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浦那人工智能機器人公司Muks Robotics于3月6日發布了新一代人形機器人Spaceo 系列,號稱推動了人工智能通用化(AGI)時代的發展!
看上半身還是很正經的。
這次發布的Spaceo系列,共有三款,分別是Pro、M1和Prime,其用途覆蓋了工業、社交、太空任務三大類。
- Spaceo Pro
:專為重型工業操作設計,負載能力達 200 公斤,每只手臂具有 7 個自由度,可舉起 10 公斤重物。Muks Robotics 稱其為“工業操作的終極伙伴”。
- Spaceo M1
:定位為“自主智能社交人形機器人”,能夠用多種語言進行長時間對話,適用于服務場景。
- Spaceo Prime
:專為太空任務設計,體現了 Muks Robotics“保障人類未來生存”的使命。
看來還是很牛的!只是走近再仔細看的話......
它們都是沒有腳,看來是在向他們發明國際象棋的印度老祖宗致敬啊!
Muks Robotics的創始人 Mukesh Bangar博士原為牙醫,自學轉型為AI工程師,他認為中美人形機器人雖然在向人類進化,但是印度選擇了“單點突破”的策略,先犧牲運動控制與環境適應性,聚焦高負載與低成本,從而讓它們進入工廠。
然而,我覺得八嗄(Bangar)博士想多了。
Spaceo機器人可能會淪落為不上不下的四不象。
Spaceo Pro雖然可以舉起10公斤重物,但是與工業機器人比起來,那就是個弟弟,其靈活性和負重能力都要差一個量級。而中國進入工業機器人領域之后,大大降低了工業機器人的價格,并且在各種場景中都廣泛應用。
中國燈塔工廠占據全球一半數量,有一大半功勞要歸功于中國工廠大規模采用工業機器人代替人力。
而Spaceo Pro不但沒有機器臂靈活,更沒有它們舉得重、拿得穩 ,既使Spaceo在底部裝有隱藏式的輪子,也完全沒有辦法與在流水線上的工業機器人相比,何況Spaceo連2厘米高的障礙物都能絆它個跟頭。
在社交陪伴方面,估計Spaceo在印度唯一的優勢就是它們可以用一些印度的方言進行對話,和吟誦泰戈爾的詩句,其它在中美人形機器人面前就是渣渣。
宇樹的機器人已經實現了小規模量產,9.9萬人民幣可以買到一只聽話的狗狗。而Spaceo M1你說用來干嘛?讓它背著你去搞一個具有印度特色的“宗教儀式”?
就在昨天,隱身兩年的稚暉君更新了視頻,正式發布智元雙足智能交互人形機器人“靈犀X2”。
據介紹“靈犀X2”搭載了情感計算引擎,集齊運動、交互和作業三方面智能。
“靈犀X2”會騎自行車、平衡車、玩滑板車,能穿針縫葡萄,還會抖腳撓屁股賣萌!
稚暉君介紹,X2的運動控制已從傳統模式轉向learning驅動的強化學習,通過持續學習,可以不斷學習人類的動作。另外,還有基于語言大模型推斷能力和機體材質的硬件突破,具備復雜交互能力和與人類一樣有呼吸起伏的動態。
就這些能力,在保安、保姆和保潔“吉祥三寶“行業,Spaceo M1如何與中美競爭?
當然,在印度就當我沒說!反正三哥的自信心一向很足的!
你說是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