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50年,全球大飛機市場被空客和波音壟斷的局面就像鐵板一塊。但中國商飛帶著C919沖進來后,這個“二人轉”舞臺開始晃動。訂單、產業鏈、技術突破三把火齊燒,三足鼎立的時代已經摁都摁不住了。
?一、空客、波音的壟斷之路?
造大飛機有多難?燒錢只是門檻之一。巴西航空工業的E系列客機技術過硬,結果被波音用收購直接“斷后路”;加拿大龐巴迪的C系列剛露頭,就被空客改名A220收入囊中。這兩件事說明:在航空業,沒國家力量撐腰根本玩不起。
空客和波音建立的不僅是技術壁壘,更是一套“游戲規則”。適航證就是典型例子——歐洲EASA和美方FAA的認證成了全球通行證,其他國家飛機想出海,得先過這兩道關卡。但壟斷久了難免懈怠:波音737 MAX五年摔兩架,空客A320neo交付拖成家常便飯,暴露出巨頭們的“大公司病”。
這時候我國商飛殺進來,帶著全球最大的單一航空市場和舉國研發體系,直接動了巨頭的蛋糕。
?二、我國C919撕開突破口?
2017年首飛時,西方媒體嘲諷C919是“拼裝機”。但他們忘了,空客A320國產化率也就50%。六年過去,C919的商業首航打了所有人的臉:訂單簿突破1200架,相當于空客兩年半的產能。國內三大航司集體下單不稀奇,德國普仁航空、文萊騏驥航空這些海外客戶才叫關鍵——國際市場開始認可中國制造了。
產業鏈的升級更讓對手緊張,C919國產化率從30%飆到60%,國產發動機長江-1000A進入試車,西子航空的零部件甚至反攻空客供應鏈。波音前CEO說漏嘴:“中國在造整個生態系統。”這話不假,現在商飛的車間里,C919和ARJ21并排組裝,旁邊還掛著C929的設計圖。
?三、高端機型已經搬上日程?
如果C919只是敲門磚,商飛的后續動作才是真殺招。對標波音787的C929寬體機進入詳細設計。更狠的是傳說中的C939,這款瞄準A380的超大型客機一旦落地,直接捅破行業天花板。
技術儲備方面,商飛在復合材料、飛控系統等52個關鍵領域布局專利,長江-2000發動機對標通用電氣的GE9X。歐洲現在騎虎難下:卡著適航證不放,我國可能另立標準;放開認證,自家市場份額就要出血。
?四、寫在最后:改寫規則的時候到了?
航空史證明,市場格局變化總是伴隨技術革命。當年空客用A320打破波音壟斷,催生了廉價航空時代;如今我國入局,可能讓經濟艙座椅寬3厘米,或者讓非洲小國用上全新客機。歐洲若死守“雙頭壟斷”舊夢,只會錯過新市場的船票。畢竟,當我國手握1.5萬億美元民航市場、每年吃掉全球30%新飛機時,三寡頭共舞才是現實——這出戲,歐洲接不住也得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