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貓丨文
最近,網絡上突然冒出一只大灰老鼠,在各種評論區里竄來竄去。
它有一雙看上去涉世未深的大眼睛,但卻帶著濃厚的黑眼圈。遙想當年,它投簡歷時化的Ladygaga大濃妝,沒想到,在生活的摧殘下已經成為了現實。
每天,它都會被擁擠的地鐵壓成鼠餅。下車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為自己續上一杯鼠界冰美式——你也可以喊它老鼠藥,用來提神醒腦。
艱難地上完一天班后,又回到自己在下水道的家,吃著國潮外賣。最后,安穩地在粘鼠板上進入夢鄉。
等下,這怎么越說越像我自己在照鏡子呢……
事實上,這些貼合打工人的表情包,來自畫師@砂糖仙貝所創作的IP,大鼠與美嘰。至于上面這只徹底被社畜生活腌入味的灰色耗子,就是其中的主角,大鼠。
評論區外,大鼠也沒閑著,光速閃現到了各位網友的家中。
曾經他睡過的粘鼠板變成了零錢包,喝的老鼠藥變成了人類的杯子……各種他曾經用過的東西,被做成周邊,一度成了網友們之間炙手可熱的商品。
大鼠表情包能如此火熱,離不開這些抽象周邊的向外推廣。而事實上,抖音最近流行的一種新形式Vlog——記錄低能量老鼠人的一天,同樣也在背后推波助瀾。
許多博主會在視頻里,借大鼠的表情包、或者大鼠形象的玩偶進行拍攝。
一夜之間,無數網友看過視頻后,正式給自己確診為老鼠人。連帶著大鼠這個時常出鏡的演員,也從住下水道的鼠鼠,晉升為了新的流量明星。
但隨之而來的,是一個新的疑問:這個讓我們集體照鏡子的"低能量老鼠人"人設,又是短視頻時代哪位網友的新發明?
其實,“低能量老鼠人”這個稱謂,最初只是一些英區留子們的自嘲。
眾所周知,英國常年陰雨連綿。陰暗潮濕的天氣,簡直就是滋養鼠鼠們的絕佳環境。而高昂的物價,又讓人徹底打消了出門吃喝玩樂的欲望。
留子們索性躲在昏暗的房間里,一宅就是一天。并且,還將自己這萎靡不振的生活狀態以Vlog的形式記錄下來,標注上“英區留子低能量的一天”。
很快,這股風就從大洋彼岸吹回了國內,并且,在互聯網上朝著“老鼠”的方向卷得一發不可收拾。
作為一種夜行性動物,老鼠,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晝伏夜出。換言之,就是作息非常陰間。
而國內這批“老鼠人”,為了讓自己身為人類的身體適應老鼠的靈魂,也繼承了這一習性。
早晨8: 00,老鼠人們睜開眼睛,向你發送早安信息。你以為這是健康的人類作息?實際上,只是他們的午覺睡醒了。
中午11:00,正常醒來,假裝自律地點了個咖啡,結果懶得動一直沒拿。
晚上21: 00,看似是外賣的夜宵到了,實際上是才吃上今天第一頓飯。
為了維持這樣的作息,他們還會把窗簾拉上,全天候待在黑暗的環境之中。哪怕外面艷陽高照,“老鼠人”也只會短短贊嘆一聲“啊,天氣真好”,然后快速縮回被窩之中。
沒辦法,老鼠是這樣的,猛烈的陽光只會讓他們感到刺眼。
不僅如此,他們還摒棄了老鼠好動的特性。最愛干的事,就是跟自己的小床和小手機纏纏綿綿到天涯。等周末結束,查詢微信步數——嘿,只有個位數,被五步蛇咬了都死不了的那種。
比起現在網上那一批“90歲高能量自律女孩”,“老鼠人”的表現似乎更符合領取養老金的標準……
梅英阿嬤
普通人可能很難想象,當“老鼠人”需要完成一項從床上挪動下來的活動,都得在意識里哄著自己去做。
特別是準備洗澡的時候,那個無害、溫暖的淋浴間似乎成了羔羊們洗凈去毛,準備宰殺的等待間。
為此,他們不得不設想一些逼迫自己擰開水龍頭的辦法:“趁自己不備直接擠一坨洗發水偷襲頭發!”“一進門就脫光衣服”。
設想很美好,可惜,結局往往是:“洗發水在頭頂凝固”“光著身子站在洗手間里玩倆小時手機”。
@呆小布.
