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紀錄片《布達拉宮》文化傳承的探索與實踐”座談會在北京舉行。該紀錄片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指導,民族宗教專家全程參與,咪咕視訊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天成嘉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由知名演員趙麗穎擔任配音,自2月16日在咪咕視頻獨家上線以來,站內熱度破萬,在社交媒體及視頻平臺引發廣泛熱議,相關話題多次登上各大平臺熱搜榜近百次,創造了傳統文化“破圈”生長的全新范式。
座談會現場,來自民族宗教、文物、廣播電視、文旅、藏學等領域的領導專家、出品方代表及部分主創團隊成員齊聚一堂,共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傳承與發展。會議由國家民委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民族出版社原總編輯、《布達拉宮》紀錄片總編審王鐵志主持。國家民委原副主任、黨組成員,第十三屆全國政協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布達拉宮》紀錄片總策劃羅黎明;國家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中國文物信息咨詢中心(國家文物局數據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喬云飛;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副司長范潔;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產業促進處處長劉戀;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副總干事、黨組成員,《布達拉宮》紀錄片總編審李德成;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周宇;中國唱片總公司原黨委書記、副董事長,《布達拉宮》紀錄片策劃趙大新;西藏廣播電視臺西藏衛視內容總監,西藏廣播影視制作中心主任吳曉斌;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西藏國際傳播研究中心特聘專家,《布達拉宮》紀錄片監制張雅欣等專家,出品方代表中國移動咪咕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剛;天成嘉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張爽,以及《布達拉宮》紀錄片總導演總撰稿王沖霄,分集導演艾濤、楊乾、楊驪珠等主創參會,共同觀看影片精彩內容并展開熱烈發言交流。
會議召開之際,《布達拉宮》紀錄片總顧問,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宣部原副部長,中國文聯原黨組書記胡振民發來賀信,向出品方咪咕視訊和天成嘉華表示熱烈祝賀,對有關單位領導和專家學者表示衷心感謝。胡振民在賀信中提到,紀錄片《布達拉宮》第二季是劇組全體工作人員在中央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實踐,成績可喜可賀,經驗彌足珍貴,值得總結推廣。
作為聯合出品方及獨播平臺,中國移動咪咕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剛向與會嘉賓分享了關于該片的成果與感悟。他首先對給予大力支持與指導的國家民委、國家文旅部、國家文物局、國家廣電總局表示了感謝。王剛表示,在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咪咕深感榮幸能夠推進落地這樣一部兼具文化深度與時代意義的作品。自項目啟動以來,作為兼具運營商特色和互聯網特點的數字內容平臺科技創新公司,咪咕充分發揮平臺優勢,全力以赴推動該片的運營傳播與價值挖掘。播出期間,除了通過移動高清、咪視界、視頻彩鈴,實現大小屏、長短視頻的聯動,充分依托中國移動資源,觸達移動用戶超1.2億。紀錄片更同步上線海外平臺,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魅力。宣發方面,借助明星效應及精準話題營銷策略突破圈層,收獲熱搜達近百個。此外,咪咕積極開拓文旅融合新路徑,一方面攜手文旅、出行、郵政等領域合作伙伴,打造沉浸式文化體驗;另一方面,創新推出了全球首個布達拉宮主題的VR大空間沉浸展,將數字技術與藝術呈現進行深度融合,為文旅行業注入活力。《布達拉宮》第二季開播至今獲得了權威媒體的高度關注,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廣播電視總臺等進行深度報道,黨央媒報道近百篇,彰顯了文化引領力與社會傳播力。咪咕將繼續肩負文化領域國資央企的責任使命,持續深化“一主兩特”的內容布局,以“內容+科技+融合創新”推動中華文化創新傳承。
作為國家民委《百集專題紀錄片·民族文化之旅》的重要組成部分,紀錄片《布達拉宮》從策劃到播出歷時6年。天成嘉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布達拉宮》紀錄片出品方、總制片人張爽在發言中感慨道,立足“高起點、抓創新、出精品、可持續”的民族文化建設目標,天成嘉華排除萬難完成了紀錄片《布達拉宮》的制作過程,并攜手咪咕推出線上紀錄片與線下VR大空間沉浸影像展相結合的模式,實現了國內紀錄片運用創新技術的舉措、實驗、實施和引領。《布達拉宮》第二季播出后所達到的關注度和熱度,在近些年的紀錄片中幾乎是前所未有的,再次感謝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廣電總局、國家文物局、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國家文旅部,西藏統戰部、宣傳部、文物局、電視臺和布達拉宮管理處等有關部門的支持,以及主創團隊、播出團隊的努力,天成嘉華將繼續為構建民族文化多維、多樣化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平臺力量。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副司長范潔在發言中表示,紀錄片《布達拉宮》第二季呈現出“文化鑄魂、科技賦能、融合創新”三大特點,在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這一重要時間節點,為講好新時代西藏故事發揮了獨特作用。