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劉和剛,很多人都會非常熟悉,
他可以說是深受人民喜愛的歌唱家,
他的歌曲傳到千家萬戶,
很多人聽完都覺得心里一震。
而和他的事業相比,
他的婚姻更是讓人羨慕,
這個農民出身的男人,
僅用3個月,
就把身為世界小姐的妻子追到手。
不僅如此,
他的妻子還比他小了整整10歲,
那么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他現在的生活,也又是怎樣的呢?
這位歌唱家的家境,
要比很多人想象的還要苦,
他們家里種地過日子,
一年收入就幾百塊,日子緊巴巴。
而且他上頭還有兩個姐姐,
父母為了供他們讀書,常年在田里忙。
他小時候就喜歡唱歌,母親哼山歌,
他跟著學,慢慢對音樂有了感覺。
13歲那年,母親查出腰椎結核,
病得不輕,但為了省錢給孩子讀書,沒去做手術。
有次他見母親倒在地上,還堅持爬起來干活,
心里就特別難受,想輟學回家種地照顧她。
母親聽完直接給了他一巴掌,說不讀書就沒出路。
這一下讓他明白過來,得靠讀書改變命。
母親沒多少文化,卻相信知識是出路。
她身體不好還硬撐著支持他。
父親為了給孩子們掙學費,
操作拖拉機傷了兩根手指,
但是卻不肯去看病咬著牙頂著傷痛繼續干活,
為的就是省下錢供他上學。
這些事他都記在心里,
也成了他后來成功的最大力量。
他能能夠有現在的成就,
不全靠父母的養育,還要感謝他的恩師,
他考上大學的時候,學費是7000元,
這筆錢根本就不是他們家可以承擔的起的,
為了支持他上學,全村47戶鄉親湊錢,
他才去得了學校。
在那兒,他跟楊博亞教授學聲樂。
這位老師在當地有名,一節課收費是100塊,
但是他家根本拿不出。
母親咬著牙,借錢讓他去,
老師知道他家困難的以后,就只收他25塊。
他學了半年,他因家里沒錢停了一個月,
后來去教授家告別。
唱了首歌,教授覺得他有天分,
決定不收他學費。
從那以后,他唱功進步很快。
后來他真的出息了,
成功考進解放軍藝術學院,
不僅和許多老藝術家學習了唱功,
唱法慢慢有了自己的路子。
藝校和軍校的日子,
讓他從農村孩子變成專業歌手。
這靠的是母親的堅持和老師的幫襯。
等他畢業以后,
就非常順利的進了進空政,
開始在部隊唱歌。
他憑借一首《母親》,拿了熒屏獎和團體一等獎,
還立了三等功。
從那以后,他的事業變得一帆風順,
他開始上央視春晚,讓更多人知道他。
后來他更是憑借一首《父親》,
拿了民族唱法金獎,
這歌唱出他對父親的感情,也打動不少人。
在成名以后,他也沒有在名利之中迷失自我,
反而是常去各地慰問戰友,
名氣在軍營里傳開。
他還加入中國音樂家協會,路子越走越寬。
他的歌不光是唱著聽,更是軍人感情的寄托,
這讓他在軍旅歌唱家里站住了腳。
現在的他不只在舞臺上唱歌,
還關心社會大事。
每當祖國有難時,總能看到他的身影,
他經常跟著救援隊去現場,
看到災區景象,回來創作更多歌傳遞感動。
他的歌不光是受人喜歡的藝術作品,
也是對社會的回應。
2022年,他搞了首屆中國經典民歌展演,
想推民歌傳承。
2024年1月,他帶家人回鄉探親,
教孩子給爺爺奶奶捶背,視頻在網上傳開,
很多人被他的孝心感動。
他還帶孩子賣廢品,把錢捐給福利社,
展現公益心。
這些事跟他農村出身有關,
也跟他想回饋社會的想法分不開。
而他的婚姻,
其實也要感謝他的第一位老師——楊教授,
當時的他已經30多歲了,
事業也算是蒸蒸日上,
可偏偏感情卻是一片空白,
他的老師看不下去了,
就介紹他認識了比他小10歲的戰揚。
這個女孩是世界小姐中國賽區亞軍,
算是他的小師妹,而且在姑娘的心里,
一直把他當成偶像來看的。
兩人認識后,感情發展快。
認識15天,他就提出結婚,對方起初沒答應。
他堅持不懈,把自己經歷全告訴女孩的母親,
用誠意打動對方。
2009年10月,兩人正式領證結了婚。
他妻子在婚后放下比賽,專心支持他,
后來還成了北京一所大學的教授。
婚后,妻子給他生了一兒一女,
他也非常感激妻子的付出。
他專門寫了一首《一生相隨》獻給妻子,
把承諾放進歌里。
兩人感情穩,家庭成了他事業的后盾。
妻子也在他影響下,學會表達愛,
家里氣氛越來越好。
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對父母的孝心一直沒變。
成名后,他在北京買房,把父母接來一起住。
可父母種地慣了,城里生活不適應。
他就在郊外租地,買三輪車讓父親帶母親種菜。
母親后來病重,他跪在床前,為母親唱歌,
記者拍下了這一幕,傳遍網絡。
他還把岳父母接到北京,一家八口住一起。
兩邊老人開頭有摩擦,他和妻子就耐心調解,
現在大家相處融洽。
他非常尊重妻子,
甚至專門把存款改成妻子名字,
說要讓妻子管家。
2024年的時候,他父親去世,
他覺得愧疚,因工作忙沒多陪父親。
這讓他更珍惜家人,把更多時間留給母親和妻兒。
他的家庭生活,有農村的實在,也有軍人責任感。
而且他雖然看著健康,其實有隱疾。
他之前就說過,
在17歲時就得了腰間盤突出,一直拖了28年。
這跟母親的腰病有點像,也讓他更理解父母的辛苦。
他平時注意保養,但演出多,身體負擔不小。
即使這樣,他不抱怨,保持節儉習慣。
他在車站餓急了,就直接啃玉米,
連菜湯都喝光,說農村長大的人見不得浪費。
他以前是空政歌舞團主力,
后來轉業,工作跟唱歌沒啥關系。
現在的他不僅是一位歌唱家,
還成了哈工大的教授,
同時還是民進啊藝術協會的會長,
可以說是功成名就了。
2025年最新消息說,
他計劃搞第二次中國經典民歌展演,
繼續推民歌文化。
除此之外,他還是黑龍江省政協委員,
關注文化傳承和教育。
轉業后,他把精力轉向教學和公益,
用另一種方式延續音樂事業。
他的歌之所以能打動人,因里面有他的真故事。
他唱的是父親的辛苦,是對母親的感恩。
他從農村到軍營,再到家庭幸福,
每步都跟家人和恩師有關。
他用歌聲表達感情,也用行動回報社會。
他的孝心、責任感和堅持,
來自母親那巴掌和父親的犧牲,
也來自他對生活的感悟。
直到今天,他還在用音樂和生活影響人,
從農民兒子到歌唱家的路,
既是個人奮斗,也是時代見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