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血緣關系在我國一直都是很強有力的紐帶,這也是我國為何能夠延綿上下五千年最根本的東西。而“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又是針對夫妻關系的一句俗語,體現了這對夫妻的恩愛和般配,在很多事情上都有相似之處。
無獨有偶,在歷年的院士評選當中,其實也有部分屬于夫妻關系的院士被提名上榜,雖然還未當選,但是這樣的院士家庭,就已經讓很多人刮目相看了。那么在我國評選院士的漫漫長河中,到底有多少對這樣的夫妻院士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盤點和羅列一下!
下圖羅列了我國20對夫妻均是院士的名單,我們看到其實很多院士和院士之間,他們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也和我們目前院士可以引薦的這個制度有著很大的關系,畢竟都是同一個學術圈子里的,大家對于各自的實力都有著知根知底的了解,所以互相推選一把也是很正常。而往往很多時候,愛情的種子就在某一瞬間生根發芽了。
我們可以看到,諸如錢三強和其妻子何澤慧,就是中國版的“居里夫婦”,兩人邂逅于清華大學的物理系,在經歷了漫長的14年之后,終于成為了夫妻。在之后的三年時間里,隨著新中國的成立,錢老以及妻子主要負責原子能的研究,保證原子彈能夠順利地研制出來。兩人不僅僅是中國版的“居里夫人”,錢老更是中國版的奧本海默,也只有這樣的人,才配得上院士的稱號,也只有這樣的家庭才配得上是院士家庭。錢老于1955年當選了我國的首批院士,其妻子何澤慧女士也在1980年成功當選科學院院士,這也是我國第一對院士夫妻!
在1980年恢復院士評選的這一年里,其實還有兩對夫妻成為了院士家庭,他們分別是張文裕和王承書夫妻、吳仲華和李敏華夫妻,這兩對院士夫妻。張老其實也是研究核物理,在核物理上的造詣其實是很高的,而王老則是一度接近于諾貝爾獎,所以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有著極高的造詣,他們的愛情故事也是令很多人為之感動的。
和上述兩對院士夫妻還有著相似經歷的,則是吳老和李老這對院士夫妻,他們都是遠赴國外留學,歸國之路受到了千難萬險,但是在祖國需要之際,也是義無反顧的回國,并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當中去,這樣的精神其實就是我們的院士的精神,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傳承幾千年的民族精神!
還有4對夫妻院士,也是在1980年新增的,他們夫妻雙方對于我國的貢獻都是十分之大的,所以在同一年均被評為院士,他們的精神和力量也一直鼓舞著我們。
當然,除了在1955年和1980年產生了很多夫妻院士之外,其余的夫妻院士,也先后被評為院士,這樣的例子其實是不常見的。因為一個家庭里,產生一個院士本就是很偉大的事情了,要同時產生兩位院士,且是夫妻,這樣的難度可想而知。所以從1955年至今,總計也只有20對夫妻院士。所以讓我們用最崇高的敬意來致敬他們,致敬那些默默付出的先輩們!
在這里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留言,后續有興趣的話小編可以專門開設一個我國歷史上各位院士的生平,讓大家好好地了解一下各位院士到底為我們的國家做出了怎樣的貢獻。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