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綿綿潤沃土,不誤農時不負春。
在清遠市廣袤的田野上,一片生機勃勃的春耕景象正熱烈展開。各類機械在農田上往來穿梭,大型耕犁在土地上翻起層層泥浪,轟鳴聲、機器運作聲交織成激昂奮進的春耕序曲。
作為廣東省農業大市,清遠市始終將糧食生產視為頭等大事。通過大力推行“五良”融合發展模式,加速農業機械化進程等舉措,全方位保障糧食生產穩步提升。2024年,清遠市超額完成省下達任務指標,糧食播種面積達227.2萬畝,總產量達77.6萬噸,實現“十四五”以來的四連增。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深入推進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以科技創新引領先進生產要素集聚,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3月18日,2025年省市聯動機插秧練兵暨清遠市春耕生產與百億絲苗米產業高質量發展現場會(下稱“現場會”)在清遠市清城區舉行,旨在動員部署全市春耕備耕工作,確保全年農業生產開好局、起好步,以實際行動夯實全年糧食和農業豐收基礎。
良種領航 良技護航
時下,連南瑤族自治縣的梯田在陽光照映下波光粼粼,倒影著湛藍的天空與郁郁蔥蔥的青山,稻田中提前放養的禾花魚苗自由自在地游動著。房瑤冷三爾站在田埂上遠眺,對今年的春耕滿懷信心。
“一直以來,我們的象牙香占大米都頗受歡迎,最高能賣到8元一斤。但之前有一些農戶圖方便自留種種植,性狀產量都受一定影響。”房瑤冷三爾是連南綠源優質米加工廠的創辦人,自有基地種植有機稻面積1500多畝,還帶動周邊農戶種植有機稻面積5000多畝,是當地有名的種糧大戶。“去年,市農業農村局給我們派發了優質象牙香占的原種,我們的畝產一下子提升了100多斤!”
近年來,清遠市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每年高質量完成500多個水稻新品種區域試驗,并精心篩選出19香、南晶香占、清香優19香等作為2024年優質高產絲苗米主推品種,免費派發谷種給綠源等企業和農戶,有力推動糧食產量顯著增長。
在新時代背景下,農業新質生產力正成為驅動農業發展的核心力量。2023年,清遠市啟動“清遠鄉村小微企業創新發展項目”,對從事特色農業產業的200家鄉村小微企業進行3年指導幫扶,致力提升企業的生產規模、單產與產值。
連南金穗家庭農場就是受益者之一。農場負責人鄧小榮介紹:“過去,我們種地主要依靠經驗,育秧率僅有50%左右。近兩年,在專家老師手把手的指導下,我們掌握了疊盤暗化的育秧技術,育秧率大幅提升至90%,還吸引了不少企業前來采購。此外,專家們在灌溉方式、施肥量等方面都給予了精準指導,讓我們的畝產提高200多斤。”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何秀古指出,要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關鍵在科技創新。自2018年與清遠市政府共建省農科院清遠分院以來,省農科院大力開展適宜清遠種植的優質水稻新品種選育、大面積單產提升技術模式探索、綠色高效栽培技術與加工技術研究。目前已建設示范基地13個,推廣絲苗米特優質香稻類新品種50多個次,示范新技術多項。接下來,省農科院將進一步發揮科技優勢和組織優勢,為清遠建設農業強市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在良種、良技的有力加持下,2024 年,清遠市超額完成省下達任務指標,糧食播種面積、單產、總產實現 “三增”。清遠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宗偉勛表示:“今年,全市預計下達糧食播種面積226.8萬畝,總產量77.66萬噸。現在已經進入春耕生產關鍵時期,我們將重點要做好春種糧食播種面積的落實和大面積提高單產工作,確保夏糧穩產豐產。”