等到勸自己睡覺的時候,即使多次揚言今天一定要早睡,卻也非得等到整點才睡。
打完游戲掏出手機一看,才22:39,那就23點再睡吧。哎呀,看著看著怎么就23:32了,索性0點再睡吧……調理半天,歸來仍是陰間作息。
就這樣,長期熬夜導致人體的氣血不足、精力萎靡,又加重著原本可能就有的拖延癥。甚至還會帶來各種疾病。一系列的行為,最終,形成了閉環。
好在,有些“老鼠人”還略懂一些養生小知識,意識到改變不了頻繁熬夜的習慣,那就只能加強自己的硬件措施了!于是,什么護肝片啊、維生素ABCD啊、在熬夜前都一股腦地往嘴里塞。
圖源ID
“老鼠人”們每天這樣窩在床上,究竟靠什么維持自己的生活?
從網友們那里搜集的情報來看,長時間待在家里的那些,往往是當牛做馬一陣子攢了點小錢后,才告別朝九晚五的打工生涯,宅在家里吃老本。
但更多的“老鼠人”,其實都是階段性的。
日常生活中,他們并不會冒頭,大多時候會化身成他們被996榨干的社畜,經歷著“卷又卷不動,躺又躺不平”的社會常態。只有等到周末,才會卸下人類的偽裝,變回“老鼠”的狀態。
也因為這些難以察覺的偽裝,越來越多網友開始沉迷于鑒定朋友是不是“老鼠人”的測試。于是,給朋友喂點老鼠藥、放一張粘鼠板在朋友的腳下,各種抽象測試隨之誕生。
但要說最靠譜、最受歡迎的,還當屬賽博燈泡鑒別法——就是給朋友發一張非常亮的黃色燈泡圖片。
正常情況下,一般人會給你發個問號,然后問這是啥東西。但“老鼠人”因為長時間身處黑暗之中,無法快速適應光亮,所以他們往往會被圖片亮瞎眼睛,然后破防。
有些想此地無銀三百兩,但“老鼠人”的身份早已偷偷藏不住了。
只是,當網友們用賽博燈泡把"老鼠人"照得現出原形時,殊不知這群窩在屏幕前的夜行動物,早就在互聯網的下水道里鋪好了暗網。
最早的“老鼠人”,或許可以追溯到2020年的抗壓背鍋吧、孫笑川吧等抽象貼吧,里面的吧友因發的內容過于離譜,時常被稱為下水道的老鼠。很快,吧友們就將“老鼠人”作為了自稱,以此消解這個詞的攻擊性。
后來,搞抽象起家的B站UP主“抽象帶籃子”,在《土狗進城》的視頻末尾,說出了那句流傳甚廣的臺詞——“我可能就是適合當那個下水道里的老鼠”。
至此,“老鼠人”這個稱呼開始大范圍的傳播。
彼時的“老鼠人”,更多時候是作為天龍人的反義詞而存在的。
地位卑微、生活貧困、容貌不佳……這些集缺點和倒霉于一身的屌絲標簽,組合成了早期“老鼠人”的群體畫像。一度,受到了許多底層人的共鳴與追捧,并以此點燃了第一波自嘲狂歡。
選自B站UP主廢青會社
而當類似的情緒在互聯網的不斷發酵、重塑之下,它又開始變得越來越無害化、娛樂化,并逐漸泛化到了各種生活場景之中。然后,誕生了以“鼠鼠”作為主語,更溫和的“鼠鼠文學”。
這次,自嘲狂歡的階層也再次擴大。無論是年輕人、還是年長者;無論是底層草根,還是青年才俊,當面臨著職場、清場、生活上的失意、困苦、挫敗時,都會用上那么一句以“鼠鼠我啊”作為開頭的文案,再配上一只真正的鼠鼠表情包。
