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我看到的游戲行業(yè)。」
文/九蓮寶燈
一筒今年28歲,是我在牌桌上認識的朋友。
因為他一直想要進入游戲行業(yè),我們過去經常交流。可就在前兩年,他突然消失很長一段時間。直到今年,他才重新出現(xiàn)在麻將館里。
我問他干啥去了,他說:「去了一趟漕河涇。」
那就是終于做上游戲了。我正欲賀喜,可他眼中卻沒有半點興奮。于是我只能委婉地詢問,上海之行如何。
「沒什么意思,給快死的游戲抬棺材。」
漕河涇街景
一筒嘆了口氣,隨后解釋道,由于想進游戲行業(yè)的心思太強烈,他在朋友的介紹下,在漕河涇找到了一份游戲運營的工作。
在他原本的心目中,漕河涇是中國游戲業(yè)的心臟,雖然要加入的是一家沒聽過的公司,但聽說它也做出過月流水過億的爆款,這令他很期待。
可讓一筒沒想到的是,作為一個毫無背景的社招員工,他進入游戲公司的命運,就是成為耗材:
「你知道SCP基金會那個故事里的D級人員嗎?他們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被安排去對付一些謎之怪物,最后大多數(shù)都會被干掉。」
「我就是那個D級人員,負責把奇怪的游戲送進墳墓。它死了,我的工作也結束了。」
漕河涇街景
01
謎團
據(jù)一筒說,雖然這家游戲公司的名聲不大,但它在漕河涇也可以算得上是一家中型企業(yè)。
這家公司的主營賽道是RPG,而他要參與運營的,是公司一款壽命將盡的老游戲。
這款RPG自國服上線已有多年,據(jù)說成績在初期很不錯。但在如今精品化游戲越來越多的情況下,一個賣相完全落后時代的產品,很難保住DAU。因此,游戲只能通過出海和反復發(fā)行的方式,盡可能榨取更多利潤。
一進公司,一筒的Leader就告訴他,公司很重視自主權,因此絕不會把運營工作交給「不懂游戲的發(fā)行」,這也就是招募他的原因。
但還沒來得及對團隊產生認同感,一筒就發(fā)現(xiàn)自己吃了一個大虧。常年在廣州生活的經驗,讓他錯誤估計了上海的生活成本;同時作為行業(yè)新人,他的底氣也不足。因此和HR見面時,他心一橫,只給自己談了1萬元的月薪,但試用期八折加上扣除五險一金,最后到手的工資完全不能覆蓋他的日常支出。
在一筒發(fā)現(xiàn)自己的預估出現(xiàn)紕漏后,他趕忙找HR想要重新商議,但為時已晚。
漕河涇街景
「不管怎么說,總算是加入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游戲行業(yè),虧個半年一年,只要跳槽,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當時的他這樣想道。
和生活窘迫形成對比的是,一筒覺得自己的工作還挺有意思,只不過,這個趣味來自一種讓人意想不到的角度——運營這個游戲的過程,本身就像一個解謎游戲。
一筒之前從沒聽過這款游戲。但和他同期的一批運營菜鳥們,在老運營的手下只是匆忙花了兩周時間熟悉產品、學會填表和用SVN,便被賦予了每人管理一整個大區(qū)的職責。
漕河涇街景
得知自己一上來就要負責事關營收的工作,一筒非常焦慮。但當他看到具體的數(shù)據(jù),這種焦慮就變成了疑惑:
他負責的這一整個大區(qū),只有不到一千名玩家,每個月流水大概只有幾十萬,其他區(qū)的情況也差不多。他看著公司上百人的團隊,怎么想不通,這家公司是怎么開到現(xiàn)在的?
