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0月1日,天安門舉行建國十周年慶典,準備邀請老紅軍參加。慶典前一個月,工作人員終于整理好參禮紅軍名單,連忙遞交給毛主席審閱。毛主席看過名單上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們,突然想到一個人,翻閱了整個名單都沒有看到他的名字,隨即問道:“怎么沒看到顧貴山的名字啊?”工作人員心想,“沒有聽過這個名字,可是有記錄的人員都在名單上了啊。”看到工作人員一臉疑惑,毛主席吩咐道:“小顧是長征時紅一團的團長,慶典可不能沒有他啊!”工作人員嚴肅回道:“是,主席,保證完成任務,一定找到顧團長!”
工作人員馬不停蹄開始尋找顧貴山同志,多方詢問打探,終于在河南一個偏遠的小村莊里找到了顧貴山同志,此時的他已經是村里的一名馬夫。
顧貴山究竟是什么人物,竟讓毛主席如此念念不忘,甚至點名邀請他來參加建國周年慶典呢?又發生了什么事,讓這個紅軍團長在小村莊里當馬夫?
立志入黨跟黨走
顧貴山1908年出生于六安縣,因家境貧寒,顧父給他的四個孩子起名為金銀富貴,希望新生的四個勞動力可以改善家庭條件。顧貴山四兄弟也確實讀了幾年書就輟學回家干活了,力圖減輕父母的重擔。可惜當時處于清末民初的歷史時期,內有軍閥割據戰爭,外有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等戰爭,舉國上下民不聊生,顧家父子鉚足勁勞動還是過著食不飽腹的日子。苦難沒有把顧貴山壓倒,反而磨煉他堅韌的品質,堅定其為國投身的信念。
1926年,黨組織在安徽發展農民運動,各地農民紛紛成立農民協會或是加入革命組織,顧貴山也在這場運動中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大肆捕殺共產黨員。在這背景下,顧貴山于1928年3月加入黨組織,他堅信只有共產黨才是中國的未來.
1929年8月,顧貴山跋山涉水到井岡山加入中國工農紅軍,一心為共產黨革命事業奮斗。加入紅軍后,顧貴山每次都是沖在戰爭最前線,運用游擊戰術,多次取得勝利。因其出色的戰斗成績,很快就從普通戰士升到班長,不久又升為排長,之后又穩步升為連長,甚至承擔營長職務。
1934年,紅軍長征,途中顧貴山有兩大關鍵時刻拯救紅軍隊伍的壯舉。
一個是在金沙江路段,因藏族人民不信任,不給紅軍放行,國民黨軍隊還在追殺紅軍。在這前后夾擊的時刻,顧貴山果斷救下一個藏族少女,才得以讓藏族人民給紅軍放行,避免被國民黨圍堵。
另外一個是在夾金山路段,巍巍雪山擋住了前進的步伐,當地人都不敢爬這座雪山。在眾人猶豫的時候,顧貴山最先站出來,表示愿意為隊伍踏出一條路。顧貴山帶領紅一團的戰士踏上這前路未卜的雪山,許多戰士犧牲在這座雪山上,為全軍隊摸索出一條生路。毛主席聽到后也不禁贊嘆紅一團戰士都是身先士卒的好男兒啊。
1935年9月,歷經磨難的紅軍隊伍終于在陜北順利會師,紅一團與當地紅軍改編,顧貴山也正式擔任紅一團團長。
為國獻身多負傷
1937年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爆發,顧貴山率領紅一團戰士參戰。戰場上刀劍無情、子彈無眼。有次戰斗一顆炸彈在他身邊爆炸,碎片炸進他的身體,他忍著劇痛堅持戰斗,直到結束戰斗才治療。由于子彈在體內停留時間太長,加上當時醫療技術有限,只能取出部分碎片,剩下的碎片一輩子留在他的身體里。顧團長因這碎片被為二等乙級傷殘,可見傷勢之重。但這跟顧團長在平型關戰役中受的傷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
在平型關戰役中,顧團長帶隊成功伏擊日軍,子彈用完后顧貴山帶戰士們拼刺刀、拼力氣,把日軍打得落花流水。慘無人道的日軍朝紅一團投放大量毒氣彈。顧貴山被毒氣熏到了,眼睛立時就看不見了,戰友連忙送顧貴山到后方治療。雖然治療及時,可是還是造成了無法恢復的傷害,顧貴山視力急劇下降,身體也每況愈下,再也不能上一線戰場殺敵。
