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又簽訂了一個液化天然氣、也就是LNG的大單。
誰的?
澳大利亞的。
雙方約定,自2027年起的連續15年,每年澳大利亞能源巨頭伍德賽德都將向中國華潤燃氣公司供應約60萬噸LNG。
這個訂單的意義重大。
首先,自從特朗普的貿易戰打響,中國就對其進行了LNG關稅反制。
中國去年全年從美國進口的LNG占同期進口總量的5.4%,近四百多萬噸。
現在,據3月18日彭博社報道稱,中國已經40天沒有從美國進口LNG了。
要知道,原本中國盡管計劃了要提升國內天然氣產量,但短期內仍需進口填補需求缺口。
畢竟,隨著中國向“綠色低碳”的方向逐步前行,中國對于LNG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是無法避免的。
澳大利亞這個訂單的成功簽訂,意味著中國不介意、也有能力把對美國LNG能源的需求轉嫁他國。
現在,即使中國與美國在LNG領域的交易減少,那也是美國即將失去中國這個LNG最大的買家。
其次,澳大利亞作為中國LNG最大的供應國,它并不是一個安分的國家。
雖說俄羅斯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但是去年,俄羅斯在LNG的供應上僅占10%,它的CNG(管道天然氣)供應才是天然氣供應的大頭,占總進口的40%。兩者相加才奠定了它對中國來說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的地位。
如果單看進口LNG,那澳大利亞才是中國最大的供應商。
去年,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LNG更是直占進口LNG總量的34%,進口量高達2619.3萬噸。
所以,一旦澳大利亞想要在LNG上對中國進行一個鉗制,那是相當簡單的。
在這樣的前提下,澳大利亞的對華態度卻很微妙。
前段時間,澳大利亞的軍機就誤入了中國的南海,雖然已經被驅逐,但是其試探之心顯而易見。
最近也是被警告了一番。
中國軍艦去澳大利亞周圍環游的那一圈,正是中國在敲打澳大利亞。
如今簽下的這個訂單,就是中國打一棍子之后給的那顆甜棗。
在中澳眼里,這個訂單就像是中澳雙邊關系的“壓艙石”、中澳LNG后續合作的楔子,和緩著中澳關系,促進中澳進一步的LNG交易。
最后,中國在能源上,向來走的是多元化路線,目的是要盡可能的減少對單一國家的依存、避免自己在能源上受他人制掣的路線。
和澳大利亞簽下訂單,也是為了穩住這個中國LNG最大的供應商,減少中國在天然氣能源上對俄羅斯的依存度。
物種的多樣性決定著生態圈的穩定性。同理,供應商的多元化才能保證中國的能源供應足夠穩定。
只有不斷尋找新的供應國,穩定舊的供應國,中國才能不斷提高在能源進口上抵抗風險的能力,以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一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