但這件事還輪不到一筒來搞清楚。畢竟運營一整個大區(qū)就夠讓他頭大了:活動周期要怎么安排?商店里要上新什么東西?如果DAU和ARPU不及預期怎么搶救?有哪些資源在這個地區(qū)是不可以使用的?他幾乎一無所知。
公司的人員流動非常頻繁,以至于研發(fā)組中除了制作人,基本沒人經歷過項目從始至今的過程。曾經有玩家反饋,游戲中的一個頁面出現(xiàn)了顯示BUG。運營要QA復現(xiàn),而QA根本不知道這個頁面在哪里。最后項目組不得不發(fā)動幾乎所有人一起尋找,才確定頁面位置。
連系統(tǒng)都是如此,一筒負責的運營更是充滿了謎團。
公司要求游戲每隔半個月就要發(fā)布一個小版本,運營需要根據(jù)收入情況,不斷調整活動的資源投放。由于所有活動都有現(xiàn)成的模板,一筒的工作性質,也就是把舊的表格改改,然后上線。
這種運營模式,讓他根本沒有時間去體驗自己設計的活動,甚至連自己投放的資源長什么樣都不知道。他對所有活動的成績預期,都只能靠過往策劃案和營收表來揣測。
在他看來,工作就像是在填雙色球彩票號碼。「過往成績不錯,但擁有這個道具的用戶不多,那就說明它還有價值,如果距離上次投放的時間間隔也不遠不近,那就可以投放。」
在這種一無所知的情況工作,一筒的運營手段也幾乎全都是亂來。不過公司內也沒人在乎,他只需要讓每個月最后的營收數(shù)據(jù)保持「穩(wěn)定下滑」,就萬事大吉。
「有一天ARPU值不知道為什么特別低,眼看著就要摧毀我這整個月的KPI。你猜我干了什么?我直接上了一個大概200塊錢的禮包,里面是價值648的道具。是不是很離譜?但是很有效,反正我這個月的數(shù)據(jù)達標了。」
在發(fā)現(xiàn)這種方式有用之后,它成了一筒屢試不爽的絕招,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問題,只要打折,就總能解決。最后和另外3位新人運營比起來,他的數(shù)據(jù)反而成了最穩(wěn)定的那個。在一筒心中,這種方式應該是錯誤的,但他也顧不得這么多了。
有一次他偽裝成普通玩家,和游戲中的大R交流,大R告訴他,「這款游戲我已經玩了一年多,但它真的是太混亂了,對我來說仍然有太多未解之謎。」
漕河涇街景
02
麻木
與一筒同期加入的新人運營還有3名,分別是二筒、三筒和四筒。二筒的年齡最小但經驗最豐富,三筒以前似乎做過小游戲項目,四筒剛剛碩士畢業(yè)。他們4人要各抬起棺材的一角,將這個項目送進墳墓。
像一筒一樣,另外三人也同樣在困惑中工作,有人連表都還沒填明白,就不得不學著規(guī)劃版本。半個月工作時間中,他們可能只有半天在策劃,接下來三天都在填表,剩下的日子則全用來改BUG。
版本就這樣匆匆上線,最后的流水也只能是「一坨」。但成績不論有多糟糕,他們除了會在月度會議上被各個Leader嘮叨一遍外,不會有其他后果——這個產品的壽命將盡,隨便糊弄糊弄就好了,或許所有人都這么想。
但實際上,項目不下線,對所有人都有好處。策劃朋友告訴一筒,如果他負責的大區(qū)發(fā)行合同到期,他就一定會被開掉。一筒為此悄悄問了發(fā)行,合同還有一年。
不過一筒猜測,老板肯定是最不希望項目下線的人。一來這樣顯得自己公司里有在營項目,他在同行面前有光;二來,他自己始終認為這個產品還能榨出更多利潤。
有一段時間,項目組開了不少會。老板一會兒說自己又找了幾家渠道,一會兒說產品應該出H5版本,跟上小游戲的風潮——哪怕它是一款重型RPG。不過最終,這些點子全都不了了之。
在那之后,連會議本身也不是那么重要了。一筒記得,有一天下午,他正在匆忙地準備會議要匯報的內容,但不知道什么人突然說了一句「爸爸來了」,大家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然后一筒被告知,今天下午的會議室必須讓給「爸爸」。
一筒不知道誰是「爸爸」,又為什么這么讓人重視。后來打聽了才知道,好像是騰訊的人要來這里。「我猜,這才是公司沒有倒閉的原因。」一筒后來想到。
漕河涇街景
隨著時間推移,一筒他們的操作已經像超市理貨員一樣嫻熟,但任務量擺在那里,他們依然非常忙碌。
工作的這5天時間里,他們幾乎將自己的一切時間都留在了公司。一筒漸漸麻木,他已經不記得自己為什么要加入游戲行業(yè),有時候策劃們看他很有活力,也會給他一些鍛煉機會,寫一些日常任務或者成就系統(tǒng)的案子,但他也沒有什么成就感。
工作期間唯一稱得上放松的時間點,就是飯后的那一點點休息時間。在這個點,4個運營菜鳥們總會心照不宣地下樓買4根烤腸,然后繞著漕河涇溜達,點評各家便利店的烤腸價格和質量。
