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鄭康喜 高慧超 韶關報道
從樂昌東站下車,驅車8公里到達韶關市樂昌市廊田鎮,一路上只見綠韻滔滔,稻香繚繞,視野遼遠的廊田盆地讓人心曠神怡。
正值春耕時節,廊田鎮巖前村的田野上一派繁忙景象。農機手熟練地駕駛著插秧機在田地里來回穿梭作業,廣東省科學院科技特派員頂著烈日穿梭于稻田之間,現場指導農戶趕生產。駐廊田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員忙著植樹,田間地頭生機勃勃。
從 “輸血式” 幫扶邁向 “造血式” 發展,廣東省科學院和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牽頭的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以下簡稱“工作隊”)在廊田鎮書寫了一份生動的鄉村振興答卷。
自去年7月進駐廊田鎮以來,工作隊一頭扎進鄉村振興的火熱實踐里,開啟對這片粵北大地的精準幫扶。他們以黨建結對為引領,充分挖掘一所對一村、一頻道對一村幫扶潛力,迅速深入廊田鎮展開細致入微的調研,與村民促膝長談,精準“畫像”,把握鄉村發展脈絡。
工作隊調研發現,廊田鎮優勢顯著,“粵北糧倉”名副其實,肥沃土地與優質農產品優勢盡顯。
隨著工作隊幫扶舉措的推進,廊田鎮鄉村面貌持續煥新,美麗鄉村建設成效顯著,村民生活幸福指數節節攀升。工作隊助力廊田鎮聚焦特色農產品,打造品牌、拓展銷路,為村民持續增收的同時,也讓廊田農產品品牌逐漸在市場中嶄露頭角。
在工作隊的幫扶下,廊田還積極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徑。借助幫扶對接和產業梯度轉移,廊田鎮大力發展民宿產業,形成了“特色民宿+農家樂+農業采摘+美麗鄉村+農特產品”的生態品牌旅游路徑,既滿足游客多樣化、多層次的消費需求,又能激發廊田鎮農文旅結合的“美麗經濟”,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未來,廊田鎮有望在科技和媒體等各方資源的加持下,找到內生動力,走上現代產業進階之路,實現從“輸血式”幫扶向“造血式”發展的轉變。
建生態宜居新鄉村
走進廊田鎮馬屋村,猶若踏入一幅清麗的田園詩畫。腳下村道潔凈蜿蜒,兩旁白墻灰瓦的屋舍錯落有致,墻頭壁畫栩栩如生,為村莊添了幾分靈動。屋前屋后,一方方菜圃翠綠蓬勃,與民居相得益彰。
近年來,樂昌加速繪就綠美生態新畫卷,推進鎮村植綠增綠,發動全民植樹1.58萬株,配合推進龍山林場示范點建設工作,全年完成新造林和精準提升1287畝。鼓勵村民挖掘“庭院+經濟”模式,依托綠美庭院發展農家樂、民宿產業,成功創建廣東省“美麗庭院”2戶、韶關市“美麗庭院”4戶、樂昌市“美麗庭院”59戶。
在廣東大力因地制宜抓好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六大行動”之際,工作隊也積極作為,走村入戶開展“百千萬工程”政策宣講,激發群眾參與典型村培育工作的熱情,還和鎮、村干部一起,積極投身到王屋村、馬屋村和平富村三個典型村建設,開展人居環境整治、風貌管控、綠美建設等工作。
近期,廣東省科學院及下屬研究所還在廊田鎮舉辦8場“愛綠植綠護綠興綠”主題黨日活動,募集資金近5萬元,植樹近400棵,大力為“百千萬工程”注入“綠色動能”。
出門見綠、歸家舒心,鄉村振興既要“風度”也要溫度。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才是衡量鄉村振興工作成效的關鍵標尺。
扎根廊田鎮后,工作隊秉持“不讓一戶返貧”的信念,開啟暖心幫扶之旅。他們走村串戶,對429戶脫貧戶精準“畫像”,建立動態監測檔案,筑牢防返貧底線。
