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日報報道,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里·佩斯科夫7日說,鑒于歐洲聯盟將俄羅斯視為主要對手,俄方正在密切關注歐盟軍事及防務方面動向。當媒體記者問及歐盟有關發展軍工綜合體計劃時,佩斯科夫說,俄方將“密切關注”,“換句話說,所有軍事化(舉措)都主要針對俄羅斯”。他同時說,俄方可能對此采取反制措施,以確保自身安全。歐盟6日在布魯塞爾召開特別峰會,歐洲理事會同意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提出的“重新武裝歐洲”計劃。
歐盟總部(資料圖)
根據該計劃,歐盟將想方設法籌集8000億歐元,一部分直接投入援助烏克蘭,另一部分用于增強歐盟軍力。以確保歐盟可以擺脫美國,獨自應對俄軍威脅。而波蘭總理的話則更加直接,與俄羅斯的軍備競賽已經到來,歐盟必須團結起來,應對這場重大挑戰。看來,特朗普的斷然離開,俄羅斯的軍事威脅,對歐洲造成的刺激確實不小。8000億歐元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但是,歐盟如果想獨立自保,就必須下血本。俄烏沖突的烈度,雖不比去年,但烏軍平均每周,仍要損失9000人和大量裝備。
俄烏之間的沖突從2022年2月24日開始,到現在已經拖了很久,對俄烏兩邊乃至整個世界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沖突期間,歐盟那可是起了個大作用。它給烏克蘭送去了好多軍事上的幫忙,比如武器、錢這些,讓烏克蘭的軍力不斷提升,能夠在戰場上跟俄羅斯一直較著勁。另一方面,歐盟多次對俄羅斯下了重手,搞了好幾輪嚴酷的制裁,涵蓋了能源、金融、貿易等一大堆方面。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從經濟上給俄羅斯施加壓力,逼它在烏克蘭那事兒上低頭。
長期將俄羅斯視為假想敵,并未使歐盟在俄烏沖突三年間有效提升軍事供應能力。這場持續的沖突本應成為寶貴的經驗教訓,卻未能轉化為切實的軍事現代化和后勤保障體系的強化。歐盟若單挑俄羅斯,很可能重蹈烏克蘭覆轍。 這凸顯出構建獨立歐洲防務體系,才是確保其自主安全、避免受制于人的唯一出路。歐洲獨立防務若能成功,固然能削弱北約對歐洲的掌控,提升歐洲在美歐關系中的談判籌碼。然而,事實卻殘酷地昭示:脫離美國庇護,歐洲的安全將面臨嚴峻挑戰。
俄烏沖突(資料圖)
當地時間3月11日上午,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在聯合國同歐盟合作問題安理會公開會上發言說,中方始終認為,歐盟是多極世界中的重要一極。中方高度重視發展同歐盟的關系,支持歐洲一體化和歐盟戰略自主。中方對歐盟抱有信心,希望歐盟成為中國可以信任的合作伙伴。中方愿與歐盟及其成員國一道,深化在聯合國等多邊領域的合作,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共同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與繁榮作出貢獻。中方希望歐盟利用聯合國平臺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推動解決全球性挑戰。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在G7會議期間稱,美歐貿易戰“會讓中國在旁偷笑”,并警告“歐洲對美國服軟也不會有好結果”。在這段談話中,她將美國比作兄弟,把中國當成隔岸觀火的“小人”,著實沒把這個道理翻清楚。美歐貿易戰近期持續升級:特朗普威脅對歐盟葡萄酒、香檳等產品加征200%關稅,歐盟則計劃對美國威士忌、農產品等實施報復性關稅。卡拉斯將中國描述為“旁觀者”甚至“受益者”,旨在轉移歐美矛盾焦點,掩蓋歐盟無力應對美國單邊主義的尷尬。
歐盟理事會(資料圖)
“盡管有歐盟關稅,大眾、雷諾在電動汽車領域與中國走得更近了”,《日經亞洲》3月17日以此為題報道稱,歐盟的關稅產生了“出人意料”的結果,不但沒有將便宜的中國電動汽車排除在歐盟市場之外,反而變相鼓勵歐洲車企與中國企業結盟,從而增加了歐盟對中國的依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