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強勢硬剛美國的長臂管轄,告訴全球不得配合美封殺華為芯片,這可能是中國第一次這么做。面對如此強勢的中國,美媒直言“分水嶺”已經到來,釋放了怎樣的信號?
在中美關稅“休戰”后,美國特朗普政府將拜登時期的對華芯片禁令撤銷,但又要求其他國家不得使用華為的AI芯片,否則會面臨“嚴重后果”。顯然,在“關稅戰”沒有取得效果后,特朗普政府又想通過“芯片戰”來施壓中國。對此,中國商務部在5月21日明確表示,任何協助美國執行相關措施的個人和組織,都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個舉動,可能是中國首次硬剛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長臂管轄,也讓外界直呼如此強勢的中方讓人感到“陌生”。
對此,美媒《紐約時報》直言,中國超越美國的“分水嶺”已經到了。該媒體認為,特朗普政府相當多的政策缺乏戰略眼光,而他本人對這個情況毫無意識,這對美國的根基造成了嚴重地削弱和破壞。而在另一邊,中國正在快速趕上,在光伏、新能源汽車、風電、無人機、5G、電池等領域逐漸成為了全球領軍者,更是在制造業沒有任何對手。
在這種局面下,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態度依然“傲慢”。日前,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無法替代美國”。而且在當地時間5月21日,美國參議院舉行了一場內部會議,就國務院的重組和預算進行討論。對特朗普政府想要大幅度削減國務院的經費,關閉多個美國駐外使領館的情況,民主黨人打出“中國牌”,表示這會讓美國的外交效能嚴重受損,還會對其全球影響力造成不可逆的損害。換而言之,特朗普政府的做法,會讓美國的全球影響力持續下滑,最終被中國超越。然而,魯比奧堅稱“中國無法替代美國”,并舉了很多事例,比如他又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進行詆毀抹黑,將中國與他國的合作說成“掠奪性貸款”“債務危機”,從而得出“中國無法替代美國”的結論。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是全球多極化的堅定推動者,自然不會像美國一樣奉行“霸權主義”。但魯比奧聲稱中國沒有能力替代美國,這顯然不符合事實。要知道,美國屢次打壓中國的半導體領域,原因就是中方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突破和進展。面對這個情況,美國非常焦慮,但無論是構建“小院高墻”模式進行封鎖,還是聯合盟友實施圍堵,他們都無法阻止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持續發展。這個情況,也給了我們足夠的底氣,堅定了“自主化”的信心,并且開始對美國的打壓實施更強力地反制。對此,英偉達CEO黃仁勛直言,美國在半導體領域實施的對華打壓,已經全面失敗。他指出,4年前英偉達擁有95%的中國市場份額,但現在只剩下50%,可見中企驚人的發展速度。可以看到,美國的圍堵已經失去了意義,中方已經不怕被卡脖子,接下來的反制力度會越來越強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