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談判正提上日程!
據路透社5日報道,當地時間周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表示,美國正在與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就貿易協議舉行會談,他與中國談判的主要優先事項是確保達成公平的貿易協議。他還表示,對中國達成協議的前景表現得更加樂觀。在采訪中,他承認自己對中國“非常強硬”,實際上切斷了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
此前,4月22日,在市場持續波動的背景下,特朗普暗示可能對與中國的貿易戰采取180度大轉彎,稱對中國商品征收的高關稅將“大幅下降,但不會為零”。
不過,關稅談判可能并不容易,近期美日第二輪談判就無疾而終,可能表明美國方面在關稅談判中要價過高。
特朗普表示,美國正在與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就貿易協議舉行會談 資料圖
特朗普最新表態
據路透社5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周日表示,美國正在與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就貿易協議舉行會談,他與中國談判的主要優先事項是確保達成公平的貿易協議。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告訴記者,美國官員正在與中國官員談論各種不同的事情。當被問及本周是否會宣布任何貿易協議時,特朗普表示“很有可能”,但沒有透露細節。
他暗示,不期望與某些國家達成協議,而是可能在未來兩到三周內為這些貿易伙伴“設定一定的關稅”。
特朗普還表示,對和中國達成協議的前景表現得更加樂觀。在采訪中,他承認自己對中國“非常強硬”,實際上切斷了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
在市場持續波動的背景下,特朗普4月22日曾暗示可能對與中國的貿易戰采取180度大轉彎,稱對中國商品征收的高關稅將“大幅下降,但不會為零”。特朗普當時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發表的這番言論似乎標志著美國在數周的強硬姿態和報復措施之后做出了言辭上的讓步,此前美國對中國的關稅稅率已超過驚人的145%。“145%非常高,但不會那么高,”特朗普在橢圓形辦公室與記者的問答環節中說道。“它遠不會達到那么高。它會大幅下降。但不會是零。”
在特朗普發表上述講話之前,美國財長貝森特表示,美國和中國之間的高關稅實際上阻礙了兩國之間的貿易。貝森特在摩根大通主辦的私人投資會議上表示,與中國的貿易戰不可持續,他預計這場戰爭將在不久的將來緩和。消息人士表示,貝森特告訴投資者,目標是實現貿易再平衡,而不是美國和中國之間徹底決裂或脫鉤。在貝森特的言論公開后,美國三大股指均創下當日最高水平。
關稅談判的復雜性
自4月2日特朗普宣布對大多數國家征收10%關稅,并對許多貿易伙伴提高關稅稅率以來,特朗普政府的高級官員與美國貿易伙伴進行了一系列會談。特朗普對汽車、鋼鐵和鋁征收了25%的關稅,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了25%的關稅,并對中國征收了145%的關稅。隨后,關稅談判也陸續展開。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最接近達成協議的可能是印度和日本兩個國家。
然而,印度目前正陷入與巴基斯坦的爭端。在這個關鍵時點,印度與美國的經貿協議可能不會那么快達成。據5月1日的報道,特朗普的首席貿易顧問納瓦羅表示,白宮在與印度就關稅協定進行談判時,正按照“特朗普節奏”推進,“也就是說,盡可能快地推進”。但隨后再未傳來新消息。
美日方面,當地時間4月16日,兩國政府在華盛頓圍繞美國加征關稅展開首輪談判。這是特朗普對全球濫施關稅以來,第一次和其他國家面對面的談判。但談判并不順利。第一輪談完之后,雙方沒有達成任何協議,也沒有簽下任何條款。在第二輪談判之后,美國對關鍵汽車零部件加征25%關稅的措施還是于5月3日正式生效。對此,日本方面繼續對美國的關稅政策表示強烈反對。
日本首相石破茂3日表示,對美國當天開始對關鍵汽車零部件加征25%關稅非常遺憾,將繼續要求美國重新審視相關關稅措施。日本正與美國就包含汽車、鋼鐵和鋁等產品的關稅措施進行談判。日美兩國立場存在分歧,尚未找到共識。
