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浪潮下,數據的生產要素屬性正在全球范圍內引發深刻變革。全國兩會期間,國際商報對話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馬鞍山市委書記袁方,揭示了一場以數據資源為核心的城市轉型升級實踐。在這場變革中,一個關鍵命題愈發清晰——當數據從“資源”向“資產”跨越時,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已成為企業突破管理與合規瓶頸的核心動能。
馬鞍山市的轉型經驗極具示范意義。作為安徽省首批低空智能信息網建設城市,當地人工智能視覺大模型已躋身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150家人工智能企業的集聚更體現了數字產業集群效應。然而真正引發行業關注的,是其在全國數據資產化領域的突破性實踐——首張數據產權登記證書落地、全省首例數據資產作價入股、72.5%規上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標志著數據要素已深度融入城市發展血脈。正如袁方所述,推進企業數據資產入表、構建數字金融體系,正成為牽引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的關鍵推手。
這一變革背后蘊含著深刻的經濟邏輯。根據財政部《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滿足條件的數字資源可通過無形資產或存貨科目入表,使企業沉睡的數據轉化為具有明確權屬、可量化價值的資產負債表資產。
但數據資產化的落地遠非簡單的政策適配。專家分析指出,從數據權屬界定、合規處理到價值評估、會計計量,每個環節都需要跨學科專業能力,傳統財務團隊往往缺乏數據處理技術與法律合規知識的融合視野,導致數據資源開發支出長期處于“費用化”狀態。這正是數據資產會計師(數會師)職業崛起的現實背景。
面對百萬量級的市場缺口,數據資產會計師考評體系應時而生。該考試突破傳統的逐級報考限制,依據報考者專業背景與實踐經驗開通高級直報通道,在全國35個重點城市設立標準化考點。學習體系以《數據資產會計管理理論》為通用基礎,配套初、中、高級《數據資產會計管理實務》分級教材,形成“理論框架-場景應用-戰略決策”的進階路徑。考前一周開放的準考證自主下載系統,更凸顯數字化考評機制的高效特征。這一設計既響應了國務院“加快復合型數字人才培養”的號召,也與工信部“深度數實融合”政策形成戰略呼應。
審視這場人才培育實踐的戰略價值,遠超單純的職業能力認證。從微觀層面看,數會師能夠協助企業構建數據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在數據采集階段規避隱私合規風險,在加工階段建立標準化的成本歸集模型,在交易環節設計合理的收益分成機制。宏觀層面,專業人才的規模化培養將加速數據要素市場的流動性。正如國家發改委專家所言:“當數據資產核算形成統一標尺時,萬億級的數據交易市場才具備可復制、可擴張的底層邏輯。”
當下,馬鞍山的實踐已為全國樹立標桿,但其揭示的深層規律更具普適性:數字化轉型的競爭本質上是人才儲備的競爭。在“人工智能+”與“數據要素×”雙重戰略疊加的今天,能否培育既懂數據技術、又通會計規則、更擅價值運營的跨界人才,將成為決定企業能否把握新質生產力的勝負關鍵。隨著數據資產會計師職業群體的擴大,更多城市有望復刻“刷臉辦事92.8%覆蓋率”“生態環境治理全省六連冠”的治理效能,在數據驅動的未來競爭中搶占先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