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城區醫療保障局被評為2024年度全國巾幗文明崗。同時,北京市三八紅旗獎章、北京市三八紅旗集體名單“出爐”,東城區婦聯推薦的21名個人、13個集體上榜。
近年來,東城區涌現出一批又一批的“她力量”,這些優秀女性,有的憑借智慧與勇氣,在行業創新的浪潮中勇立潮頭;有的在工作崗位上默默耕耘,為推動社會發展貢獻力量;還有的化身溫暖使者,用志愿服務傳遞愛與希望?!八α俊睆牟幻煨?,她們在各自的領域發光發熱,用行動詮釋擔當,用智慧創造價值,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傳奇,推動著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巾幗綻芳華 建功新時代
在2024年度全國巾幗文明崗名單中,東城區醫療保障局榜上有名,這也是東城區唯一一個上榜的集體。
東城區醫療保障局局機關及醫保中心現有干部職工88人,其中女職工57人,占全體職工人數的64.8%。2023年獲得首屆“全國醫療保障系統先進集體”稱號,2024年區醫保中心在北京市DRG(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優秀案例大賽中榮獲經辦優秀組織獎。
東城區醫療保障局工作人員研討業務。
她們工作熱忱細致,整合對外窗口服務職能,以“一窗通辦、集成服務”綜合柜員制服務模式為主線,開展延時服務,加班加點為群眾提供便捷服務。深化手工報銷“綠色通道”,為轄區“兩低一特”人員、重特大疾病患者等開通綠色通道,申報費用當天審核,次日支付,2024年累計服務500余人次。發揮女性熱情細致工作優勢,2024年群眾“好差評”系統評價無一例差評,共收到參保單位表揚信5封、錦旗2面。
她們勇立潮頭,做體制改革的推動者和先行者。緊盯醫保領域發展難題,縱深推進DRG支付方式、長期護理保險、基金監管、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等多項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支持創新醫藥技術發展、完善和推廣“雙通道”試點,不斷推進DRG付費改革擴面,2024年北京市DRG優秀案例大賽中,轄區內多家醫院榮獲一、二、三等獎,區醫保中心榮獲經辦優秀組織獎。
在低碳環保領域,同樣有一群巾幗英雄在閃耀。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創碳投”)是一家專注于中國低碳、能源、環保、綠色領域的創新型企業,獲評北京市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
中創碳投自成立以來,一直深耕于低碳和可持續發展業務方向,在碳達峰與碳中和領域開展研發及市場型工作,并且在行業內取得了非常好的口碑。公司現有員工92人,其中女員工超六成,她們構成了公司團隊的主力軍,是公司發展的中堅力量。
經過多年的努力,這支優秀的“娘子軍”在智庫咨詢、達峰中和規劃、環境權益市場機制設計以及雙碳平臺建設等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中,在雙碳平臺建設方面,她們成績卓著:建設了國家碳市場CCER注冊登記系統,福建省、四川天府新區雙碳平臺,山西等省份的碳排放數據報送系統。此外,還為國家電投、華電等大型央企建設了碳管理系統;打造了中節能萬潤碳足跡背景數據產品、云南點潤節水設備產品碳足跡核算模型研究及碳足跡核算系統開發項目等;以碳普惠數字平臺與小程序為數字基座,推動了山東、湖北、江西、北京、成都等多省市碳普惠試點項目的落地和運營;從多層次、多角度,為不同地區和企業實現雙碳目標管理的信息化和數字化提供了重要基礎。
這些女性在推動雙碳領域的技術創新、業務拓展與產學研結合等方面,展現了非凡的領導力與執行力,成為公司未來可持續發展的一股強勁力量。
女性智慧力量 點亮創新之光
在科技創新與社會發展的浪潮中,有這樣一群“巾幗之星”,她們以無畏的勇氣和卓越的智慧,在各自的領域乘風破浪,綻放出璀璨光芒。
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基層軟件工程師,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高級管理型人才,18年來,北京煜邦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研究院院長賈化萍深耕于智能用電科研領域,憑借非凡的智慧、頑強的毅力以及對科研事業的無限熱忱,在專業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賈化萍深耕智能用電科研領域。
在擔任技術研究院院長期間,賈化萍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出色的領導才能,帶領團隊攻克了一系列行業難題。在用電信息采集終端項目中,面對解決低功耗、能源管理、硬件設計等問題,她帶領開發團隊深入研究分析,對每一個技術細節都進行了反復推敲和數輪測試驗證,提出了創新性的解決方案,成功推動項目提前45天完成。該項目成果榮獲公司年度科技創新優秀團隊獎,為整個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
賈化萍深知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重要性,積極投身產學研合作。針對企業生產過程中的技術痛點,如生產效率低、產品質量不穩定等難題,將實驗室前沿技術進行優化適配,成功開發出智能化生產系統,并應用于企業實際生產。這一舉動不僅帶動了上下游產業鏈的協同發展,更為北京市區域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
