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上半場看袁隆平水稻,下半場看黑色食品之父賴來展教授
——記世界酒中國菜首席終身顧問
2025年3月14日 廣州訊 今日下午,世界酒中國菜(全球)組委會與國際薦酒師(香港)協會、廣東省城鎮化發展研究會、中國世界地理標志產品服務基地(中世地標基地)聯合舉辦“產教融合·地標賦能”高峰論壇于廣州中新知識城國際地理標志大廈國際地理標志產品服務基地舉辦。會上,組委會正式授予“世界黑色食品之父”之稱的賴來展教授(原廣東省農科院農業生物研究所所長、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終身首席顧問”稱號,以表彰其以“黑色食品科學體系”為核心的理論創新與產業實踐,為中國地理標志產品標準化、國際化及鄉村振興作出的里程碑式貢獻。
我們提到袁隆平院士,都覺得很偉大,很了不起,袁隆平育成雜交水稻,對于提高水稻產量具有不可磨滅的貢獻,為我國的糧食豐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網友的評價中也非常的高,經常見到諸如袁隆平院士解決了億萬世界人民的吃飯問題、解決了人類溫飽問題等表述。袁隆平無疑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農業科學家。
但是今天我要講的也是另一位中國的農業科學家黑色食品之父賴來展教授, 可以說在農業界和袁隆平院士是齊名的,賴來展教授研究的主要方向是黑色食品與健康長壽。但是在那個時代大家需要解決的是溫飽問題,所以賴教授的研究方向可以說的不逢時事,但是今天中國人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中國的快速發展,人民的日子越過越好,人們開始更多的關注健康飲食,黑色食品注定將引領農業21世紀產業浪潮。
賴來展教授,1938年1月出生于廣東省蕉嶺縣,由蕉嶺縣考入中山大學生理生化專業,1958-1963年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理生化專業學習,任班長。1963-1970年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工作,跟隨院長丁穎院士從事生態研究。1995年創建廣東省功能食品重點實驗室,任中國品種資源學會副會長中國農業高新技術委員會常務理事;曾任廣東省農科院生物研究所所長,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特殊貢獻專家,1996年創建國家農業部黑色食品重點開放實驗室,任中國遺傳學會科普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農產品加工學會常務理事;2007年,獲廣東省政府科學技術成果一等獎
1980-1982年,創造稻穗離體培養技術等,獲農業部技改獎兩項。
1986年,獲廣東省政府“廣東省農村科學先進工作者”稱號。
1990-1997年,先后獲得江西、河南、陜西、湖北等省政府科技成果獎四項。被譽為“黑色食品之父”。
1997年,“黑優粘”新品種獲“國際金獎”,“居里夫人獎”,被入選世界名人
1998年人民日報(1月7日)長篇報道:稱為“黑五類之父”
2000年“中國特色食品研究”獲香港國際發明獎。
2003年,中國農作物資源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6年,黑色食品作物研究獲得廣東省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
賴來展教授近30年來在國內外公開發表論文200多篇,在國家級科技出版社出版有關黑色食品專著8部。
他弘揚祖國優秀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在國際上,率先提出"黑色食品"科學概念,開創黑色食品系列新資源,新技術,新產品,新理論。中國農業科學院原院長盧良恕院士,稱他是“國內外最早從事黑色食品系統研究和開發的專家之一”是黑色食品科學的奠基人。其研究成果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美國時代報,泰國中華日報,馬來西亞南陽商報,星洲日報,澳大利亞漢聲雜志等以及臺灣,香港等地的報刊都曾多次報道。
黑色食品是什么?黑色食品是指自然顏色深,營養價值高,多含膳食纖維,特別是富含生物色素(第八營養素),具有抗氧化,搞衰老功能,具有東方特色藥食同源的養生好食品。生物色素是指植物,微生物,動物體內的有機色素,如花青素,類黃酮,黑色素等,食品外觀自然顏色越深,其內含生物色素越多,搞衰老功能越強。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以及對健康追求的愈發迫切,一系列獨具特色的黑色食品如同閃耀的新星,持續不斷地闖入大眾視野。從營養豐富的黑芝麻、黑木耳,到口感醇厚的黑巧克力、黑豆,這些曾經略顯小眾的黑色食材如今正逐漸在餐桌之上占據一席之地,悄然改變著人們的飲食結構。
在這股潮流背后,是國家高瞻遠矚的戰略布局與有力推動。一方面,為助力鄉村振興,國家積極倡導特色農產品的種植,鼓勵農民因地制宜,開墾出一片片孕育黑色寶藏的沃土。各地政府紛紛出臺優惠政策,提供技術指導,為黑色食品的源頭 —— 種植環節保駕護航,使得黑豆、黑米等黑色作物的種植面積穩步增長,產量與質量均實現了質的飛躍。另一方面,國家大力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引入先進的農業科技與精細化管理模式,讓黑色食品從田間到餐桌的每一個環節都更加標準化、高效化。在智能化溫室中,精準調控的光照、溫度與濕度為黑番茄等珍稀黑色果蔬創造了最優的生長環境;在現代化的加工車間里,先進的凍干技術鎖住了黑木耳、黑枸杞等食材的營養精華,為消費者帶來更高品質的產品體驗。
更為重要的是,黑色食品的興起與當下蓬勃發展的大健康理念高度契合。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人們飽受壓力與不良作息的困擾,慢性疾病的風險悄然攀升。而黑色食品,恰如大自然饋贈的健康良方,富含花青素、鐵、硒等多種抗氧化物質與微量元素,能夠有效抵抗自由基、增強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環,為身體構筑起一道堅固的健康防線。
展望未來,不難想象,隨著科普宣傳的深入與市場推廣的持續發力,黑色食品必將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人們日常飲食中的常客。當有朝一日,街頭巷尾的早餐攤點擺滿了黑米粥、黑芝麻糊,家庭餐桌上時常出現涼拌黑木耳、醋泡黑豆,零食柜里也有黑巧克力、黑松露薯片的身影時,那便意味著黑色食品的魅力已深入人心。而彼時,中國人的整體健康水平也將在這黑色滋養之下,邁向一個全新的高度。
畢竟,人以健為本,健康是一切幸福生活的基石;健以食為天,合理的飲食是維持健康的關鍵所在;食以色為首,食物的色澤往往蘊含著其營養奧秘;色以黑為先,黑色食品作為大自然精華的匯聚,承載著提升國民健康的厚望,引領著我們奔赴更加美好的健康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