小田連并 大田提標
本次現場會舉辦于清城區東城街道。放眼望去,周邊區域田成方、渠成網、路相通、溝相連,平整開闊的土地規劃科學、布局合理,呈現出一幅井然有序的現代農業畫卷。這正是清遠市大力推動“小田并大田”工程,著力打造“高標準農田”的生動寫照。
回溯幾年前,東城街道的黃金?村、江埗村、新橋村及平塘村,耕地碎片化較嚴重。彼時,這一片區耕地總面積雖有6267畝,但63.5%的圖斑面積都在10畝以下,導致大型農機難以施展拳腳,制約了耕種效率的提升。2024年,清城區積極推動東城街道“萬畝方”耕地集中整治示范區項目,對耕地進行集中連片,成功將219個圖斑歸并為95個,平均圖斑面積從28.6畝大幅升至78.83畝。整治效果立竿見影,農田平均畝產增加約100斤。
土地平整帶來的效益,遠不止糧食產量提升這一方面。2024 年,東城街道積極探索“糧食安全+”多元業態融合發展路徑。依托“萬畝方”全域土地整治成果,攜手省旅控投資約 6.5 億元推出“和秧合社”農文旅項目。該項目2024 年12月開業當月,就迅速成為市民休閑觀光的熱門打卡地,接待游客數量就突破 5 萬人次,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2024年,清城區年整合土地約21.7萬畝。今年將持續推進撂荒耕地整治,力爭全年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3000畝,確保完成春播糧食面積10.43萬畝目標。”清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吳健平表示。
近年來,清遠市在推動農村耕地整合利用方面持續發力,積極引導村集體通過股份合作、托管、代理等多種靈活方式,統籌整合農戶承包地。同時,大力鼓勵市縣國有企業、供銷合作社與村集體深度合作,攜手推進農村耕地整合利用工作,全力推動 “小田并大田” 進程。一系列舉措,有力促進農業產業朝規模化、產業化方向邁進,大幅提升了土地經營效益。截至 2024 年底,全市已復耕復種部級撂荒耕地圖斑 1.265 萬畝,為糧食穩產增產提供了堅實基礎。
清遠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蘇錦丹表示,2024年,清遠市完成新建高標準農田4000畝,改造提升2.23萬畝,農田機耕和排灌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2025年,清遠市將持續鼓勵具備條件的地方恢復雙季稻種植,將復墾的撂荒耕地優先用于種植糧食,同時穩定油料播種面積、持續挖掘大豆面積,全面抓好春耕糧油播種面積的落實。
鐵牛下田 全程托管
“喂,是農機服務隊嗎?我家的田準備好了,能來插秧不?”近日,清新區太平鎮58歲的張大爺打完電話后,臉上滿是輕松與欣慰。回想往昔春耕時節,他還需要躬身插秧、肩挑背扛,整日忙得不可開交。如今,只需一通電話,農機服務團隊便駕駛插秧機來到田邊,將一行行秧苗整齊、快速地插入田中。“有了農機服務,從辦田、插秧,再到后續的無人機施肥、收割、烘干,全程都不用我操心。扣除服務費,每畝還能掙好幾百塊呢!”
