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頭發,引發日本追捧?
1972年,馬王堆漢墓出土兩千年不腐的漢代女尸辛追夫人,很快就引來世界震動。同年7月31日,日本各大媒體開始以大篇幅的頭版報道此事。而看到這個新聞的日本生物學家,卻盯上了辛追夫人的頭發。當時,中日正在準備建交,于是,日本方面就趁著這個機會說,希望中國能送日本幾根辛追夫人的頭發當作國禮。面對日本的特殊要求,我國的態度是,說出你索要頭發的原因。
但偏偏,日本方面多次回避這個問題,于是,我國拒絕了日本方面的請求。但誰曾想,這次索要不成后,日本方面竟然派他們的首相田中角榮親自來北京要了。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及其外相大平正芳等兩百多人抵達北京,并在三天后,前去參觀了故宮。
當時的故宮博物館,正在舉行與馬王堆漢墓相關的展出。于是,田中角榮就在看展的時候,狀似不經意地說道,能不能給我們一根辛追夫人的頭發作為國禮呀,后來,他們又自降身價,說哪怕是半根都可以。
可對于我方的研究人員來說,辛追夫人身上有太多的秘密還沒有揭開,我們本就是不愿意出借任何相關資源的。此外,日本方面每次在問到原因時,總是支支吾吾的,讓人覺得非常有貓膩。于是,在多番考慮下,我國仍舊是婉拒了日本方面的索要請求。結果,田中角榮還有后招!
參觀完故宮博物館的第二天,周總理就陪同田中角榮抵達了上海。在上海,周總理在和田中角榮吃飯的時候,田中角榮竟然再次提起了索要頭發的事情。日本方面過于殷勤的態度,讓周總理有了警覺,他既沒有拒絕但也沒有同意,就很快轉移了話題。但有意思的是,在我國已經接二連三表現出拒絕的態度后,日本方面竟然還沒有放棄。
直到1974年11月,日本方面仍在孜孜不倦地向中國索要辛追夫人的頭發,而且身子骨一次比一次降得低,甚至說明只要一寸也可以。但由于日本方面始終不愿意說清頭發用途,所以我國一直都在拒絕日本的請求。
而辛追夫人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或許與她的濕尸身份有關。在世界考古學界,公認最難保存的,就是濕尸。而辛追夫人,則是一具來自兩千多年前,卻仍未腐爛,部分關節可動,并且還保有皮膚肌理的濕尸。這樣的發現,就是放到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而這具濕尸的背后,其實還隱藏著一個防腐界的大秘密。找到辛追夫人千年不腐的秘密,或許就可以更好地進行防腐工作。
所以,研究辛追夫人,或許能夠在這一方面大有建樹。這難道就是日本索要頭發的原因嗎?畢竟,日本國內的考古產業并不發達。但其實并不是,日本索要頭發的原因,比這個更加讓人后怕。
事實上,在日本索要辛追夫人頭發多年未果后,我們才知道,日本當時之所以如此低聲下氣地求取頭發,就是為了展開基因研究。
有日本人認為,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和日本一些歷史古跡中出土的文物很類似,所以他們覺得日本的人種來源,或許與漢朝有關。而辛追夫人的出土,更讓他們看到了曙光,他們覺得,用辛追夫人的頭發進行基因研究,就可以找到日本人種起源。但他們又不好意思將自己的小心思昭告天下,只好數次恬不知恥的,找中國索要頭發。
但不管這個想法是真是假,我們都要慶幸,我們并沒有將辛追夫人的頭發交出去。
1972年夏天,在周總理的特殊批示下,湖南省博物館開始對這具不腐女尸進行了解剖。解剖之后發現,辛追夫人不單單是外表保存得非常完整,就連內臟也基本完好。她的膠原纖維等物質,和剛去世的時候一模一樣。更重要的是,在他的直腸和肝臟部隊,還發現了一些血吸蟲卵。這種種的一切,都在告訴眾人,辛追夫人遺體的防腐技術非常高超。
不過,我國在研究后認為,辛追夫人之所以能保持千年不腐,主要原因就是密封得好,埋得足夠深溫度也足夠低,當然,80多升的棺液也是保持尸體不腐的關鍵。可這棺液究竟是怎么制成的,就不得而知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