在馬屋村,工作隊化身“保險申報導師”,幫曾燕祥申請到2萬元農業保險賠償,為他挽回香芋失收損失;在王屋村,工作隊為身患重病的王靈家庭辦理低保邊緣戶,減輕化療費用壓力;面對夫婦患病、子女求學的馬世德家庭,工作隊春節期間幫其銷售1500斤馬蹄,有效緩解了其經濟負擔。
馬屋村黨支部書記鄧榮譽表示,工作隊還籌集資金、組織人員修復村莊破損路燈,推進排水渠改造工程,解決了村民雨天出行不便及雨水滲入家中的問題,大大改善了鄉村居住環境,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幸福感。
近年來,廊田鎮用心用情抓好民生社會事業,工作隊的做法只是其中的一角。鎮里下足“繡花功夫”,新建居家社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和長者飯堂,老人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貼心照料;升級鎮便民服務中心和鄉村振興人才驛站,讓村民辦事更便捷,吸引人才匯聚鄉村。
這一系列舉措,不僅提升了公共服務水平,更為百姓生活帶來切實福祉,滿足了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內在要求。
“農頭工尾”的廊田范本
廊田鎮位于樂昌東南部,全鎮地勢平坦,廊田河貫穿全境,形成了一片肥沃土地,宛如一條走廊,故稱廊田。
這一自然條件讓廊田鎮以糧食生產為主,素有“粵北糧倉”之稱,商品糧占全縣的三分之一。
目前,廊田鎮農業以優質稻種植、生態水產養殖、畜禽規模化養殖為基礎,糧食、水產精深加工為主導。但在推動全農業向精深加工發展過程中,這個粵北小鎮還有很多路要走。
廊田鎮黨委副書記何勖表示,以香芋馬蹄為例,這里家家戶戶都會種植,并且經過深加工之后,價格也相對較高,必須走出去進行銷售。但與廣西荔浦芋頭相比,雖然同樣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但受到產業規模的限制,樂昌馬蹄在借力精深加工、提升產品價值,借力電商平臺拓寬銷售時空的力度還遠遠不夠。
在廊田鎮圩鎮客廳,黃金奈李干、香芋馬蹄、炮彈香芋面等幾十款深加工農產品,訴說著廊田鎮這幾年以工業化思維培育農業特色產業的歷程。不過,要增加產品附加值、塑造自主品牌,首要難題是經營主體意愿不強。
“廊田鎮很多經營主體都是從本地農業合作社轉至企業,如讓他們以大成本投入資金進行科技成果轉化,的確難度很大。我們需要更多農業龍頭企業進駐,需要技術創新人才和懂市場的經營人才來到這里。”何勖說。
隨著駐鎮幫鎮扶村和廣東省縱向幫扶駐樂昌工作的持續開展,小鎮的主導產業發展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陳美豪是去年7月跟隨幫鎮扶村工作隊來到樂昌的,現任廣東省科學院南繁種業研究所副所長、廊田鎮黨委副書記(掛職)、駐廊田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剛到廊田時,陳美豪的直觀感受是,其與珠三角地區差距的確懸殊。
進駐廊田鎮9個月以來,陳美豪和幫鎮扶村工作隊重點從消費幫扶、鏈接資源等方面打開突破口。“要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還是要回到當地主導產業的振興上去。”陳美豪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過去的幾個月里,工作隊組織了微生物所、南繁種業所、資源稀土所等四十多位不同領域的專家前往廊田開展科技調研,謀劃提出符合鎮村實際的產業發展規劃。同時,工作隊推動省科學院院屬單位與當地政府、龍頭企業加強科技合作,包括促成南繁種業所與農業龍頭企業廣東易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等。
