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陽開泰”線路中的“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在遼寧省,沈陽、遼陽、朝陽三座以“陽”為名的歷史文化名城,自2025年初成立“三陽開泰”文旅聯盟以來,以“陽耀關東”為品牌,共同打造了貫穿歷史文化、紅色教育和地域風情的精品游徑。這些線路不僅成為遼寧文旅新名片,更以沉浸式體驗吸引全國游客紛至沓來,感受“三陽”的獨特魅力。
沈陽、遼陽、朝陽,文化同根、地緣相連,三地之名皆攜“陽”字。山南水北為陽,日光普照為陽,繁榮興旺亦為陽。三地宛如省內親如一家的“陽字三兄弟”,又同屬歷史文化名城,沉淀著厚重的歷史底蘊。
“三陽開泰·陽耀關東”歷史文化、紅色教育三日游線路,串聯起三地的文博場館、遺址公園與紅色地標。
春日的沈陽故宮梨花紛飛,與朱紅宮墻相映成趣。吉林游客王旭東一家三口聽了導游的講解后感慨萬千。而在張學良舊居陳列館,一場以“東北易幟”為主題的實景演出,讓他們仿佛穿越回風云激蕩的20世紀初。
下午,王旭東一家三口來到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入口處巨大的殘歷碑讓他們深感震撼:“1931年9月18日這個日期像刀刻進石頭,也刻進每個中國人的心。”展館深處,一件件文物讓他們全家陷入沉默。王旭東告訴兒子:“這些無名英雄用生命告訴我們,和平從來不是天賜的。”
“一路向北,沈陽最美。”沈陽市副市長、市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局長劉克斌告訴記者,沈陽作為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繁華與歷史交織碰撞,時尚與古韻彼此映照。
在遼陽,王旭東被漢魏壁畫墓的斑斕色彩震撼:“這些壁畫讓我看到了古時東北人的生活圖景。”廣佑寺內,一場非遺窗花制作體驗活動吸引了眾多家庭參與,游客在傳承人的指導下剪出“三陽開泰”的吉祥圖案。
“我們以‘東北第一城’的歷史文化為底色,將文旅與非遺結合,讓游客觸摸‘活’的文化。” 遼陽市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局長王心宏說。
在朝陽化石谷景區,王旭東一家不僅參觀了古生物化石博物館,還體驗了化石挖掘和修復研學項目。他們驚嘆于化石谷所展現的遠古生命演化史,表示這次旅行不僅增長了見識,還加深了對自然歷史的理解。
“這是東北抗聯走向正規化的重要見證,字里行間都是救國救民的決心。”講解員指著展柜介紹。在朝陽趙尚志紀念館,一組動態投影再現了趙尚志率部在林海雪原中與日軍周旋的場景,漫天風雪與密集槍聲讓游客屏住呼吸:“原來冬天打仗這么難!”
“我們不僅展示歷史,更通過沉浸式體驗讓文化‘活’起來。”朝陽市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局長王永輝說。
三城之間,除了歷史與文化的交融,舌尖美味更為旅途添彩。從沈陽西塔烤肉的焦香、老四季雞架的市井味,到遼陽雪花牛肉的鮮嫩,再到朝陽酸菜火鍋的醇厚與烤全羊的豪邁,三地美食構成的這條味覺上的多元脈絡,讓游客流連忘返。
“我們品嘗了用富硒小米制作的黏豆包,吃了傳承百年的老邊餃子,用舌尖感受非遺與風物的交融。”王旭東說。
和羹之美,在于合異。遼寧通過串聯起旅游精品“黃金線”、推出特色文化IP、打造文體旅融合“共同體”,“三陽開泰”區域旅游線路正在成為頗具知名度和美譽度的遼寧文旅新名片。
聯盟的成立,標志著遼寧省區域文旅協同發展開啟嶄新征程,是打造遼寧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地的有力舉措。
“‘三陽開泰’不僅是吉祥寓意,更是區域協同發展的創新范式。”遼寧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三城文旅聯盟成立,標志著遼寧文旅在地方文化和旅游合作上邁上新高度。下一步,遼寧省文化和旅游廳將全力支持在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地建設過程中,開啟三地合作“三陽開泰”的新畫卷。
(來源:中國文化報 記者:葛鑫 文/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