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羅淳云
近期,WTA國際女子網球協會與其全球合作伙伴公共投資基金(PIF)共同創立了PIF WTA生育基金,為符合標準的WTA運動員提供生育所需的支持和幫助。
這標志著體育領域內首個保障女運動員生育權益的基金項目由此誕生。據相關報道,該項目將覆蓋超過320名WTA巡回賽球員,并給予她們最長12個月的帶薪產假、最長2個月的帶薪育兒假,以及生育相關的其他補助和支持。
此番WTA的舉動無疑是站在女性運動員的立場之上,為她們奉上了相對周到且切實的生育權益保障。
圖源:WTA
「退場」的母親球員
英國女作家蕾切爾·卡斯克曾提出母性圍城的概念,即「母性是一座與外部世界隔離開來的圍城」。即使身為母親的女性自己渴望從圍城中逃離出來,但隨著母親的職權范圍收窄到僅有的家庭領域,每一個身處其中的「她」都難以脫身。
這一概念放在體育領域同樣適用,母親身份的登場往往也意味著一位女運動員的黯然退幕。
倘若女運動員選擇懷孕生產,那么她們將無法回避身體素質、競技水平的急速跌落以及接踵而至的焦慮、抑郁情緒。生育過后的身體機能恢復對于普通女性而言尚且困難重重,更不用提那些迫切想要找回原有競技狀態的職業運動員。
更為殘酷的是, 競爭激烈的體育賽場幾乎沒有耐心和信心等待一位產后女運動員能「滿血歸來」,也很少有人會期待一位孕婦、一位母親再度成為賽場上的佼佼者。
大坂直美坦言懷孕后的身體狀態變化
而WTA生育基金及時捕捉到了這一點,女子體育、女運動員值得關注也需要配套的保障。協會和基金的既定目標便是賦能當前和未來的女網球運動員,讓她們在職業生涯發展和建立家庭之間尋得平衡,減少后顧之憂。
事實上,自2024年5月PIF和WTA建立合作伙伴關系以來,產婦關懷就已被確定為二者合作的關鍵領域,也是WTA球員理事會的一項重要舉措。目的也是為了將生育選擇權以及配套的生育保障權益歸還給女性球員。
他們,走在女性關懷前列
事實上,WTA一直秉持著創立時的初衷,走在女性關懷的前列——6年前協會就已推出一套綜合家庭關注計劃,而日前官宣的生育基金就是這個政策的其中一部分。
除上文提到的帶薪產假等細則外,整個家庭關注計劃還有排名保護、心理健康支持、身體評估和營養建議等,只為更好地幫助女性球員找到家庭與職業運動間的平衡。
僅就排名保護而言,WTA會在球員懷孕和產后保護其已有的排名位置,并給予她們產后最多三年的時間、或育兒期間最多兩年時間恢復到同一競技水平。
功不唐捐,綜合家庭關注計劃實施以來,已有50名球員從中受益,其中便有以母親球員身份開啟新征程的科貝爾,生育歸來的她以31位的保護排名重歸賽場。
圖源:United Cup
同時,WTA 還通過 Hologic WTA運動健康團隊和女性健康工作組為懷孕球員和新手父母提供包括生理、心理方面的廣泛支持,以及分階段重返賽場的指導。
WTA所做的一切即是為長久以來被職業排名、發展束縛的女性松綁。因為作為實際承擔生育風險的主體,她們自然有權利選擇要不要懷孕、生產,在什么階段成為母親。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FIFA(國際足聯)也有過行動。在國際足聯球員身份及轉會管理規定中,FIFA明確提出給予女性球員、教練至少14周的帶薪產假、不同周期的育兒假、家庭假期、月經假期等,且俱樂部不能因為女性球員懷孕、休假、育兒等原因單方面終止合同。
WTA和FIFA的支持可以說是為全行業打了個樣——女球員可以不必憂慮身份轉換影響職業發展,也無需馬不停蹄重回賽場為排名奮戰。
他們深諳女性球員特有的身份壓力,共情她們在家庭與賽場遭遇的多重挑戰,熟知女性球員需要什么并及時提供幫助,更為她們未來不必在「母親」和「運動員」之間艱難選擇而感到欣慰。
被看見更被支持
除了協會所做出的努力以及這些逐漸被正視的權益,我們也應該看到——越來越多的女運動員堅持將生育自由和職業規劃的選擇權緊攥于自己手中。
在運動員黃金年齡生育的大坂直美,帶著母親的光環重回賽場,正視自身的身體狀態并與之和解,在重回巔峰的路上逐步踏穩自己的節奏;而當同樣身為母親的本西奇與大坂直美在賽場上隔網相對,所謂對決之外,母親運動員之間的氛圍滿是惺惺相惜……
本西奇在鏡頭上寫道:Get well soon, Mama
在網球世界之外,同樣擁有雙重身份的女運動員也在被更多地看見。
孕期登上巴黎奧運賽場的埃及擊劍運動員Nada Hafez沒有讓懷孕成為她創造職業生涯新紀錄的阻礙,同時也為自己爭取到了更大的商業機會——成為了母嬰品牌Momcozy首位品牌大使。
36歲的美國女子短跑運動員艾麗森·菲利克斯在東京奧運會上復出,并為美國隊再添一金一銀。這位曾遭遇嚴重懷孕歧視和健康危機的女運動員,無需苦惱因懷孕而代言費被大降——因為自己創立了運動品牌的她正喊著「I Know My Place 」的口號強勢回應過去的職場歧視。
艾麗森·菲利克斯創立的運動品牌Saysh One
目光再次回到網球賽場,此番WTA生育基金的推行離不開阿扎倫卡這位母親球員的努力。作為WTA球員理事會代表,在經歷了球場上的浮沉、身份的變革疊加后,她帶頭推動創立起生育基金計劃。
因為淋過雨,所以她努力撐起了這把能夠為更多女性運動員避雨遮風的大傘,大聲呼吁「生育不應是女性球員職業生涯的終點」,并希望這項計劃能夠產生更大更深遠的影響。
圖源:WTA官網
和阿扎倫卡一樣,我們同樣希望該項計劃的影響將不僅僅局限于網球場內,這把為女性球員撐開的大傘理應保護到更多因生育而遭遇困難與挑戰的女性。
2025年春天,我們迎來了新改變和新氣象。希望在未來,不同領域內有更多政策能保障女性在不同人生階段的權益,讓她們有機會暫停,更有機會重新上場。
女孩不下場
記錄女孩兒們的體育聲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