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殲-36戰斗機再次進行了試飛,這也是時隔3個月后殲-36戰斗機再次被拍到的飛行畫面。與三個月前的試飛不同的是,這次殲-36戰斗機三臺發動機同時加力,發動機尾噴口均噴出了長長的尾焰,這一幕也吸引了美媒的極大關注。美媒《戰區》網站認為,這一獨特的三發布局在當前全球戰斗機領域堪稱獨一無二,殲-36的三發設計代表著中國在航空技術領域邁出了令世界感到驚嘆的一步。
同時美媒還表示,殲-36的再次試飛,意味著“美軍空優地位遭到了嚴重的挑戰,甚至形容為美國持續面臨的“斯普特尼克時代”的最新寫照!美媒提到的這個“斯普特尼克時代”指的是20世紀50年代后期開始的一段時期,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后,美國覺得自己已經在尖端科技領域遭到了蘇聯的強力挑戰,現在美媒用“斯普特尼克時代”來形容中國殲-36戰斗機,意思就是現在中國在包括航空制造在內的尖端科技方面對美國構成了有力挑戰!
那么,中國殲-36戰斗機為何采用了獨特的三發設計呢?這當然不是“動力不夠,數量來湊”,從渦扇-10B和渦扇-15可以看到,我國研發的先進航空發動機性能已經達到了世界同類航發的一流水平,根本不需要用增加數量的方式來提高整體動力,殲-36戰斗機之所以采用三發設計,個人認為有三個方面的因素。第一個是提高殲-36的飛行性能,比如賦予殲-36戰斗機出色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并且大幅提升殲-36的最高飛行速度,讓殲-36能夠更快速地抵達戰區上空。
第二個因素是,滿足殲-36戰斗機大載荷、長航程的作戰性能。通過首次試飛時伴飛的殲-20戰斗機可以看到,殲-36的機體比殲-20大了一圈,殲-20本來就是重型戰斗機中機體比較大的,比殲-20大一整圈的殲-36可謂是目前全球機體最大的戰斗機,這樣的一款戰斗機其作戰半徑和載彈量無疑也會大幅提升,甚至可以同時實現高載彈量加大航程,因此搭載三臺發動機無疑能夠讓殲-36戰斗機實現大載荷加長航程,這樣一款戰機對國土面積巨大的我國來說也是非常符合現實需求的,尤其是殲-36這樣的戰機未來可以更有效地巡航保護南海!
第三個原因是,殲-36這樣的戰斗機必定搭載了更多、更先進的機載航電系統,比如尺寸更大的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更遠的機載紅外搜索跟蹤系統、高速數據鏈傳輸系統、全面的電子作戰系統等等,甚至還會搭載定向能武器系統或激光武器系統,這樣一來殲-36的整體電力需求和瞬時電力消耗都會非常大,而戰斗機的供電來源就是發動機,三臺發動機設計能夠為殲-36帶來更穩定、可靠、足夠的電力供應,讓殲-36戰斗機可以搭載使用更多的航電武器,甚至為未來升級高能武器做好基礎。
在殲-36首飛之前,美國和歐洲多次公布自己的六代機研發計劃,但西方的六代機看起來只是五代機的升級,中國殲-36亮相后我們發現,殲-36的設計特點與西方那些所謂的六代機完全不同,氣動布局、動力系統、作戰功能都超出了西方的想象,這才是一款六代機應該有的樣子,那就是大膽創新設計、滿足更多的作戰需求、采用全新的設計理念和技術!從這個方面來看,美國在六代機研發理念上就已經落后了,怪不得美媒認為美軍的空優地位遭到了嚴重挑戰!其實美媒還是保守了,殲-36率先首飛后,美軍已經沒資格談什么“空優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