有時候,他們會路過莉莉絲樓下。那里有一個展廳,隔著展廳的玻璃門,能看到里面的大屏幕。屏幕上播放著莉莉絲新產品的宣傳片。他們就一邊啃著烤腸,一邊看著里面的宣傳片出神,就好像在看露天電影。
漕河涇街景
一筒說,其實當時他們心中并沒有太大波瀾,因為他們打心底里覺得,這樣的產品和自己沒什么關系。
直到有一天下班時間,一筒才被再次觸動內心。那時候,《崩壞:星穹鐵道》剛上線不久,他震驚地發(fā)現(xiàn),掃路邊的共享單車,那些車不僅會說車鎖已開,還會邀請你去玩游戲。
而當他跨上那輛單車后,一座巨物又擋住了他起步的去路——是莉莉絲的晚班車。他一路騎著要他玩《星穹鐵道》的單車,奮力追逐著莉莉絲班車的尾氣。
一瞬間,他感覺自己正在漕河涇,但又好像不在漕河涇。叫他玩游戲的人、班車上的人,和他一樣,又和他不一樣。
那天晚上,他回到自己合租房間里,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為什么要來到上海。
房子里,隔壁做抖音游戲主播的東北姐姐、住在主臥里打《斯普拉遁》的策劃情侶,都還在興奮地大呼小叫。他無力地躺在床上,盯著天花板看了許久,最終還是在平板里下載了《星穹鐵道》。
漕河涇街景
03
墳墓
一筒逐漸感覺到,這個項目的大限可能真的接近了。原本時長半個月的活動改成了一兩個月,他們不再需要頻繁的填表,而是不斷地合服,然后計算有多少服務器可以退掉,為公司多節(jié)省一點成本。
另外一邊,公司的新項目終于快上線,隔壁工區(qū)變得越來越吵鬧起來。一些策劃會跑來老項目這里,拿手機拍攝老項目里的各種活動頁面,拿回去「學習」。
一筒很好奇新項目是什么樣的,于是有一次悄悄問了QA。QA笑了笑說,「也就那樣,我覺得不好玩。」
再后來,一筒負責的大區(qū)發(fā)行合同終于到期,在為這個大區(qū)配完最后一張表后,他終于變得無所事事。
一筒以為自己真的會像策劃說的那樣,合同到期就被裁員,但Leader沒有任何表態(tài),只是把他調去幫其他人管理別的大區(qū)。
隨著一個又一個大區(qū)大限將至,終于有一天,Leader宣布,老項目剩余大區(qū)的運營權全部轉給發(fā)行,大家在這個項目的工作結束了,而運營組全員都將會轉到即將上線的新項目。
他雖然口中說的是「全員」,但過了幾天,三筒和四筒都走了。三筒回去繼續(xù)做小游戲,四筒則不知所蹤。
之后,Leader來找一筒談話,認為他入職以來的表現(xiàn)都不錯,新項目會讓他負責更重要的工作,希望他繼續(xù)努力。
一筒以為自己的生活真的會就此迎來轉折。他開始期待公司真的會做出趕上這個時代的新項目,像是莉莉絲或者米哈游那些公司制作的產品。
第二天,他難得地起大早來到新工位,打開了公司的新游戲。但是慢慢地,他的表情僵住了——他發(fā)現(xiàn),自己對于這款游戲的玩法居然是如此熟悉。他又退出游戲,打開游戲文件夾,看著無比熟悉的表格命名,他頹然地躺在了椅子上。
過了兩天,他向Leader提了辭職,對方也并沒有挽留他。因為新工作還沒有開始,因此他沒有任何東西要交接,次日就坐火車回了廣州。
沒過多久,他聽說二筒也離職了,決定回老家考公。這四位行業(yè)菜鳥,就這樣為這款產品搬完棺材,隨后消失于人海。自那之后,他們再也沒有過任何聯(lián)系。
漕河涇街景
一筒講完他的故事,把麻將一股腦地推進麻將機里,重新洗牌。
「我除了熱情什么都沒有,沒有漂亮學歷,沒有項目經驗,也沒什么能力。或許在你的讀者看來,我這種人就不應該來游戲行業(yè)。
但我在上海期間,也找了很多同行打牌。這個行業(yè)里其實有不少人跟我一模一樣,待在一個莫名其妙的項目,干一些莫名其妙的活。
什么頂尖大廠、新銳團隊,那些追夢的地方,其實和更多游戲人沒關系,大家只是找了個班上。
這些人或許也曾有自己的游戲理想,但有理想的人太多,輪不到他們去實現(xiàn)。為了自己能有穩(wěn)定的生活,他們只能選擇去做那些毫無新意、不會大爆但又有穩(wěn)定收入的產品,可能偶爾在安全的范圍內,會悄悄地釋放一下自己壓抑許久的創(chuàng)作欲。
最終,這些人做的游戲會被我這樣的人抬進墳墓,沒有一點聲響。通宵趕出的工作,開不完的會議,就這樣憑空消失了。最后的印記,無非是簡歷上的兩行字。
這就是我看到的游戲行業(yè)。」
(一筒、二筒、三筒、四筒皆為化名,為保護個人及公司隱私,部分細節(jié)略有調整)
游戲葡萄招聘內容編輯,
| |
| |
| |
游戲行業(yè)書籍推薦
(星標可第一時間收到推送和完整封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