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賴清德上竄下跳極力表現,看起來還挺有剛,試圖以硬對硬,回嗆政府對臺省的高調施壓。
這不僅令中國人民十分氣憤,也讓臺省內各界充滿憂慮,你這樣不知死活地賣弄,會不會引發解放軍對其實施斬首行動呢?
包括臺省的一些專家,在電視節目中也屢屢提到斬首行動。
大家把眼光看遠一些,且不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96年大戰一觸即發之際,也沒有人提過斬首行動。哪怕是10年前、5年前,有人討論過對這些大壞人實施斬首行動嗎。沒有。
現在為什么開始有人討論?說明一些支撐斬首行動的條件慢慢具備了。
我們討論這一行動會不會發生,首先要審視,支撐這一行動的基礎條件有哪些?以筆者鄙陋之見,當下要看三個因素,而且其中有一個已經無限接近于實現。
一、斬首行動主要針對誰?
近幾十年歷史中,都有什么人被斬首行動消滅過呢?
最著名的莫過于2011年5月2日拉登被美軍捕獲行蹤并擊斃。
俄羅斯也曾實施過一次教科書式的斬首行動,即1996年4月22日擊斃車臣總統杜達耶夫。
美軍于2020年1月3日在伊拉克巴格達國際機場空襲擊殺伊朗革命衛隊“圣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少將。
巴以沖突中,死于定點清除(可算作縮水版的斬首行動)的哈巴斯領導人可以用“前赴后繼”來形容。最早的可以追溯到2004年3月22日,以色列擊斃哈馬斯創始人、精神領袖艾哈邁德·亞辛。
2024年10月16日,估計大家印象都很深刻,哈馬斯領導人葉海亞·辛瓦爾在加沙地帶南部被以軍第828旅打死。以軍公布的顯示,他受傷后向無人機投擲木棍,最終被確認死亡。辛瓦爾自2017年起領導哈馬斯在加沙的行動,被以方視為2023年襲擊以色列的主謀之一。
有人可能會說,美軍活捉薩達姆、利比亞亂軍活捉并打死卡扎菲算不算?我以為不算。
薩達姆和卡扎菲都是擁有合乎國內法并受國際法和聯合國承認的國家領導人,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隨意對別國領導人實施擊殺行動,這會遭到國際社會的共同討伐。
上述斬首行動都不是針對合法的國家領導人,拉登是恐怖分子,不為國際法所容;俄軍擊殺車臣總統屬于國家內部平叛行動,別國無權干涉人家的內部事務。
巴以沖突則比較復雜,巴勒斯坦雖然有合法的國際地位,但哈馬斯是一個非政府組織,以軍以戰爭之名擊殺其領導人,在國際社會勉強能糊弄過去。
美軍暗殺伊朗高級將領兼政治要人蘇萊曼尼,就已經觸碰國際政治的底線,當場引發中東對美軍的集體反感。
俄軍為什么直接空襲基輔,或者趁小澤同志出訪時擊落他的飛機呢?這個魔盒不敢開,一開就意味著向世界基本價值觀挑戰,會成為眾矢之的。
我們看過這些案例就能得出結論,臺島問題是中國內部事務,國家政府對犯罪分子實施任何懲戒行動,都有充足的法理依據,可以放心大膽地干。
所以即使是臺省的電視臺播放的電視節目里,提到斬首行動,也沒有什么人在道義上說啥,因為我們占著理,而賴清德不占理。
解決了法理正義性,就該看看現實可能性了。
標題所說的三個條件分別是什么呢?
二、民意、第一槍
第一個條件是民意。為什么講民意?卡扎菲的例子可以說明。
美軍只靠自己的力量也不是不能推翻卡扎菲,但以敵對國身份逮捕并處死卡扎菲并不是最佳選擇。薩達姆之死引發伊拉克和阿拉伯國家的長久敵意,美國不能不充分重視代價,所以在卡扎菲問題上更多是引導利用利比亞內部矛盾,激進民意變化,以內戰的方式結果卡扎菲。
現在很多島內民調顯示,支持回歸的島內人越來越少,仿佛民意越來越傾向于獨了。真的是這樣嗎?非也。
島內有一個叫蔡正元的國民黨人士分析的不錯,民意和政治并沒有決定性作用,而反過來卻很有可能實現。
比如某一天真的開打,解放軍攻下某地(比如金門或者某個外島),戰爭危險來臨,島內民生受到沖擊,失去相對安穩的生活狀態和質量,島內民意肯定會發生重大變化,你這個老賴搞事情,為什么要連累我們大家挨炸,你快向大陸服軟,快接受大陸的談判條件……
并不是沒有可能。
民意是最脆弱的,最容易受一時一地偶發事件影響,也屬于比較好操縱的,前提是操縱的手段要正大光明,而不是陰謀。
這一點歷來是我們的強項,邊打邊談,談打結合,當年凱公在大陸就是這樣一步步喪失主動權的。
這并非空想,現在島內民眾對老賴的反應已經趨于崩壞了。
2024年11月民調顯示,賴清德聲望創歷史新低,不贊同其執政方式者首次超過贊同者。島內輿論普遍擔憂賴清德的政策將加劇臺海緊張。臺灣《中國時報》社論指出,其“訴諸恐懼”策略終將反噬民進黨。金門縣已嘗試繞開臺當局與大陸直接合作,凸顯基層對和平發展的渴望。
只有民意變化還不夠,關鍵還要取得國民黨的配合。
