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常說:父母與子女之間,打斷骨頭連著筋。
可在現實中,有越來越多的親子關系卻在經歷著“斷骨抽筋”的考驗。
根據心理學研究發現:
近5年以來,家庭咨詢案例中有68%涉及親子矛盾激化問題,有些甚至演變成多年斷絕關系的“仇人”。
那么為什么以“血緣關系”維系的牢固的關系,有時會面臨土崩瓦解的局面呢?
前幾天,跟老家一位頗有威望和閱歷的70歲老人在一起聊天,他就提到說:
一般情況下,父母與子女反目,往往因為3件事。
在場眾人聽完老人的分析后,紛紛點贊,直言這些話可以點醒無數人。
接下來就把這3件事情,分享給大家,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從中汲取到經營親子關系的養料。
01.偏心式養育,種下怨恨的基因
受到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偏心式養育的父母,可謂是層出不窮。
哪怕在如今注重“一碗水”端平的時代,作為父母,仍然有分身乏術、難以兼顧的偏向。
而對于孩子來說,哪怕有些絲毫不起眼的“差別對待”,在他們心里也會被放大無數倍。
由此,就會引起他們的心態失衡。
根據心理學實驗顯示:
當父母給某個子女多分一顆糖時,其他子女大腦的疼痛反應就會被激活。
這不是一種比喻手段,而是真實的神經科學結論。
就像電視劇《都挺好》里的蘇明玉,當母親把雞腿永遠夾給哥哥時,被偏愛的會永遠有恃無恐,而被忽視的也會“暗自扎心”。
從一些家庭調解節目的數據也能發現:
遺產分配糾紛中,67%的子女坦言,并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想要一個“公平”。
更可怕的是,偏心某種程度上,會形成代際傳遞。
就像上海社科院追蹤30個家庭發現的那樣:
被偏愛的孩子,成為父母后,有82%會重復偏心模式,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說,這種滲透在生活細節里的差別對待,讓孩子心生怨恨的同時,也正在制造無數的“破裂親情”。
02.父母拎不清,越界的愛比恨更可怕
在網上看到一位金牌調解員說的一句話:
80、90后夫妻離婚案例中,有27%直接導火索是父母拎不清、越界。
就像之前聽到的一個故事:
朋友小娜生完孩子后,同在一座城市的媽媽,就每天上門伺候她、照顧孩子。
看起來,非常令人羨慕。
但沒多長時間,矛盾出現了。
媽媽堅持給寶寶用尿布,但小娜卻要用紙尿褲。
因為這個問題,母女倆吵的不可開交。
但是吵歸吵,第二天一大早,媽媽又會準時出現,然后盯著小娜用尿布。
若是小娜不聽,兩個人又開始吵。
這種窒息的感覺,令小娜苦不堪言,后來以搬離這座城市而終結。
其實,當父母與子女的邊界感崩塌的時候,與此同時所誕生的,就是扎在對方身上的利刃。
正如“刺猬效應”告訴我們的那樣:
即使是最親的人,也需要20厘米的安全距離。
可在現實生活里,有太多的父母正在插手子女婚姻、干預育兒方式、介入職業選擇等等,來讓雙方的邊界模糊,從而引發一系列的矛盾和沖突。
根據心理咨詢平臺相關數據顯示:
85后、90后咨詢者中,48%的焦慮源于父母越界。
這一切,就像是被緊緊困住的蠶繭,父母之愛,反而成了一種無形的約束。
在這一點上,我很喜歡70歲老人說的那句話: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以年紀論短長。
是啊,父母和子女雖然是命運共同體,但是每個人也是獨立的個體。
如果不保持該有的邊界,那么就會衍生無數的家庭矛盾。
03.情感勒索,摧毀親情根基
父母之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無私。
可問題是,一旦出現了“情感勒索”,那么無疑為這種“愛”嵌入了“交換”的內核。
比如在一些家庭里,我們經常會聽到這些話:
要不是為了你,我跟你爸/媽早都離婚了。
辛辛苦苦養你這么大,難道你不該聽我的嗎?
其實,作為父母也許覺得這些話,無傷大雅,可聽到子女耳里,這就是一種道德捆綁和情感勒索。
久而久之,孩子會背負著巨大的壓力,甚至會覺得窒息和惶恐。
根據北大課題組追蹤500個家庭發現:
長期被情感綁架的子女,結婚后與父母聯系頻率,下降73%。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父母之愛,本無私,可一旦對著孩子“加碼”,就讓他們明白了世上果然沒有免費午餐的道理。
原先養育的恩情,也會在“不斷掌控”中,慢慢消散于無情。
等到孩子覺得自己把欠父母的恩情還清了,那么這段親子關系,也許就走到了盡頭。
想起了70歲老人說的那句話:
父母對子女好這個事兒,沒什么道理可講的。
是啊,父母疼愛子女,就像是在種花,只要澆灌施肥得當,哪怕不指望它能點綴家園,總有一天,也會獲得滿園清香。
其實,聽完這些才發現,越是親密無間的關系,越要用心經營和呵護。
因為血緣關系,從來不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免死金牌。
或許,親子之間最為珍貴的,是彼此成全,而又不求回報的深情。
大家說,對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