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有想到,近日一直處于輿論焦點的長和悄然發布了2024年業績報告。
從長和發布的2024年業績報告中可以看到,2024年度公司總營收4766.8億港元,同比增長3.3%。
長和擁有4項核心業務,分別是港口及相關服務、零售、基建、電訊。
這段時間,大家最為關注的無疑是港口這方面內容,2024年長和港口及相關服務部門錄得收益452.82億港元,較2023年增加11%。
2024年長和港口整體吞吐量增加6%,至8750萬個標準貨柜。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長和在24個國家53個港口擁有共295個營運泊位之權益。
三月初的時候,長和打算以228億美元的價格甩賣分布于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接手這些港口的公司為美國貝萊德牽頭的財團。
美國貝萊德財團和美國政府以及特朗普之間的關系很密切,而且貝萊德多名高管曾在美國政府擔任要職,前美聯儲官員、財政部官員等也常加入貝萊德或擔任顧問。
大家不能小看了貝萊德財團,作為全球最大資管公司(管理規模超9萬億美元),貝萊德對多家上市公司持股巨大,這其中有多少市場壟斷的行為,大家可以做很多設想。
中國是巴拿馬運河第二大用戶(僅次于美國)。換句話說,美國拿到這些港口后很有可能中國貨輪加收30%過路費,以此手段直接掐斷“一帶一路”物流命脈。
貝萊德財團還可以要求移交港口管理系統和調度算法,這就等于把中國物流數據白白的送給美國情報部門。
所以國務院港澳辦官網轉載了來源為《大公報》的評論文章,題為《莫天真 勿糊涂》。
網友們對于李嘉誠這次的交易為何熱議不斷,就是因為其背后并不是一起簡單的商業交易,它包含著地緣政治的延伸。
李嘉誠已經96歲的年紀了,見識過那么多風雨,總不會單純認為這就是簡單的商業行為,這也就是為何網友們批評其唯利是圖、漠視國家利益、民族大義。
網友們的情緒表達錯誤嗎?其實完全可以理解,李嘉誠的所作所為沒有人站出來指責,才是錯誤的,才是讓人疑惑的!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也在個人社交賬號上發文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間接回應李嘉誠向美國貝萊德集團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交易:
商人有沒有祖國?也許香港被外國管治太久了,有些香港商人誤信“商人無祖國”,以為一切“在商言商”。
這就是在提醒李嘉誠,面對當前局勢,要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立場,要站在哪一邊,不要自己單純的覺得,就以為其他人也是單純的認為。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出席行政會議前也做出了回應:
社會對事件的廣泛討論反映了公眾關切,這些關切值得重視;
香港特區政府要求外國政府為包括香港企業在內的市場主體提供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反對在國際經貿關系中使用脅迫或施壓手段;
任何交易須符合法律法規要求,香港特區政府會依法依規處理。
也就是說,李嘉誠在做這筆交易的時候,沒有知會香港特區政府,這又是一次“天真”的判斷,又是一次“單純”的決定。
香港大公報刊文稱,“偉大的企業家,都是錚錚愛國者。”
對于大眾而言,不要求一個企業家身體力行的做到愛國,但千萬不要去做傷害國家、傷害民族的事情。
眼看著就要97歲的李嘉誠,如今真的要好好思考,這近百年的人生歲月中,他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他又該如何為自己的人生畫一個句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