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3423
2025年3月8日-15日,世界冬季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意大利都靈舉行。來自中國內蒙古的19歲自閉癥選手趙鑫格發揮優異,在男子短道速滑第4組連奪777 米和1000 米兩個項目的世界冠軍。
趙鑫格3歲時被診斷為自閉癥,8歲時開始跟啟蒙教練王元達學習輪滑及速滑,并一直堅持到現在。2019年起,他開始代表內蒙古參加全國殘疾人運動會暨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輪滑、速度滑冰比賽,并斬獲多枚獎牌。
趙鑫格是此次特奧會中國代表團的兩名自閉癥運動員之一。雖然已經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但作為自閉癥人士的趙鑫格并不太擅長用語言表達自己,奪冠后他激動地指著觀眾席比劃了很久。
除了運動員的身份,趙鑫格平時還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區融愛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從事商品外包裝工作。在他奪得兩枚金牌后,該區殘聯表示,他的成功“離不開父母的托舉,離不開自己的努力,離不開教練培養,更離不開國家和社會的支持與鼓勵?!?/p>
口述 | 王元達 鑫格媽媽
整理 | 衛衛
編輯 | 譚萬能 Zoey_hmm
世界冬特奧會史上首個內蒙古自閉癥世界冠軍
在本次都靈冬季特奧會前,趙鑫格提前一個月和王教練一起去北京參加封閉集訓,這是他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趙鑫格和另外一名有聽力障礙和輕度智力障礙的選手一起住,王教練說他們相處得非常融洽,取長補短。
趙鑫格喜歡唱歌,聲音大得住在隔壁的王教練都能聽見,但“趙鑫格在那位孩子眼里就是個安靜的人”。早上教練敲門喊起床,那位孩子聽不見,鑫格也會用身體語言告訴室友。
中國代表團3月6日凌晨的飛機去意大利,王教練和鑫格一起值機,本來以為可以安排坐在一起,結果他們被分在前后兩排,王教練開始有點擔心11個小時的長途飛行會讓鑫格出現煩躁情緒,但再想想,就當是鑫格的一次新體驗,就沒要求換位置。
王教練驚喜發現,鑫格的表現很好,服務員提供餐飲的時候,他能表達需求,鑫格喜歡看《熊出沒》,教練一步步指令教會他在屏幕上搜到這部電影。
抵達意大利都靈后,按照國際慣例,他們第一天去報到,第二天開始參與為期三天的健康計劃,大會會派人檢查運動員的眼睛、牙齒、骨骼等。
因為世界各地的運動員都在,大家有交換小禮品的慣例,王教練也鼓勵鑫格和其他國家的運動員交換禮物,鑫格不會表達,但學會國際笑,“他只會送禮物,別人回贈禮物,他就說不要不要”。王教練都被鑫格的獨特想法逗笑了。
之后就進入兩天的分組預賽和兩天的決賽。連上預賽趙鑫格一共參加了6場比賽,分別是500米、777米和1000米的速滑預賽和決賽。
決賽環節,首先是777米速滑,鑫格在起步落后的情況下連追3名選手獲得冠軍,看著這位中國小將一路趕超,現場觀眾激動得鼓掌歡呼。他也因此成為世界冬特奧會史上首個內蒙古自閉癥世界冠軍。
王教練介紹,起步差是因為受限于呼和浩特的天氣條件,每年大約只有2個月能上冰,其他10個月都是練輪滑,不如其他國家的選手上冰的時間多?!斑@反而看出鑫格是一名很堅持的運動員,要努力超越其他人?!?/p>
第二場決賽是500米,這時意外發生了。鑫格旁邊的一名加拿大運動員受傷大出血,比賽被迫終止。經過短暫的休整后,比賽重新開始,但已經被嚇到的鑫格不敢滑了,無論王教練在場外怎么給他鼓勁,告訴他別害怕,他都沒有信心,最終,這場比賽鑫格是最后一名。
一個半小時后還有1000米的決賽,王教練擔心這次的失敗會影響接下來的發揮,她決定將重點放在疏導鑫格心理上,“要優先照顧鑫格的情緒”,引導他重塑777米一路趕超最后獲勝的印象,幫助他找回信心。經過一輪安撫,當她聽到鑫格開始唱歌,感覺他已經沒什么問題了,就問他下一場比賽怎么樣?“鑫格說拿第一。”
1000米決賽場上,代表四個國家的運動員站在起跑線上,鑫格依然是起跑落后,依然是一路趕超,最后3圈,鑫格已經遙遙領先,第一個沖向終點,向全場觀眾豎起了大拇指。
鑫格逆襲奪冠全程
10年磨一劍
王教練說,出發前他們的目標是拿到獎牌,鑫格能拿到兩枚金牌是他預想不到的,也是他自己、他媽媽和王教練多年堅持的收獲。
鑫格媽媽在教練群中得知孩子拿了冠軍,馬上告訴融愛助殘服務中心的陽陽老師,兩人哭成淚人。媽媽說,這些眼淚包含著復雜的情感,有欣慰,有驕傲,有心疼……
“欣慰的是多年的堅持這一刻得到了肯定,雖然他不完美,但他獨一無二,在全世界的賽場上能脫穎而出,這是讓我驕傲的,更是心疼孩子所承受的辛苦。”