在推動傳統技術持續發展的同時,賈化萍始終保持敏銳的行業洞察力,積極帶領團隊進軍低空經濟領域,團隊成功開發的智能無人機庫,為公司智能化電力巡檢技術的廣泛應用提供了技術保障。
作為一名在建筑領域14年的“老兵”,北京北晨環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北誠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白蕓身體力行地帶領身邊員工認真研究,積極推廣新技術、新工藝,努力開展技術創新工作。
白蕓(左四)獲得北京市三八紅旗獎章。
白蕓帶領團隊與北京市王府井食品商場一起從節能降碳改造、低碳商品推廣、碳普惠機制、購買綠電和碳交易等方面,探索編制了碳中和技術路徑。在雙方共同努力下,王府井食品商場成為北京首批“碳中和創建示范店”,在北京“碳中和”示范創建工作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在智慧軌道交通上,白蕓也有優異的表現。由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牽頭,白蕓作為主要起草人,與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天津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等行業單位,共同研究起草了《智慧軌道交通客運管理規范》標準,并于2024年12月發行,為智慧軌道交通客運管理提供了規范和指引。
巾幗志愿服務 傳遞愛與溫暖
在東城區,還有這樣一群閃耀著溫暖光芒的女性,她們用愛與奉獻詮釋著志愿服務的真諦,溫暖著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今年68歲的王鳳岐是朝陽門街道竹桿社區“愛心竹夢志愿服務隊”的隊長,已投身志愿服務多年,社區居民都親切地稱呼她“大頭媽”,王鳳岐笑著說:“我不過是一個對生活充滿熱忱、愛操心愛管‘閑事兒’的普通人?!?/p>
王鳳岐(右一)積極參與轄區助老志愿服務。
201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王鳳岐與助老公益事業緊緊相連,從此,去養老院參與志愿服務便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里的每一位老人都像是我的家人?!蓖貘P岐這樣說。從挑選老人們喜歡的蛋糕款式,到布置溫馨的場地,再到準備貼心的小禮物,每一個環節都飽含著王鳳岐的心意。當生日會上,老人們頭戴壽星帽,臉上綻放出幸福的笑容,此時此刻,王鳳岐的內心被滿滿的成就感和溫暖填滿,她說:“那種感覺,就像冬日里最溫暖的陽光,驅散了所有的疲憊?!?/p>
王鳳岐分享志愿服務故事。
社區里的困難老人和孤寡老人始終是王鳳岐最深的牽掛。她帶領志愿者定期上門為老人打掃衛生,仔細擦拭家具的每一個角落,清掃地面上的灰塵,只為讓老人們能生活在一個整潔、舒適的環境里。得知有老人身體不舒服,她總是毫不猶豫,第一時間趕到他們身邊,陪他們去醫院,掛號、就診、取藥,全程悉心照料,就如同對待自己的父母一般。王鳳岐常說:“做好事是我一生的追求,幫助別人是我終生的快樂。”這絕非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她實實在在的行動準則。
劉超穎是一名來自東城區檢察院的檢察官,也是一名參與到“愛心媽媽”行列中的巾幗志愿者,從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十三載,幫教救助過200多名孩子。
去年3月,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胡婷一家的生活陷入黑暗。她在京打拼的丈夫姚杰不幸離世,肇事者卻未給予任何賠償。姚杰的老家在甘肅,他們育有三個可愛的孩子,一直由腿部殘疾的爺爺和年邁的奶奶照顧。如今家庭支柱倒下,房貸、生活等開銷,讓這個家不堪重負。
在辦理案件時,劉超穎發現了這個家庭的困境,啟動了司法救助程序。劉超穎說:“當我第一次見到胡婷,她滿臉淚痕、無助的模樣,深深刺痛了我。那一刻,我決定,不僅要做一名司法救助的執行者,更要以‘愛心媽媽’的身份,為這個破碎的家庭撐起新的希望?!?/p>
東城區人民檢察院正陽未檢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通過實踐活動讓孩子學法懂法。
在甘肅與北京兩地來回奔走的“希望之路”由此展開:劉超穎一行與當地各部門商討,將姚杰的三個孩子納入重點關愛對象,為他們尋找合適的愛心媽媽;回到北京后,劉超穎聯系北京中致兒童關愛基金會,為3個孩子發放小額愛心基金,直至孩子18歲完成學業;愛心媽媽團隊在當地組建完成,劉超穎以異地“愛心媽媽”的身份,加入到這場守護孩子的行動中。
劉超穎說:“我們每一個‘愛心媽媽’的力量雖然很有限,但匯聚起來,就能成為孩子們遮風擋雨的港灣。我們的每一句問候、每一次幫助,都可能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束光,照亮他們前行的路?!?/p>
來源:北京東城
北京市東城區婦女聯合會發布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東城女性
家庭家教家風系列專欄
東城女性
巾幗大學習 今天我來讀專欄
東城女性
兒童友好系列專欄
東城女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