此外,據日本廣播協會3日報道,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在結束了第二輪美日貿易談判后返回了日本并在機場介紹了談判的相關情況,赤澤亮正表示,針對美國對汽車、汽車零部件、鋼鐵和鋁所征收的關稅以及所謂“對等關稅”政策,日方表示關切并將繼續強烈要求美方取消這些關稅。
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1日甚至表示,日本持有的逾1萬億美元巨額美國國債是日本在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時可用的工具之一。加藤勝信稱:“在談判中,我們顯然需要把所有牌都擺到桌面上,這可能就是其中的一張牌,但我們是否真的會打出這張牌,則是另一個問題了。”
責編:楊喻程 排版:劉珺宇 校對:蘇煥文
延伸閱讀
美媒:中美貿易戰若再持續幾周 美供應商將做艱難決定
中國日報網5月3日電 美國新一屆政府上臺后掄起關稅“大棒”,不但給全球經濟帶來諸多不確定性,給自身更是埋下諸多隱患。彭博社近期發表的一篇文章就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尤其是對華關稅政策將嚴重沖擊美國經濟的供應鏈,伴隨著關稅政策的影響不斷發酵,美國普通民眾的生活即將遭受“全面波及”。
外媒報道截圖
文章稱,近一個月來,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起的關稅攻勢已經攪得華盛頓和華爾街“不得安寧”。如果貿易戰持續,下一波“沖擊”距離美國普通民眾的生活,就將變得“越來越近”。
文章表示,特朗普對華關稅政策已經導致入境美國的貨運量大幅下降,雖然目前這種情況尚未讓許多美國人“有所感知”,但到5月中旬時,美國國內數千家大小企業均需要補充庫存。沃爾瑪和塔吉特等美國大型零售商此前在與特朗普的會面中就表示,接下來美國消費者可能會看到貨架“空空如也”,此外商品的價格也將要上漲。
鑒于這種預判,分析人士開始擔憂美國國內即將出現物資短缺,他們也警告稱,在美國貨運、物流以及零售等行業,有可能出現大規模裁員。有分析人士表示,盡管特朗普近日表示,愿意展現出在對華關稅以及對其他國家關稅問題上的“靈活”態度,但要阻止這場可能延續到今年圣誕節、對美國經濟全方位的供應鏈沖擊,或許已是“為時過晚”。
“時間真的非常緊迫,”美國格森公司總裁吉姆?格森表示。這家總部位于堪薩斯州奧拉西的公司已經擁有84年歷史,也是美國各大零售商主要的節日裝飾品和蠟燭供應商。格森公司半數以上的產品都是采購自中國,目前,公司有250個集裝箱的貨品正在等待裝運。
洛杉磯港曾是美國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我們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吉姆?格森說,他已經是家族企業的第三代經營者,該公司每年的銷售額約為1億美元,“希望問題能得到盡快解決。”
文章還稱,即便當前的貿易摩擦緩和,重啟貿易仍會帶來額外風險。目前,貨運行業已經削減了運力,以適應更為疲軟的需求狀況。如果局勢緩和,可能又會導致訂單激增,運輸網絡也有可能因此不堪重負,進而造成延誤并增加成本。
航運咨詢公司韋斯普奇海事的首席執行官拉爾斯?延森表示:“港口的貨物量將會激增,隨之而來的是貨運卡車和鐵路運輸方面也會出現延誤和擁堵情況。港口是按照穩定的貨物流量來設計的,應對不了這種時而中斷、時而恢復的運量變化。”
報道稱,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恰巧發生在了對美國零售業而言的一年中“關鍵節點”。3月和4月正是供應商們開始為下半年增加庫存的時節,他們需要以此來滿足返校購物季和圣誕季的訂單需求。對于許多公司而言,首批節日商品大概在兩周后就應該裝船運往美國了。
文章還援引經濟學家的觀點稱,貿易的不確定性,或將導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升高到五成。迫在眉睫的供應沖擊促使經濟學家上調了他們的通脹預測,因為這可能會推動物價上漲。企業高管們也表示,一些來自中國的商品價格可能會翻倍,而漲價到來之際,美國消費者信心也同時在急劇下降。
文章在最后表示,如果美國對華貿易戰再持續幾個星期,美國供應商和零售商將不得不就下半年做出一些艱難的決定,包括運輸哪些商品以及提價多少。供應商預計會有大量訂單被取消。這將促使零售商們在美國及其他市場四處搜羅商品來擺滿貨架,哪怕這些商品“是去年圣誕節期間賣剩下的存貨”。 這也將給許多公司帶來巨大的財務打擊,他們很可能不得不削減成本(比如裁員),或背負高昂債務,以應對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