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月2日大S去世至今,也過去了一個多月了,雖然家人和具俊曄一直對外宣稱他們有多愛大S,多關心大S。但這么久了,大S的骨灰卻一直沒有下葬,這也引起了不少大S粉絲的反對,他們認為S家人遲遲不給大S下葬,一是為了消費她的熱度,二是不想花錢。
目前存在“塔葬”與“寄存”兩種說法的爭議。根據多篇報道的綜合信息,其骨灰處理過程經歷了多次變動,最終方案可歸納如下:
1. 骨灰安葬方式的多次變動
大S去世后,家人最初計劃將骨灰長期存放家中,方便親友陪伴,但因鄰居反對而放棄。隨后,S家提出環保樹葬方案,稱這是大S生前的愿望,但具俊曄因不舍妻子而反對,最終改為塔葬,并選址臺灣新北市金寶山(與鄧麗君墓園相鄰)。然而,最新消息顯示,具俊曄實際選擇了骨灰寄存,即暫時將骨灰存放在金寶山的靈骨塔塔位中,而非永久性塔葬。
2. 當前方案:寄存七年,等待女兒成年決定
寄存性質:具俊曄支付了約4.2萬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萬元)的7年寄存費用,將骨灰暫存在金寶山靈骨塔的獨立塔位中,并非永久性安葬。
原因:具俊曄表示,此舉是為了等待大S的女兒小玥兒成年(18歲)后,由其決定最終的安葬方式(如樹葬、塔葬或購買墓地),費用由小玥兒承擔。
爭議點:網友質疑具俊曄此舉是為了節省開支,因其僅支付7年寄存費,而非直接購買墓地或永久塔位。此外,大S的遺產中包括價值4.6億臺幣的信義區豪宅,但房貸糾紛未解決,可能影響后續資金使用。
3. 塔葬與寄存的混淆
塔葬的定義:臺灣的“塔葬”實為骨灰存放于靈骨塔的塔位中,屬于商業化殯葬服務,費用較墓地低廉。塔位通常為格子間式設計,骨灰壇按位置和大小定價。
寄存的實質:當前方案更接近“寄存”,因存放期限僅為7年,后續可能二次處理。臺媒最初報道的“塔葬”或為描述性說法,未明確區分永久與臨時存放。
4. 外界反應與爭議
支持觀點:部分網友認為寄存方案尊重了子女意愿,且節約土地資源,符合大S生前低調環保的理念。
反對聲音:更多人批評此舉“不夠體面”,認為大S作為名人應有專屬墓地,而非擠在格子間內。此外,地震可能導致塔位骨灰混雜的隱患也被提及。
總結:寄存是過渡方案,最終安葬待定
大S的骨灰當前確為寄存狀態,暫存于金寶山靈骨塔,存放期7年。待女兒成年后,將由其決定是否轉為永久性安葬(如樹葬或購買墓地)。這一方案既體現了對子女意愿的尊重,也折射出家族內部的現實考量與利益糾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