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北部,有一個山川秀麗、生態環境優美的地方——凌云縣。這里,桑蠶產業正以蓬勃之勢發展,通過構建完整的全產業鏈,將一片小小的桑葉,變成了帶動經濟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黃金葉”,演繹著傳統產業的華麗轉身。
桑蠶全產業鏈的上游是種桑養蠶環節,這也是整個產業的根基。凌云縣積極推廣標準化、規模化的種桑養蠶模式,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合作,引進優良的桑蠶品種和先進的養殖技術。通過建設現代化的桑蠶養殖示范基地,為蠶農提供技術培訓和指導,提高蠶繭的產量和質量。同時,鼓勵蠶農成立專業合作社,實現統一管理、統一銷售,增強市場競爭力。
中游環節則是蠶繭的加工與銷售。凌云縣加大對蠶繭加工企業的扶持力度,引進先進的繅絲、織綢設備,提高蠶繭的加工能力和產品質量。從潔白的蠶繭中抽出的蠶絲,經過一道道工序,變成了柔軟光滑、色澤亮麗的絲綢制品,不僅暢銷國內市場,還遠銷海外。凌云縣的絲綢以其優良的品質和獨特的工藝,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成為了凌云縣的一張亮麗名片。
下游環節則是桑蠶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這也是凌云縣桑蠶全產業鏈發展的亮點所在。凌云縣充分挖掘桑蠶資源的潛在價值,開發出了一系列高附加值的產品。
桑果酒:凌云縣的桑果園里,每到桑果成熟的季節,漫山遍野的桑果掛滿枝頭,紅的、紫的,讓人垂涎欲滴。過去,這些桑果除了少量被采摘食用外,大部分都爛在了地里。如今,凌云縣將桑果進行深加工,釀成了美味的桑果酒。桑果酒以新鮮桑果為原料,采用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的方法釀造而成。酒液色澤鮮艷,口感醇厚,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抗氧化、養顏美容等功效。桑果酒一經推出,便受到了消費者的熱烈追捧,成為了凌云縣的特色旅游商品之一。
桑葉面:桑葉不僅是蠶寶寶的食物,還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凌云縣將桑葉經過清洗、粉碎、混合等工序,制成了營養豐富的桑葉面。桑葉面口感爽滑,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清熱解毒等功效,深受消費者喜愛。為了提高桑葉面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凌云縣不斷創新營銷模式,通過電商平臺、直播帶貨等方式,將桑葉面推向全國各地。
桑果干:除了釀造桑果酒,凌云縣還將桑果制成了桑果干。桑果干保留了桑果的天然風味和營養成分,口感酸甜可口,方便攜帶和保存。桑果干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來泡茶、煮粥,深受消費者歡迎。凌云縣的桑果干加工企業注重產品質量和品牌建設,通過嚴格的質量檢測和精細的加工工藝,打造出了一系列優質的桑果干品牌。
桑葉茶:凌云縣利用豐富的桑葉資源,開發出了桑葉茶。桑葉茶以新鮮桑葉為原料,經過殺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制成。茶葉色澤翠綠,香氣清新,口感鮮爽,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桑葉茶不僅在國內市場暢銷,還出口到國外。為了提高桑葉茶的品質和產量,凌云縣加強了對桑葉種植基地的管理,推廣綠色、有機種植技術,確保桑葉的質量安全。
凌云縣桑蠶全產業鏈的發展,不僅提高了桑蠶產業的附加值和經濟效益,還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通過種桑養蠶和參與桑蠶產品加工,農民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同時,桑蠶全產業鏈的發展還促進了當地物流、包裝、旅游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為凌云縣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來,凌云縣將繼續深化桑蠶全產業鏈發展,不斷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提高桑蠶產業的科技含量和競爭力。進一步拓展桑蠶產品的市場空間,加強品牌建設和營銷推廣,提升凌云縣桑蠶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將桑蠶產業與鄉村旅游、生態農業等有機結合,打造集種植、養殖、加工、旅游、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園區,實現桑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做出更大的貢獻。
來源:壯志凌云文化傳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