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迅速籌備烏克蘭大選:是嫌棄澤連斯基的配合不給力嗎?
作者:黃埔少俠 2025年3月20日
自2025年2月28日美烏領導人白宮“公開翻臉”以來,特朗普政府加速推進對烏克蘭政治格局的干預,核心目標直指澤連斯基的下臺。從暫停軍事援助、施壓簽署礦產協議,到秘密接觸烏反對派、推動“閃電選舉”,美國的行動顯示出對澤連斯基的極度不滿。這場圍繞烏克蘭未來走向的博弈中,美烏和平協議、俄烏停火協議與澤連斯基的政治命運,究竟哪一個會更快到來?
一、美烏矛盾激化:從“礦產協議”到“政治換人”
2月28日的美烏會談破裂,成為雙方關系轉折點。特朗普要求澤連斯基簽署新版礦產資源協議,允許美國企業完全控制烏克蘭稀土資源,以換取軍事援助延續。但澤連斯基以“經濟主權讓步過大”為由拒絕,并試圖將協議與“美國安全保障”綁定,引發特朗普強烈不滿。此后,美國以暫停軍援和情報共享施壓,甚至公開質疑澤連斯基政權的合法性。
特朗普的訴求逐漸清晰:若澤連斯基無法成為“聽話的伙伴”,則需通過選舉更換代理人。3月以來,美方人員密集接觸烏克蘭反對派,包括前總統波羅申科所屬政黨成員、前總理季莫申科等。據《政治報》披露,特朗普長子小唐納德·特朗普、女婿庫什納等親信與烏反對派密談,討論“迅速舉行大選”的可能性,試圖借民意“厭倦戰爭”的勢頭推翻澤連斯基。
二、烏克蘭的掙扎:澤連斯基的“雙線作戰”
面對美國壓力,澤連斯基展開雙線反擊:
1. 對內強化合法性:盡管反對派與美方合流,但澤連斯基的支持率在美烏關系緊張后逆勢上升10個百分點至67%,反映民眾對其“捍衛主權”立場的認可。他多次強調“去留由烏克蘭人民決定”,并指責美俄聯手干預內政是“對民主的侮辱”。
2. 對外尋求平衡:澤連斯基接受美方提出的“部分停火”提議(如停止攻擊能源設施),但堅決拒絕領土讓步和西方停止軍援的要求。他試圖以“戰術妥協”換取美國恢復支持,同時爭取歐洲斡旋,避免徹底倒向某一方。
然而,烏克蘭的困境在于:若屈從美國簽署礦產協議,將犧牲經濟主權;若拒絕,則面臨軍援中斷、戰場劣勢加劇的風險。這種兩難使澤連斯基的執政基礎持續動搖。
三、美俄博弈下的“烏克蘭困局”
美國的“換人”策略與俄羅斯的戰略目標不謀而合。普京多次否認澤連斯基的合法性,要求烏克蘭舉行選舉并建立“親俄政權”。俄方提出的停火條件——割讓四州、去軍事化、推翻現政府——實質上要求烏克蘭投降。
盡管美俄在“推動大選”上達成默契,但雙方根本利益沖突未解:
- 美國:希望借新領導人加速簽署礦產協議,鞏固對烏資源控制,同時以“停火”換取外交成績,為特朗普連任造勢。
- 俄羅斯:要求烏克蘭徹底中立化,并承認俄占領土的合法性,這與美國“維持烏克蘭親西方”的目標直接沖突。
因此,即便澤連斯基下臺,美俄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結構性矛盾仍將阻礙全面和平協議的達成。
四、誰將更快到來?局勢演化的三種可能
1. 澤連斯基下臺:若美俄持續施壓,且烏克蘭反對派成功推動選舉,澤連斯基可能在年內被迫離任。但其當前民調優勢與戰時選舉的法律障礙(需修改憲法或結束緊急狀態)可能延緩這一進程。
2. 美烏臨時協議:短期內,雙方或就部分議題妥協(如美國恢復軍援、烏克蘭局部停火),但核心矛盾(礦產協議、領土問題)難以突破。
3. 俄烏全面停火:俄方條件過于苛刻,且烏克蘭與西方均反對“投降式和平”,短期內可能性最低。
綜合而言,澤連斯基的政治命運或比和平協議更早迎來轉折。然而,美俄的干預已使烏克蘭淪為大國博弈的棋盤,無論誰上臺,國家主權的完整性恐將遭受進一步侵蝕。
五、結語:烏克蘭的“自主性”危機
美國籌備大選的行動,表面是“促進民主”,實則是將烏克蘭政權更迭工具化。而澤連斯基的困境,折射出小國在大國博弈中的脆弱性:當“和平”與“主權”成為選擇題時,無論選哪一項,代價都注定慘痛。或許,唯有跳出“大國代理人”的角色,烏克蘭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但這條道路,在當前的全球地緣裂痕中,顯得愈發遙不可及。
2025年3月20日
?友情提醒:黃埔少俠歡迎各位留下觀點和看法,歡迎各位關注、點贊、分享和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