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酒中國菜”全球組委會聘任雙首席顧問——賴來展、李錦開教授聯袂賦能,國際地理標志產品服務基地引領產業新格局
2025年3月14日 廣州訊今日下午,“世界酒·中國菜”全球組委會國際地理標志產品服務基地(中世地標基地)隆重召開“地標產業雙峰對話”聘任儀式,正式授予賴來展教授(“黑色食品之父”、原廣東省農科院農業生物研究所所長、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與李錦開教授(廣東省政協第六、七屆委員、國際地理標志保護聯盟特聘專家)“終身首席顧問”稱號。兩位教授實地考察基地后,圍繞“地標+生態農業”“地標+康養”等議題展開深度研討,為基地未來發展注入權威動能。
共建主體與運營架構
國際地理標志產品服務基地(以下簡稱“基地”)是廣東省人民政府與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共建的國家級標桿項目,于2024年4月25日在廣州市黃埔區中新知識城國際地理標志大廈正式開館運營。其建設與運營凝聚了多方合力:
共建單位
- 廣東省人民政府:統籌全省地標產業發展規劃,提供政策與資金支持。
- 國家知識產權局:主導國際地理標志標準制定,推動中國標準“走出去”。
-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提供政策指導與知識產權保護服務,打擊侵權行為。
- 中新廣州知識城開發建設辦:負責園區規劃、基礎設施配套及資源協調。
- 廣州高信和廣東高航公司:承擔基地市場化運營,聚焦品牌推廣與數字資產開發。
- 薦酒師國際認證(廣州)有限公司:參與國際認證與品牌推廣,鏈接全球駐華領事館的國際地理標志產品及酒類地標產品。
- 中世地標國際認證(廣州)有限公司:提供地標產品推廣與推薦服務并培育國際推薦官講師體系。
- 世界酒中國菜(全球)組委會:作為國際地理標志產品的核心活動載體,負責“地標+文旅”融合推廣,通過“世界酒中國菜地標宴”形式打造全球地標產品體驗平臺,并常態化舉辦”地理標志產品注冊地的縣長親臨推薦宴”:助力地方政府培育國際地標品牌及培訓IRWA國際推薦官講師。
國際地理標志產品服務基地:全球地標產業樞紐
基地以“標準化、品牌化、國際化”為核心,構建了五大功能板塊:
1.全球地標展示與體驗中心
- 展示面積3200平方米,匯聚112種國內外地標產品,包括廣東荔枝、法國波爾多葡萄酒、日本和牛等。
-AR全生命周期溯源:消費者掃碼即可查看產品從種植、加工到流通的全流程數據,掃碼率超90%。
2.產業賦能與生態服務體系
-“地標+NFT”數字資產交易平臺:發行“茅臺鎮元宇宙酒莊”“五常大米數字田”等10款NFT,總預售額突破5000萬元。
-中歐地理標志互認通道:與歐盟IP Office合作,推動300款中國地標產品納入歐盟互認清單,預計2026年出口額突破50億美元。
3.標準化研發與認證中心
- 主導制定《地理標志產品評價國家標準》,設立“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窗口,年均處理商標注冊、維權案件200余件。
- 聯合李錦開教授團隊開發《中藥材生態種植技術規范》,已在新會陳皮、陽春砂仁等品種中應用。
4.國際合作與文化交流平臺
- 與新加坡知識產權局、意大利普利亞大區設立海外聯絡處,定期舉辦“地標文化周”國際論壇。
-“地標美食外交”計劃:推出“世界酒中國菜”地標宴,融合廣東燒臘、法國鵝肝等,作為外事接待指定菜單。
5.鄉村振興賦能中心
- 推出“地標產業+庭院經濟”模式,已在云南、甘肅等地帶動50萬農戶年均增收2萬元以上。
-“地標工匠學院”:聯合中國農業大學開設培訓班,年培訓學員超1萬人次。
世界酒中國菜組委會的核心使命
作為國際地理標志產品的核心推廣載體,“世界酒中國菜”全球組委會通過以下舉措深化地標產業賦能:
- “地標宴”品牌化運營*以“一縣一地標一宴席”模式,將地理標志產品與地方特色餐飲結合,打造“安溪鐵觀音茶宴”“茅臺鎮醬酒宴”等IP,年均舉辦超50場全球巡展,覆蓋20國。
- 縣長推薦宴常態化機制:在基地設立*地標產品縣長推薦專區”,邀請各地縣長親自推介本地地標產品,目前已促成*0款縣域地標產品*入國際供應鏈。
- 國際地理標志推薦官培養計劃*聯合全球高校與行業協會及社區愛好者,選拔并培訓”10000名“地標推薦官”*負責在國際展會、電商平臺及社群中進行產品推廣,現已儲備西班牙、法國、東南亞等地人才。
專家指導下的產業升級路徑
賴來展教授在考察基地后指出:“黑色食品的保健價值在于生物色素,未來應聚焦‘地標+功能食品’開發,例如用黑米釀造低糖啤酒、用黑豆提取抗氧化精華。”
李錦開教授則建議:“中藥材種植需回歸生態本源,基地可建立‘藥食同源’種植示范區,推廣‘林下種植’‘間作套種’等模式。”
雙方團隊現場簽署合作協議,將共同推進以下項目:
- “24節氣養生鍋”國際版:融合中外地標食材,開發適配歐美市場的“地中海風味”“日式滋補”等系列。
- 全球地標產業數據庫:整合2000+種地標產品的種植、加工、消費數據,為產業決策提供AI智能分析。
國際反響與未來展望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駐華代表瑪麗亞·費爾南德斯通過視頻致辭稱:“基地‘文化+科技+產業’的三維模式,為全球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
歐盟農業委員瑪麗亞·戈麥斯評價:“中國地標產品的國際化路徑,特別是與歐盟GI認證體系的深度融合,值得歐洲學習借鑒。”
結語:從廣州到世界,地標產業再啟航
此次聘任儀式與產業研討會的召開,標志著國際地標基地進入“品質化、國際化、生態化”發展的快車道。在賴來展、李錦開兩位教授的引領下,基地將加速構建“地標產業生態圈”,推動中國地標產品從“中國標準”邁向“世界規則”,為全球消費者提供高品質健康產品,向世界講述中國鄉村振興與傳統文化傳承的創新故事。
附:活動亮點速覽
- 雙首席顧問簽約:賴來展、李錦開教授團隊入駐基地,成立“國際地標產業智庫”。
- 國際合作簽約:與法國波爾多葡萄酒騎士團、日本熊本縣農協達成地標產品聯合推廣協議。
- 數字資產突破:元宇宙酒莊NFT上線首日售罄,溢價率達300%。
- 鄉村振興案例:云南墨玉黑豆合作社通過基地平臺出口額年增300%,農戶人均增收1.2萬元。
附:基地戰略規劃
- 2026年*建成全國100家“地標產品體驗站”,孵化50家標桿企業。
- 2027年*推動300款地標產品納入中歐互認清單,出口額突破50億美元。
- 2028年*申報“中國地標康養文化”聯合國非遺名錄,打造全球地標產業生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