該片以跨平臺的聯動,呈現了文旅消費場景。線上線下結合,大屏小屏互動,印證了網絡視聽的優秀IP在實現一部劇帶火一座城,具有巨大的潛力與影響力。網絡視聽作品不僅僅是一個內容載體,更是連接文化基因與產業動能的數字橋梁。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副總干事、黨組成員,《布達拉宮》紀錄片總編審李德成引用詩詞典籍,從三個方面總結了對這部紀錄片的看法:在主題表達上超然象外,能夠由點及面,透過布達拉宮的故事,將祖國與西藏地方史有機結合起來;在藝術表現上見微知著,能夠透過與布達拉宮有關的平凡事物和人物,抒發西藏地方與中原地區的交往交流交融, 展現我國各民族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在傳播方式上潤物細無聲,能夠透過布達拉宮的歷史和文化,達到以文化人、參天化育的效果,堪稱涉藏宣傳領域的上乘之作。
在數字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如何讓布達拉宮這一世界文化遺產“活”起來?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周宇以《布達拉宮》線上紀錄片與線下VR大空間沉浸影像展的彼此依托為案例,展望數字技術賦能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時代前景。“《布達拉宮》紀錄片與VR展,實現了文化遺產動態檔案化。借助技術手段,將布達拉宮未開放區域呈現給觀眾,實現不可移動文物保護與活化利用的創新融合。”周宇認為,以技術為橋、文化為魂的傳播革命,正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博物館走向世界,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紐帶。
中國唱片總公司原黨委書記、副董事長,《布達拉宮》紀錄片策劃趙大新結合自己的觀影感受和創作經歷,分享了第二季的突破點:第一是截取布達拉宮極具代表性的重要節點,進一步展示了西藏文明的多元與交融;第二是通過多個人物故事,展現人們與布達拉宮之間緊密相連的關系;第三是發掘印證新發現的新西藏圖文影像史料,豐富知識性、趣味性和學術價值;第四,結合高品質的制作和新的表現形式,增強紀錄片的傳播效果和影響力;最后,通過“紀錄片+展覽+VR”模式,融合數字科技與藝術表達,推動西藏文化走向世界。
在總導演總撰稿王沖霄看來,布達拉宮所代表的西藏文明,是由千千萬萬個普通人共同創造出來的文化。因此本片通過三個角度,特別呈現了布達拉宮的“人間性”:一是深度聚焦布達拉宮的關鍵歷史和文化,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歷史物證;二是通過小人物、小切口講述大歷史,呈現紀實感;三是全力尋訪與布達拉宮有關的人物,對正在發生的故事進行鮮活記錄,并引入AI動畫、VR的敘事技術等,在內容和形式上進行不同程度的創新。三個板塊彼此呼應、互相借力,以一種輪動的方式讓紀錄片的敘事流動起來,為觀眾講述一個更加真實立體的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第二季的生動呈現,離不開主創團隊的精心打磨。會上,分集導演艾濤帶大家走進了《布達拉宮》第二季的幕后故事——在拍攝第一場戲時,攝影組從踏著夜色出發,到經過幾個小時的漫長等待,終于在清晨時分順利捕捉到雪頓節展佛的珍貴畫面。分集導演楊乾談到這部紀錄片的創作初衷時表示,希望能夠通過鏡頭下一個個鮮活的人,讓歷史中的人物與當下的人物有更深的連接,將布達拉宮所承載的文明智慧,轉化為現代人所理解的生命認知方式。分集導演楊驪珠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感受,“我們所拍攝的一個個人物故事,看似有某種重復性,但它們疊加在一起后,就產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力量。”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西藏國際傳播研究中心特聘專家,《布達拉宮》紀錄片監制張雅欣從宏觀層面高度肯定了該片的意義:在文化傳播方面,《布達拉宮》第二季融通海內外,講好了中華各民族血脈相通、信念相通、文化相通、情感相依的故事;在文化科技融合方面,本片通過VR技術創新賦能文化傳播,在“心愿同行?紀錄片《布達拉宮》VR大空間沉浸影像展”中體現新質生產力的核心特征與社會價值;在業態革新方面,線下VR大空間沉浸影像展的沉浸式、交互式體驗,為文博、文旅產業的數智化轉型,以及新質生產力在文化領域的規模化應用提供了可復制的合作版本。
國家民委原副主任、黨組成員,第十三屆全國政協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布達拉宮》紀錄片總策劃羅黎明作了總結發言,他表示紀錄片《布達拉宮》第二季播出后好評如潮、各界反響熱烈。對于這一熱映現象,他歸納出六大創新點:第一是內容和形式的創新。本片巧妙展現布達拉宮多彩面貌,構建立體中華文化的傳播矩陣,為中華文明傳承提供新泛式;第二是技術賦能,通過科技與藝術結合的創作手法,既保留了紀錄片的嚴肅性,又賦予了歷史敘事沉浸式的感染力;第三是“紀錄片+VR”的實踐,不僅擴大紀錄片的宣傳,還為VR影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優質電影源,從而形成紀錄片的可持續發展;第四是相關專業團隊的緊密配合,在民族宗教專家團隊的全程指導、導演團隊的精益求精和項目管理和運行團隊的保障下,才有了《布達拉宮》第二季的完美呈現;第五是借助權威及主流平臺的影響力,通過整合頂尖專家團隊與國際創作理念,并借勢明星效應,開創跨界融合的創新模式;第六是該片作為一部優秀影視作品的同時,更成為了一部傳承中華文化及藏文化,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生動的教材。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傳承與創新,與會者一致認為,紀錄片《布達拉宮》第二季以豐富內容的呈現、數字科技的運用,結合宏大敘事與人物故事的創新表達,為古老布達拉宮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和表達形式。跨時空文化之旅未完待續,《布達拉宮》第二季正在咪咕視頻、移動高清和咪視界熱播,同步上線咪咕海外YouTube官方頻道、咪咕海外客戶端MiguC等平臺,持續向全球觀眾展示布達拉宮的歷史文化以及其獨特魅力,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