有道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作為百年老黨,縱使組織凝聚力稍形渙散,對民眾的號召力大幅下降(其實最盛時也不過爾爾,只不過抗戰勝利為凱公加了成),其政黨底蘊仍不可小視,在必要時刻仍擁有領導臺灣民眾實現政治變向的可能性。連戰、馬英九和洪秀柱等都是這方面較杰出之黨首。
如何實現國民黨配合?主要是采取各種手段推動國民黨重新獲得民眾支持,使其不斷發動倒賴和推翻民進黨執政地位運動。
在形勢混亂情況下,大陸采取斬首行動,國民黨可以馬上接管政權,使島內形勢維持一個有利于和平接收的局面。
還需要第二個條件,打響第一槍。
如前文所說,如何使民意發生重大變化?要么是臺灣經濟和社會局面出現重大問題,比如經濟崩潰,民生出現嚴重問題,這個非一朝一夕所能辦到。要么就是軍事上的實質性動作。
要知道,大陸擔心打仗影響經濟,而島內人民群眾擔心的是戰爭打響了沒命。蔡正元說現在很多民進黨大佬都在悄悄讓其子女躲過兵役,以免戰爭打響了喪命。
一旦大陸采取有限制的、局部的軍事動作,比如重啟炮擊金門軍事行動,或者對澎湖列島軍事基地發動空襲或導彈襲擊,不用擔心,島內必然發生強烈民意擾動,那時島內民眾就不會像現在一樣眾口一詞地挺獨反統。
然后就是趁病要命,趁亂下手,精準斬首。
三、斬首行動技術條件成熟嗎
對首惡分子的斬首行動,需要一系列軍事技術條件支撐。
我們先觀察一下俄美兩例經典斬首行動之過程。
按時間順序,先看俄軍擊斃杜達耶夫事件。
杜達耶夫是車臣領導人,單方面宣布車臣獨立,強硬挑戰俄羅斯主權統一的底線,俄羅斯當然不能忍,立即發兵清剿車臣軍隊。但因俄軍輕敵和指揮失誤,戰事一度陷入膠著。葉利欽遂定下擒賊先擒王的策略,尋機精確消滅杜達耶夫本人。
杜達耶夫長期使用衛星電話指揮其部下行動,這也是小國寡民的天然困境,因其不具備較完善、獨立、安全防御能力較強的軍事通信系統,只能借助這種不太安全、易遭截獲的通信方式。
1996年4月22日凌晨4時,杜達耶夫使用海事衛星手機與一位神秘的戰爭中間調停人進行通話時,被俄空軍預警機截獲信號。俄空軍“蘇-24”戰斗機在距目標40公里的地方發射了兩枚“DAB-1200”反輻射導彈,準確擊中杜達耶夫的汽車,杜達耶夫和4名貼身保鏢當場被炸身亡。
杜達耶夫使用的這種國際海事衛星手機,與普通民用手機不同,其信號通過衛星中轉,而非地面基站,所以通信能力遠遠強于普通手機。
但正如上文所說,沒有自主獨立的安全通信系統,就容易被敵人進行定向定位。
俄軍使用A-50空中預警機其實早就捕獲過杜達耶夫的手機信號,在幾秒鐘時間里就能偵察出了衛星電話的頻率,并通過無線電測向精確定位,誤差僅僅只有幾米。
但杜達耶夫每次通話只有5分鐘,到點就關機,俄軍戰斗機從起飛到發射導彈需要8分鐘,所以每每不能成功。
這次俄軍顯然有備而來,做了充分的釣魚工作。
那位神秘的戰爭調停人是俄羅斯前議長哈斯布拉托夫。
他在電話中估計故意釋放了很多重量級信息,極有可能是圍繞葉利欽的底牌在討論。故而有效提起杜達耶夫的興趣,使其認為葉大統領真的有誠意結束戰爭,也就降低了警惕性。
這次電話,杜達耶夫通話時間比以往要長3倍,大概在15到20分鐘之間。
俄軍有充足的時間定向定位,起飛戰機,發射導彈。
杜達耶夫雖然是把手機放在汽車發動機蓋上,站在車旁邊打電話,以備有事時能迅速脫離手機,但還是沒躲過導彈打擊。
美軍擊殺蘇萊曼尼比較高效,細節不再多講,主要是4個行動支撐:
1.通過高級技術手段侵入伊拉克核心通信網,獲得蘇萊曼尼所用非智能手機的國際移動設備識別碼和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進行扇區化定位。
什么意思呢?你雖然不用智能手機,也不用海事衛星手機,但我照樣可以通過這種手段定位你手機活動的大致范圍。
2.面部識別技術,在大量人群中精準識別出目標的個人特征。這已經不是什么神秘技術了。
3.運用信息大數據,判斷蘇萊曼尼36小時的大致行蹤去向。得知其將在伊拉克機場降落。
4.反應迅速的前沿打擊平臺。美軍使用的是MQ9“收割者”無人機,掛載的是“地獄火”導彈,另有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作為輔助,進行補充打擊。
這種比較關鍵的是捕獲蘇萊曼尼的通信設備信息并進行范圍定位,通觀其整個過程,其實并沒有什么神秘莫測的高技術設備和武器,都是比較常見的技術和武器。
以上兩個案例所擁依賴的技術手段和武器裝備,東大擁有嗎?
完全擁有。
預警機、無人打擊平臺、北斗定位系統、衛星偵察手段等等,信息鏈路完全沒有問題。
唯一比較欠缺的是實戰檢驗。
比如臺島首惡分子的活動規律、戰時隱蔽住址、指揮通信依賴的主要設備等等,戰時怎樣去檢索、捕捉,還需要通過反復試驗和實際對抗,才能真正擁有一擊致命的威力。
三個條件,民意、第一槍和技戰術條件,最后一個已經快要達成。
這些都是公開的、敵我共知的,所以島內很多人都在害怕,大勢不好,樹倒猢猻散,就看誰跑得快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