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F-22隱形涂層開裂?用3000年的絲綢技術解決,成本下降75%
作為核心裝備,隱形戰機在專業領域一直處于重要地位,但同時它也是“燒錢機器”。不僅僅制造成本高,維護起來同樣不易,特別是隱形涂料在飛行時的脫落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據悉,美的F-22單次飛行成本高達60萬美元,其中絕大部分費用花在隱形涂層的維護上。
如今,這一技術難題終于被解決。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科學家通過借鑒3000年前的古老絲綢織造技術,解決了涂層脫落的問題,大大降低了維護成本,為五代機提供了更為長久的隱身性能。
根據資料,美的F-22和F-35隱身戰斗機的隱身性能,主要是依靠涂層來吸收雷達波,降低自己的雷達反射面積。不過,這些涂層在戰斗機高速飛行,很快就會融化或者退化失效,降低隱身性能。
為了讓自家的五代機能持久地保持較高的隱身能力,美的地勤維護人員平均每3周就需要重新噴涂一次涂層,花費高達4000萬美元,被不少人稱為“娘娘衣服貴”。
而科學家則另辟蹊徑,從漢代的提花織機獲得了靈感,他們用0.02毫米的不銹鋼紗線當"經線",0.5毫米石英纖維作"緯線",編織出包含3800個微型諧振單元的"電磁過濾網",可以有效地把雷達波轉化為熱能,實現隱身的效果。
經過測試,這種特殊的材料可以吸收8-26GHz頻譜中90.6%的雷達波,相較于傳統的隱身涂層,不僅成本大降75%,而且隱身效果還要高出8%。
此外,其性能相當穩定。在模擬測試中,這種特殊材料連續經受2000小時95%濕度、5%鹽霧濃度(相當于在海南最潮濕的機庫里待滿三個月)依然光潔如新。
對于這次報道,不少人擔心會不會泄密,畢竟這相當于公開告訴美解決方法了。業內人士表示,不必如此焦慮,因為這一技術實際針對的五代機的材質而設計的工藝,而F-22的材質完全不同,一昧的套用方法是解決不了F-22的“蟬翼蛻變”問題
從這項隱身技術突破中,我們不難發現在隱身戰機這一細分領域上已經領先了,前不久還試飛了兩款戰機,被外界猜測疑似為六代機,而美的六代機還在PPT階段呢。
科學家的聰明才智不止體現在這一領域,在生命科技領域我們也所突破,在部分方向上我們已經實現追趕了。
和前者相似,目前這款隱形材料,也已在隱身機中得到應用,從肉眼上看,其機體始終保持著“絲滑”的觀感。
不僅如此,還在開發全新的隱身材料——“超材料隱身薄膜”,通過改變上萬個人工微結構,可以有效實現寬頻全向隱身需求。而在生產端也取得了突破,目前已經迭代至第四代,可以生產大面積尺寸的材料了,為后續六代機的隱身提供了另一種可行的方案。
工程師卻在古代織機中找到了答案??磥?,隱身戰機的未來,不僅要靠高科技,還得靠老祖宗的智慧!這點,我們比老美有優勢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