作為喪文化的一個分支,“鼠鼠文學”也在網上風靡至今,成了許多網友的口頭禪。至于,現在這批低能量老鼠人,則更像是受到“鼠鼠文學”影響之后的衍生品。
在精神內核上,與扎堆出現的一系列喪文化:嗎嘍文學、哥布林文學等,存在著相似之處——姑且算作是新時代的一種阿Q精神。
就像大鼠的表情包一樣,把明明對老鼠來說能致死的老鼠藥轉化成打工人續命神器,冰美式;又把能限制老鼠行動的粘鼠板轉化成了打工人無法逃離的溫暖被窩。甚至,它還把能夠抓住老鼠的捕鼠夾當成了健身器材。
無論是哪只鼠鼠,在徹底陷入生活的泥潭之前,都寵辱不驚地先一起打個滾,然后治標不治本地用自嘲來調節無法喘息的壓力。至少,這樣能活的開心點兒。
然而,與之前稱呼相同的本源——那些郁郁不得志而自嘲、自我矮化的老鼠人相比,又會發現,雖然同樣是自嘲,其中所表達的情緒卻有所不同。
比起那種生活中純粹的不幸遭遇而催生的痛苦,或者是現實中讓希望破滅的當頭一棒,這群人更多是被工作折磨、被大環境摧殘之后形成心理層面的低能量,從而導致干什么都興致缺缺,進一步退化成“老鼠人”。
@呆呆斑馬dodo
但低能量,這種跟主流生活唱反調的“頹廢”,就是一種錯誤么?
我無法去左右他人的想法,但網上的一條高贊視頻,給了我一個可能的答案——低能量的這群老鼠人,吃了睡睡了吃,在床上待一天的生活狀態,如果換算到每個動物身上似乎都是一樣的。換言之,這其實就是生物、這就是人本來該有的樣子。
至于時間與效率,在網友們看來,更像是被資本家們選中用來鞭撻牛馬賣力干活的工具。因此,我們似乎沒必要,為了資本家的需求去壓榨自己、刻意追求高效率。
這位博主的視頻
于是,最先從這種困境中逃離出來的“老鼠人”,選擇撕開生活的B面,以此對“必須成功”的焦慮,對高效的快節奏生活,發起微弱的抵抗。最后,通過Vlog這一載體,將這種私人化的抵抗變成了集體共鳴。
所以,在低能量老鼠人的視頻下面,你能看到,照鏡子自嘲式的發言僅是其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則是在羨慕這樣無憂無慮的享樂生活。
況且,大部分的低能量老鼠人在面對自己喜歡的事情時,也會自我調節到高能量模式。
比如,這群低能量老鼠人的Vlog。拍攝時需要調整機位、剪輯時要選取拍攝的素材,配上字和文案,最后還要想標題、發布出去……比起許多人來說,就已經高能量不少了。
連經常出現在Vlog里的老演員大鼠,都不像尋常住下水道的鼠鼠一樣。
為了能多休息,在家當低能量老鼠人,它會讓醫生別把自己救得太活。但為了讓自己的小狗旺財不吃屎為生,他也會切換到高能量模式,努力加班工作。
甚至,還會像這些博主拍攝Vlog“喚醒”牛馬們一樣,給自己手下的富二代實習生美嘰傳遞職場真諦——上班別被那么顯眼的包,不然上班遲到容易被發現,下班準時跑路也不方便。
所以,人們選大鼠作為Vlog的演員,是有真憑實據的。
只是,等下。這樣看的話,豈不是最后真正的老鼠人,只有我自己?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