去年7月份以來,工作隊消費幫扶廊田鎮120多萬元,包括組織團購大米、黃金奈李、香芋、馬蹄、臘肉等農產品超62萬元。“這是實實在在的幫扶成果,有效帶動了當地農民的增收致富和企業創收。”陳美豪笑言。
他認為,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一是要以科技把好質量關,二是要學會講故事。“講好科技含量、非遺文化、工藝制作的故事,才能讓產品在市場上有說服力。”為此,工作隊發揮派駐單位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作為新型主流媒體的優勢,持續加大媒體賦能力度,以短視頻、直播帶貨等形式,提升樂昌、廊田鎮知名度,助力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
積極探索三產融合
開車行駛在廊田鎮內,一排排兩層、三層高的特色民宿打造出開門見綠、隨處有景的田園風光。遠離城市喧囂,游客可以在這里近距離感受鄉村的寧靜和美好。
在一家名為“好望閣”的新建民宿里,游客葉先生與朋友們正在喝茶聊天,笑談甚歡。葉先生從東莞過來,在樂昌產業園有投資項目。他說,這里空氣非常好,自己原本計劃住一晚,現在決定多住兩晚,體驗一下樂昌的民宿氛圍。
在“百千萬工程”實施背景下,樂昌縣域經濟發展迎來新機遇。借此東風,樂昌堅持“以鄉村小酒店撬動文旅大產業、激活鄉村旅游大市場、帶動鎮域經濟大發展”理念,大力推進鄉村酒店、民宿項目建設,讓鄉村民宿集聚成民宿區,逐步向特色深度體驗式旅游新業態轉型。
有了產業定位,如何增加農民收入?樂昌模式是,憑借自身優質的自然資源和旅游資源稟賦,重點打造全國文旅消費市場的新寵——民宿產業。并進一步突出生態環境優美、鄉土風情、傳統民俗、文化底蘊的民宿集群優勢,通過品牌民宿的建設,延伸產業鏈,帶動周邊產業的發展。
例如,廊田鎮鼓勵村民依托綠美庭院發展農家樂、民宿產業,形成了廊田“特色民宿+農家樂+農業采摘+美麗鄉村+農特產品”的生態品牌旅游路徑,既滿足游客多樣化、多層次的消費需求,又能激發廊田鎮農文旅結合的“美麗經濟”,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今年,廊田鎮提出,要力爭全年吸引來廊人數同比增長30%以上,三產增加值增加4%以上。
“美麗經濟”之外,廊田鎮這一農業大鎮還借助幫扶對接和產業梯度轉移,為“百千萬工程”實現三年初見成效提供廊田答案。
2022年,由于要實現產業整合來實現自動化生產,提高生產經營效率,而東莞工廠難以實現購地需求,東莞沙田三和磁材有限公司總經理童平帶著團隊來到距離廊田鎮不遠的樂昌產業轉移工業園考察。
“樂昌市政府行動很快,非常重視我們投資商。當時我們看了產業園地塊后,他們5天之內就帶團隊對我們進行考察,并迅速給出回應。”談起企業落戶廊田鎮的故事,三和磁材總經理童平印象深刻。
三和磁材只是廊田鎮在產業招商的一個縮影。這兩年,在廣東省縱向幫扶單位的支持下,廊田鎮迎來王屋村大棚高附加值水果種植項目、樂昌高精密度鐵氧體磁鐵生產項目在內的多個產業項目。
為解決鎮域經濟總量較小,招商項目落地投產少的問題,廊田鎮今年在鎮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持續加快產業發展,深耕招商引資。全年力爭招商引資項目4個以上,計劃總投資額超2億元。
未來,如何從傳統的“輸血式”幫扶走向“造血式”協同,又是擺在廊田鎮面前的一道關鍵問題。
陳美豪認為,不管是政府項目支持、幫扶單位帶動,還是其他外部力量的介入,都在為廊田鎮能真正形成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而打基礎。最后如何越做越大,走上現代產業進階之路,重點還在于當前的模式是否具備可持續性。
“我相信在科技、品牌和媒體等各方資源的加持下,廊田鎮能夠找到內生動力,只是時間問題。”陳美豪表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