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不再是使用手機的人,而是被手機控制的人。
早起第一時間就開始玩手機,手機從不離手。一有時間就開始玩,沒有時間就擠出時間去玩。短視頻,小說、游戲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
人機難舍難分,眼神逐漸混沌,不知不覺中成為電子世界的“奴隸”
沉溺電子世界是一種向下的快樂
作家茨威格在《斷頭王后》說到:“那時候她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我們沉浸在短視頻等營造的世界中,逐漸失去了成長的資格。
在無意義的信息旋渦中,在看短視頻的開懷大笑中,我們一步一步失去閱讀和書寫的能力,不再主動探索和獨立思考,逐漸失去學習能力,思維逐漸僵化,認知日益淺薄。
我們在多巴胺的世界中渾渾噩噩,虛度年華,不再理智思考,拒絕嚴肅判斷。短暫的快樂過后,剩下的是無盡的空虛。
在短平快的快感中被大數(shù)據(jù)拿捏,只看自己想看的,只聽自己想聽的。
電子世界成為資本拿捏我們的工具。
他們挖掘需求,創(chuàng)造需求。很多時間我們無意識地只注重即使快感,感官感受,造成過度消費,或者不必要的浪費。
我們真的需要“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嗎?真的需要跟風去“網紅打卡點”嗎?我們真的有必要去吃一些看起來高檔但并不好吃的東西嗎?
有哪些是發(fā)自內心?有哪些是隨波逐流?
我們終究成為娛樂的附庸,資本的工具。所謂狂歡背后是無盡的落寞。廉價的快樂甚至無法在記憶中停留。
掙脫電子世界,獲得主動權
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一書中說過這樣幾句話:
“毀掉我們的不是我們所憎恨的東西,而恰恰是我們所熱愛的東西。”
“娛樂至死的可怕之處不在于娛樂本身,而在于人們日漸失去對社會事務的嚴肅思考和理智判斷的能力,在于被輕佻的文化環(huán)境培養(yǎng)成了既無知且無畏的理性文盲而不自知。”
如果能夠一生沉溺在電子世界中,也不失為一件好事。怕只怕,你在沉淪中痛苦,在清醒時怨恨,不知為何發(fā)小,更不知為何悲傷。
到后來,躺也躺不平,卷也卷不過,一生半夢半醒,在痛苦的深淵徘徊。若我們日漸平庸,并甘于平庸,必將繼續(xù)平庸。
而變強的第一步必然是掙脫電子世界,獲得主動權,成為電子世界的主人,讓手機成為變強的工具而非負累。
抗拒生理性沉迷,逐漸滋養(yǎng)認知和思維,保持專注,沉淀思考。
這個過程必然艱難,而能讓自己獲得更高級的快樂,能讓自己功成名就的東西,恰恰就是這些令人痛苦的東西。低級快樂如璀璨煙花,轉瞬即逝;高級快樂如靜水深流,滄笙踏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