據統計,顧貴山在入黨后參加了400多場戰斗,重傷9次。
1938年,組織將他安排到115師衛生所。雖然一心想在一線戰場殺敵,但是他知道再去戰場可能是給隊友添麻煩了,即使心不甘愿,他仍然服從安排。在衛生所工作期間,他兢兢業業工作,積極學習醫護知識,協助醫生救治傷員,努力為一線戰士們提供好的醫治環境。
1949年,毒氣的傷害再次復發,顧貴山身體每天都疼痛不止。組織上將他調到農業部,后來又調到商業廳工作了一段時間。這些部門相對清閑,顧貴山覺得自己沒文化,還身體殘疾,對工作完全沒貢獻,白白占了職位,讓有才之人無處為國施展才華。于是,1951年,顧貴山在完成手中的工作后,主動向組織上提出辭職,解下了掛滿勛章的軍裝,和妻子一起在河南的小村莊里當起了農民。
主席點名參加慶典
如果不是建國10周年慶典毛主席點名要見他,或許顧貴山和家人就要在村莊里隱姓埋名一輩子了。
當時,工作人員接到任務想著紅軍團長肯定在中央軍委里有消息,于是打電話給中央軍委查詢,結果被告知10年前顧同志就已經調到農業部了。工作人員趕忙聯系農業部,卻得知顧同志工作沒多久就轉到河南省商業廳工作了。工作人員想著在商業廳能找到顧同志了,沒想到當他們趕到商業廳時,顧貴山8年前就離職,之后再也沒有他的消息,工作人員一下子懵了。
他們只能四處打聽,終于得到一點消息,顧貴山可能去了林縣。可是當他們趕到林縣時,又是一次希望破滅,當地人都說沒聽過也沒見過紅軍團長。工作人員這下傻眼了,再也沒有找顧同志的線索了。他們本想挨個村莊詢問,可林縣轄內有500多個村莊,一個個詢問根本沒法在慶典前找到人。于是,他們想著用廣播喊話,希望顧團長聽到后能主動聯系他們。可他們萬萬沒想到,顧貴山所在的村莊剛好廣播壞了,根本沒聽到這個消息,因此,廣播播了好幾天都沒有人來訪,工作人員不禁懷疑是不是找錯地方了。
就在他們不知所措的時候,一個外出辦事的下園村村民聽到了廣播,跟工作人員說他們那有個叫顧貴山的馬夫,參加過長征,不知道是不是他們要找的人。工作人員大喜過望,連忙跟著村民趕到馬夫家。
他們緊張地詢問著:“同志,您曾經是不是在紅一團擔任過團長?”顧貴山一心想過平淡生活,不想公布曾經的身份,便說道:“我是紅一團待過,但我只是負責喂馬養馬,不是什么團長。”工作人員對另一名工作人員無奈地嘆息道:“唉,只能辜負毛主席的托付了,我們找了這么多地方實在是找不到顧團長啊。”
聽到毛主席的名字,顧貴山心頭一怔,忙問道:“是毛主席找我?他老人家那么忙還惦記著我呢!”工作人員見他承認身份,忙說明來意:“是啊,毛主席讓我們專門接您去北京參加建國10周年慶典”。
國慶前夕,兩名中央特派員趕來下園村接顧團長到北京參加慶典。到北京見到毛主席時,兩人雙手緊握,毛主席說道:“小顧啊,你可真會躲,這次可讓我好一頓找啊。”曾經革命歷程仿佛電影在腦子播放,顧貴山雙眼滿含淚水,說道:“主席,我想您老人家了。”兩人久別重逢,話匣子關也關不上,一直聊到了天黑了。
1959年10月1日,顧貴山穿上林縣父老鄉親們特地為自己做的“將軍呢”大衣參加慶典。看到祖國日漸強大,他心中萬分激動。
拒絕安排仍務農
組織上好不容易找到顧貴山,要給他安排工作,但他都拒絕了,他說:“我沒什么文化,是個大粗人,又是個殘疾人,不要把財力、物力浪費在我身上了,還是把機會留給年輕人吧。”
于是慶典一結束,他就回到下園村。但是顧貴山不是貪圖悠閑田園生活,他仍然帶領村民在村莊里為建設美好中國貢獻力量。尤其是在三年自然災害中,他帶領村民挖水渠,創造了奇跡,拯救了旱災中的村民。
1986年,一生都在為祖國奮斗的顧貴山逝世,臨終前他還吩咐子女喪事從簡,墳不立碑,努力工作,為國奉獻。
正是一群群這般樸實無華的戰士們無私奉獻,才有了我們今天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他們詮釋了什么是共產黨人偉大的胸懷,其精神永遠值得我們銘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