的問題也制約了行業的健康發展。他建議建立完善的電商平臺監管機制,加強價格監測和干預,打擊低價傾銷和惡性競爭,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同時,加強稅收監管,打擊偷逃稅款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此外,他還建議規范直播帶貨,打擊刷單和虛假宣傳,保護消費者權益。
助推白酒國際化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始終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中國白酒出海既是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文化自信的時代命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和委員針對“中國白酒國際化”問題提出系統性建議。
有數據統計,過去十年,中國白酒出口金額由2015年的4.4億美元,攀升至2024年的9.7億美元,增長2.2倍,但這一金額在中國白酒銷售額中占比非常有限,尚不足1%。另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研究顯示,國際市場對白酒的認知度僅為0.7%。
在陳柏蓉看來,白酒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和符號之一,白酒的國際化是文化輸出的重要內容。她希望能更多鼓勵和支持中國白酒釀造技藝申遺,構建適應國際貿易的白酒標準體系,加大政策支持、建立切實可行的對外合作機制,多渠道助力中國白酒海外推廣。
陳柏蓉表示,中國白酒出口面臨諸多挑戰,例如,文化差異、消費習慣、關稅壁壘等。構建適應國際貿易的白酒標準體系,可以減少貿易壁壘,促進中國白酒出口。她建議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推動中國白酒標準與國際接軌,并加強與其他國家的交流合作,促進白酒國際貿易發展。
陳柏蓉認為,中國白酒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和風味特色,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多渠道助力中國白酒海外推廣,可以提升中國白酒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擴大中國白酒的國際市場份額。她建議加強海外營銷推廣,舉辦國際酒類展覽和品鑒活動,并通過社交媒體等渠道進行宣傳推廣,讓更多海外消費者了解和喜愛中國白酒。
全國人大代表、古井貢酒董事長梁金輝明確指出,白酒企業“走出去”仍面臨國際標準缺失、文化認知壁壘、海外渠道薄弱等現實挑戰,亟需國家層面統籌規劃與政策賦能。
中國白酒如何更快“出海”?對此,梁金輝提出五個具體建議:第一,制定中國白酒國際標準,構建適應國際貿易的白酒標準體系;第二,提升中國白酒在國際烈性酒標準制定中的話語權;第三,爭取更加優惠的關稅安排,提高海外消費者對中國白酒的價格接受度;第四,制定一系列的白酒出口優惠政策,助力中國白酒走向世界;第五,將白酒納入“中國制造”“中國品牌”全球行動優先領域,助力中國白酒從“民族瑰寶”邁向“世界名酒”。
中國酒業協會預測,2025年將迎來中國白酒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年”。在這一年,通過標準、文化、渠道、產品的系統性創新,輔以政策賦能與企業轉型的雙輪驅動,中國白酒有望在未來十年實現從“借船出海”到“造船遠航”的質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