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個稅匯算已于3月1日正式開始,從今天(3月21日)至6月30日,納稅人無需預約,可以隨時辦理。
除了七項專項附加扣除外,在2024年12月31日前繳存了個人養老金的朋友們,可在2025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據實申請抵扣,至高可節稅5400元!
如何通過個人所得稅APP省稅報稅?攻略來了!
Step1 打開個稅APP,點擊"辦&查"
在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匯算”前,記得先點擊“個人養老金扣除管理”按照提示操作。
Step2 個人養老金扣稅申報后,點擊“綜合所得年度匯算”
Step3 確認個人基本信息
Step4 確認收入和稅前扣除
Step5 按步驟操作完成退稅
這里還要提醒大家一個容易被忽略掉的選項——“獎金計稅方式選擇”。
當中有兩個選項,一個是單獨計稅,另一個是將年終獎并入綜合所得計稅。不少人就因為選錯了選項,原本能退稅的卻變成了要補稅。如果不確定哪項計稅方式更優惠,又懶得套公式計算,你可以先選擇一種計稅方式看看最終需交稅情況,但最后不要點“確定”,退出后再選擇另一種計稅方式查看交稅情況。兩相對比,哪項交稅少,就選擇哪種計稅方式。
注:以上截圖源自個人所得稅APP,具體信息請以APP發布為準。
從稅收優惠到長遠規劃,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賬戶不僅為未來生活增添了一份有益的補充,更在當下這個普遍關注“被動收入”的時代,提供了多一種選擇。
還在觀望的朋友們,2025年12000元的個人養老金稅優額度已開啟,建議提前做好準備哦~
小夏整理了一些大家可能關心的問題,一起來看看↓
1什么人可以參加個人養老金?
①只要參加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就可以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無論您是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等,也就是只要參加了第一支柱——基本養老社保,就可以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
② 如果是已退休人士,已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則不再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
這里提醒一下,若扣除“五險一金”、專項附加扣除后月收入低于5000元個稅起征點,繳納個人養老金無法產生抵稅效果,但領取時仍需繳納3%個稅。因此,參與個人養老金并非人人都能“退稅”,大家要根據自己實際收入、對未來的合理預判理性選擇。
2參加個人養老金每年的繳費金額可以變嗎?
①每年繳費上限1.2萬元,不得超過上限。
②繳費靈活:可以按月、分次或者按年度繳納,按自然年度累計,次年重新計算。
③根據個人情況自愿繳存,手頭緊張時可以少存點,或停止繳存。手頭寬裕時多存一些,點滴積累,積少成多。
3可以提前支取嗎?
資金賬戶專款專用,封閉運作,繳費和投資階段原則上只進不出,個人繳費和投資收益都在賬戶里滾存。達到領取條件前,中間不能提前提取。
達到領取條件后,商業銀行將資金劃轉至本人社會保障卡銀行賬戶。領取條件:
(1)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
(2)完全喪失勞動能力;
(3)出國(境)定居;
(4)國家規定的其他情形。
4稅延優惠能省多少?
每人最高每年省稅額度上限為1.2萬/年,在領取個人養老金時按3%稅負計算,因此個人所得稅在3%以上檔位,即稅前月平均收入扣除五險一金、每月專項附加扣除后,高于8000元的群體,會有明顯的省稅優惠。收入越高,省稅額度越多,最多可超5000元。
5現在繳納還能享受2024年的省稅額度嗎?
個人養老金實施遞延納稅優惠政策是針對當年標準內金額的繳納,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的額度上限為12000元,可在當年的12月31日之前存入資金。建議盡早規劃繳存時間以充分利用稅收優惠。
6繳存的個人養老金如何投資?
現在省稅,未來增值!小夏家9只指數基金Y份額,為大家提供更多樣的選擇,助力養老金長期穩健增值~
在投資者認購/申購時收取前端認購/申購費的,稱為A類基金份額;不收取前后端認購/申購費,而從本類別基金資產中計提銷售服務費的,稱為C類基金份額;僅面向個人養老金,根據相關規定可通過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申購的,稱為Y類基金份額。A類、C類、Y類基金份額分別計算和公告基金份額凈值和基金份額累計凈值。
Y 類基金份額的申贖安排、資金賬戶管理等事項應同時遵守基金法律文件及關于個人養老金賬戶管理的相關規定。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銷售機構在各自職責范圍內,按照個人養老金相關制度規定,保障投資人參與個人養老金投資基金業務相關資金及資產的安全封閉運行。除另有規定外, Y 類基金份額購買等款項需來自投資人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 Y 類基金份額贖回等款項轉入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投資人未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或者政策規定的其他領取條件時不可領取個人養老金。
風險提示:1.以上提及指數基金屬于股票基金,具體風險評級結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銷售機構提供的評級結果為準。2,“養老”的名稱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諾,養老目標基金不保本,可能發生虧損。3.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4.投資者在投資基金之前,請仔細閱讀基金的 《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和《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認識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了解產品情況及銷售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并違慎做出投資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5,基金管理人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對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6.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的 “買者自負”原則,在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基金份額上市交易價格波動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責。7.中國證監會對基金的注冊,并不表明其對基金的投資價值、市場前景和收益作出實質性判斷或保證,也不表明投資于以上基金沒有風險。8以上基金由華夏基金發行與管理,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9.本資料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于投資人的任何實質性建議或承諾,也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