鑫格走上輪滑和速滑之路,其中一個關鍵人物是他的媽媽,因為媽媽喜歡玩輪滑,鑫格小時候媽媽就給他買了輪滑裝備,不過那時候沒有系統學習。直到鑫格8歲那年,另一個關鍵人物出現了,那就是退役速滑運動員王元達,她的到來,豐富了鑫格的生命故事。
那時,鑫格在融愛助殘服務中心接受干預,中心負責人陽陽老師剛好是王教練的發小,“朋友的關系于是去獻愛心了”,回憶起十幾年前的往事,王教練開玩笑說“被拉入坑”。
沒接觸過自閉癥的她,當時非常自信,“不就是一些淘氣、有時還會裝聾的孩子嘛”,結果上課時發現完全不是她想的那樣。孩子們不聽指令,有的孩子穿上輪滑鞋一直琢磨怎么脫掉,有的孩子毫無安全意識,做出危險動作。
現實困難重重,“不服輸吧”,王教練決定繼續干下去,“這些孩子走路不順,平衡感也不好,輪滑運動可以解決他們很多問題”。
呼和浩特融愛助殘服務中心
2016年5月28日,已經在融愛助殘服務中心做了一段時間公益輪滑教學后,王教練決定組建輪滑隊,和他一起組建輪滑隊的還有娜日蘇教練。建隊之初有7個家庭,孩子從5歲到16歲,年齡層跨越大,孩子的特質也各有不同。鑫格是其中一員。
“建隊第一天就去了”,鑫格媽媽回憶說,剛開始練的時候穿的鞋還是妹妹的,因為媽媽也不知道孩子喜不喜歡,“能學再去買”,就這樣,鑫格開始了10年的輪滑訓練,直到現在,每周去三次,每次兩個半小時,沒有中斷,即使拿了世界冠軍回來,鑫格也是馬上恢復了訓練。
“不能只要求孩子學,媽媽也跟著學”。鑫格媽媽分享自己對鑫格的幫助?!安还苁鞘痉?,還是上手輔助,需要讓孩子明白動作?!蓖踅叹毧偨Y教學方法時也提到,讓家長當助教,幫助教練抓動作細節。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媽媽發現,鑫格的腿部有力量了,和小朋友的互動也多了。2019年春天,教練給鑫格換上專業的輪滑鞋,到了夏天,他就可以參加全國比賽了。
回想起這10年訓練遭遇的困難,鑫格媽媽說,輪滑和速滑都是在戶外,北方大冬天的,孩子要穿著厚厚的衣服頂著寒風滑冰,夏天又要經歷太陽的暴曬,一場訓練下來,頭發衣服擰出不少水,兩個多小時喝完兩三升水。媽媽也陪著,和孩子一起經歷風吹日曬。
王教練說,第一次認識鑫格的時候,他8歲,因為嬰兒肥長得很可愛,愛笑,會主動找教練,建隊以來,“鑫格是出勤率最高的孩子”。
鑫格是個小吃貨,巧克力、薯片、蛋糕都愛吃,王教練為了控制鑫格的體重,選擇把薯片作為強化物,“鑫格也知道,在王教練那,就只有薯片”。王教練哈哈笑著說。
成長比拿了金牌更重要
速度滑冰是冬季特奧會項目,輪滑是夏季特奧會項目,為了讓孩子有更多參賽機會,王教練要求兩個項目都要練,這也增大了孩子訓練的難度,“輪滑滑溜了,又突然要轉滑冰,脫了輪滑鞋,穿上冰刀鞋,需要孩子克服。”
但鑫格也經歷過瓶頸期,14-15歲的兩年鑫格經歷青春期,情緒不穩定,又特別胖,容易暴躁發脾氣,一場訓練發4次脾氣,把媽媽都氣跑了,甚至出現自傷咬自己的行為。
但媽媽沒有放棄,教練也沒有放棄,慢慢的,運動讓鑫格發泄了很多負面情緒,他的個子長高了,力量出現了,正好又趕上四年一次的大型比賽。
2019年起,王教練帶著鑫格陸續參加了多場全國性的輪滑和速滑比賽,逐漸為人所知。
王教練說,這次世界冬季特奧會國家隊選人,主要看比賽成績,孩子能力,以及能否脫離父母獨立生活,在內蒙古,鑫格是唯一入選國家隊的選手。
輪滑運動不僅增加了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舒緩情緒壓力,還鍛煉了孩子的自理能力,每次集訓,王教練都要求孩子要自己鋪床,自己洗襪子穿衣服。
這次參加世界比賽前在北京集訓,爸爸媽媽去探望鑫格的時候,有一次孩子想喝奶茶,因為駐地園區很大,需要走很遠的路拿外賣,媽媽讓孩子自己去拿,發現鑫格能自己找路了。
王教練說,鑫格的成長是在堅持中一點一滴發生的,最早是媽媽的堅持,讓鑫格玩輪滑有事干,消耗他的體力,鑫格也在堅持著,突然有一天,他聽懂指令了,突然有一天,他會穿輪滑鞋了。
在媽媽看來,孩子通過輪滑的成長比他拿了金牌更重要。
關于鑫格未來的規劃,媽媽希望他能不斷提升自己,有一天父母不在了,他可以自己照顧自己。
“特奧是他們證明自己的窗口,”拿下兩枚金牌后,王教練激動不已,也給了她更多的信心:
“大眾對自閉癥的看法要么是不說話,在自己的世界里,要么說自閉癥是天才,又或者覺得他們腦子不行,運動也不行,干啥都不行。我就覺得趙鑫格完全可以打破這些人的想法。”
今年年底,她會帶著鑫格和其他孩子代表內蒙古隊參加在大灣區舉行的全國殘運會,“他們站在領獎臺上,比我站在領獎臺上還高興?!?/p>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文章版權歸「大米和小米」所有,未經許可,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發布。本號長期征集線索/稿件,一經采用,稿費從優。提供線索/投稿請聯系:contents@dmhxm.com。
點擊撥打大小米服務熱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