近年來,清遠市農業機械化發展勢頭強勁。為構建完善的農機服務體系,清遠市精心搭建“市級農事服務中心+縣級農業生產托管運營中心+鎮級服務中心+村級托管員”四級服務協辦體系。截至目前,已順利實施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項目任務 70.755萬畝,建成1個市級農事服務中心、8個縣級農業生產托管運營中心、24個鎮級農業生產服務中心,并配備336名村級托管員,為廣大農戶提供了全方位、多層次的農機服務支持。
數據顯示,目前清遠市農機總動力已突破110萬千瓦,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77.92%,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49.97%。清遠市農業機械化協會會長梁文浩表示:“目前協會擁有63家會員單位,最大的單位每年托管糧食種植面積超過萬畝,逐漸形成了強大的服務能力與規模效應。”
與此同時,清遠市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培育工作,通過多種途徑,每年培訓農機手超2700人次,目前全市現有持證農機手1.4萬名。在全省機械化技能大比武中,清遠市農機手實現“三連冠”。在2024年全國農機比賽中,兩名95后農機手楊壽錦、吳家發分別獲得全國個人二等獎、三等獎。這些優秀人才,正成為清遠市農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為了推廣機插秧技術,提升農業從業者的機械化操作水平,現場會上舉行了省市聯動 (清遠) 機插秧練兵活動。來自省內外以及清遠本地的多名選手登上插秧機,將一株株嫩綠的秧苗整齊插入田中,開啟了一場技能與速度的精彩比拼。最終,清遠市清新區豐收農作物病蟲防治專業合作社張小偉、英德市望埠鎮新天地農機專業合作社吳家發、廣東省農業機械有限公司關灶新分別斬獲一二三等獎。
宗偉勛表示,今年全市春耕預計可投入農機數量28596臺(套),投入農機總動力35.72萬千瓦。近期,市級聯合各縣農技推廣部門成立清遠市糧油生產技術指導組,已派出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推廣先進農業技術和優質高產新品種,指導農民及早開展春耕生產,做好春收作物的田間管理。
品牌賦能 香飄全國
品牌之光,為產業照亮前行之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品質上乘的清遠絲苗米大部分仍是“久居深閨”。近年來,清遠市積極探索絲苗米產業品牌推廣模式,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助推一批企業“走出去”、一批產品“賣出去”、一批品牌“立起來”, 實現品牌影響力與產業市場份額雙提升。
2022年,清遠市將清遠絲苗米列為五大百億級現代農業產業之一重點打造,依托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推動清遠絲苗米集聚化發展。目前,清遠已成功打造出連山大米、連州富硒絲苗米、連南稻魚絲苗米、陽山七拱絲苗米、清新功能絲苗米等縣域特色品牌,形成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產業格局。
2023年以來,清遠市積極組織絲苗米企業參與各類大型展會,先后走進珠三角、長三角以及海南自由貿易港,通過政府搭臺,助推一批優質米企走進銷區,有效拓寬了產品市場半徑,提升了產業市場競爭力。從FHC上海環球食品展驚艷亮相,到椰城海口逐夢自貿港,一句句“我愛清遠絲苗米!”“吃米就選清遠絲苗!”成為最響亮的宣傳語,一場場活動讓清遠絲苗米香飄全國。
在品牌宣傳推廣方面,清遠市創新策劃,緊扣種植節點,推出多組創意宣傳,有效提升了清遠絲苗米的傳播聲量。2024年底,一輛輛車身繪有清遠絲苗米及壯美梯田風光的主題公交車在廣州正式投入運營,穿梭于越秀、天河、白云、荔灣、海珠等核心區域,預計通車6個月內,總覆蓋客流可達150萬人次,成為清遠向大灣區消費者展示優質絲苗米的重要窗口。
隨著清遠絲苗米產業發展持續向好,其產業優勢與發展潛力吸引眾多企業紛至沓來,積極投身合作。現場會上進行了兩批共6對合作簽約,將有效整合各方資源,進一步優化清遠市糧食生產資源配置,為清遠絲苗米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清遠絲苗米協會執行會長何冠洪表示,在品牌營銷助力下,2024年清遠市絲苗米綜合產值達到64.57億元。展望2025年,清遠市計劃通過“品牌運營+巡展推介+專題宣傳+全媒體傳播”四大行動,實現清遠絲苗米從“種得好”到“賣得好”的跨越。具體包括舉辦省內外宣傳推廣活動;推動產品進駐廣州、對接樸樸、盒馬等平臺;培養本土化推廣團隊,賦能企業自主傳播等,為清遠絲苗米樹立“高端、生態、優質”形象,推動清遠絲苗米從“灣區后花園”走向全國餐桌。
撰文:陳詠韶
攝影:藍東旭 謝進揚
來源:南方農村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