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
朱熹晚年,于宋紹熙三年(公元1192年)承父志在福建建陽考亭建"竹林精舍",后更名"滄州精舍"。寶慶元年(1225年)建陽縣令劉克莊建祠紀念,淳祐四年(1244年)詔為書院,御書“考亭書院”匾額。在宋代,四方學子不遠千里負笈到考亭求學問道,群賢畢至,形成學術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考亭學派"。
朱熹在《大學章句》中對“格物致知”進行了具體的闡釋,認為獲得知識的途徑在于認識、研究萬事萬物,也就是說要想獲得知識,首先要接觸事物并深入研究它的原理。每個人都具有一定的認識能力,而天下萬物也總有一定的原理,只不過因為這些原理還沒有被充分認識,致使知識存在某些局限性。“格物致知”的終極目標是探究事物真理到盡處,將所有的事物了解透徹,讓自身的認知能力得到充分發揮,沒有任何障礙。
藝術簡介
唐永平,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陜西省書法家協會理事、第五屆草書委員會副主任,陜西書法院副院長,書法作品獲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獎提名獎、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第六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作獎、第三屆全國行草書大展優秀作品獎(最高獎),書法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會堂及全國多家博物館收藏并刻石。
唐永平近影
“朱子文化”全國書法名家作品選策劃:支榮慧(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