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的獨立性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周三晚上,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發聲,敦促美聯儲降息,以配合其新一輪關稅政策。
然而,周三早些時候,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達了完全相反的觀點,認為貿易政策的沖擊主要體現在推高通脹,而非削弱經濟增長。
美聯儲最新預測顯示特朗普上臺已徹底改變經濟。周三早些時候,美聯儲發布了自特朗普就任總統以來的首批預測,以其一貫低調和技術性的方式凸顯了這位總統推進廣泛關稅措施的計劃已經在多大程度上顛覆了經濟前景。就在幾個月前,美聯儲決策者們還預計,他們將在2025年逐步降息,在不引發失業率大幅上升的情況下繼續推動通脹率下降,從而實現所謂的軟著陸。但美聯儲的最新預測指出,涵蓋一系列商品和材料的關稅將推高物價,同時削弱投資、信心和經濟增長,至少在短期內是如此。美聯儲在利率政策方面維持觀望立場不變,同時上調通脹預期,并下調今年的美國經濟增長和就業預期。
兩者對美國經濟的基本判斷出現了尖銳對立。這場博弈不僅關乎貨幣政策的方向,更涉及央行獨立性、市場信心以及全球經濟的穩定。
特朗普的邏輯:為何他需要降息?
特朗普對降息的訴求,表面上是出于經濟考量,實則主要出于政治需求。在Truth Social上,他寫道:“隨著美國關稅開始過渡(放松),美聯儲降息會好得多!做正確的事。4月2日是美國的解放日?。 薄粋€典型的特朗普式煽動性言論。特朗普政府正準備在4月2日宣布新一輪關稅,但具體范圍尚不清楚。
特朗普的邏輯有三個層面:
第一,關稅政策的“副作用”正在顯現。 作為“美國優先”經濟戰略的一部分,特朗普已提高了對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部分進口商品的關稅。然而,這些舉措不僅未能改善貿易逆差,還引發了供應鏈成本上升,推高了通脹壓力,同時令企業投資和消費信心承壓。因此,他迫切希望通過降息來抵消關稅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
第二,特朗普正試圖塑造2025年的經濟環境,以助力自己的政策議程。特朗普希望保持強勁的經濟增長。降息將降低企業和個人的融資成本,可能短期內提振股市和投資信心。這一策略在2019年曾奏效過,當時美聯儲在特朗普的強烈批評下進行了三次降息,以便刺激美國經濟增長。
第三,特朗普正在挑戰美聯儲的權威,以獲得對貨幣政策的更大影響力。他長期以來對美聯儲獨立性持懷疑態度,認為央行的決策應該與白宮保持更緊密的協調。如今,他的目標不僅是降息本身,更是試圖重塑美聯儲的決策環境,使其更符合自己的政策需求。
為何美聯儲不愿跟隨特朗普?
鮑威爾采取了與特朗普截然不同的立場。周三早些時候,鮑威爾強調:“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及其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將減緩今年的經濟增長并推高通脹。通脹現在已經開始上升,我們認為部分是為了應對關稅。我們將不得不看看事情的實際進展如何(在降息的問題上)”。與此同時,美聯儲在其最新政策聲明中維持了今年晚些時候兩次降息的指導意見,但并未暗示會立即采取行動。
鮑威爾的謹慎態度基于以下幾點考慮:
第一,通脹仍未完全受控。過去一年,美國通脹雖然有所回落,但仍高于美聯儲2%的目標。新的關稅將進一步推高商品價格,可能使通脹在未來幾個月保持高位。在這樣的背景下,貿然降息可能會削弱市場對美聯儲控制通脹能力的信心,進而引發更嚴重的通脹預期上升。
第二,經濟放緩尚不明顯,降息可能過早。盡管美聯儲下調了2025年的經濟增長預期至1.7%,但勞動力市場依然穩健,企業盈利仍有韌性。在這種情況下,提前降息可能會導致市場誤讀經濟狀況,甚至引發資產泡沫。
第三,美聯儲必須捍衛自身獨立性。歷史經驗表明,當央行屈從于政治壓力時,往往會損害其信譽。上世紀70年代,時任美聯儲主席阿瑟·伯恩斯在尼克松政府的施壓下放松政策,最終導致了美國滯脹的惡果。鮑威爾顯然不希望重蹈覆轍。
特朗普與鮑威爾的分歧:一場關于經濟未來的較量
特朗普和鮑威爾的分歧,歸根結底是對美國經濟的不同理解。
特朗普的觀點是,美國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來自于低利率和寬松政策。他認為,美聯儲應該通過降息支持增長,即便通脹略高也無妨。而鮑威爾則認為,經濟的長期穩定依賴于可控的通脹和健康的金融環境,貿然降息可能會帶來不可控的長期風險。
這種分歧不僅影響短期政策,更可能決定未來數年的美國經濟走向。如果特朗普的觀點占上風,美聯儲可能會在政治壓力下提前降息,刺激短期增長,但也可能導致通脹重新抬頭,甚至引發市場泡沫。而如果鮑威爾堅持原則,美聯儲可能會保持謹慎,在通脹未明顯回落前不急于降息,即便這意味著短期內經濟增長有所放緩。
美聯儲接下來的選擇:堅守獨立性還是妥協?
面對特朗普的壓力,美聯儲的應對策略可能包括:
維持獨立性,按計劃行事。美聯儲可能繼續按照目前的降息路徑,即2025年下半年進行兩次降息,但不會因為特朗普的施壓而提前行動。
加強市場溝通,降低政策預期波動。鮑威爾可能會在未來的會議上強調,美聯儲的決策基于數據,而非政治干預,從而穩定市場預期。
采取漸進式降息策略。如果經濟數據確實惡化,美聯儲可能會更靈活地調整降息步伐,但仍會避免大幅寬松,以防通脹失控。
美聯儲會如何應對特朗普?
特朗普的施壓是美聯儲長期以來面臨的政治挑戰的一部分,但這一次,鮑威爾有充分的理由堅持自己的路線。美聯儲的獨立性不僅關乎當前的貨幣政策決策,更關乎市場對美國金融體系的長期信任。一旦央行屈服于政治壓力,未來任何一任總統都可能嘗試干預利率決策,最終損害經濟穩定。
因此,美聯儲最有可能的選擇是保持耐心,等待更多經濟數據的驗證,而非急于響應特朗普的政治訴求。這場關于降息的博弈,最終將成為美國經濟管理能力與政治干預之間的一次重要較量。美聯儲是否能挺過這一輪考驗,將決定其未來的信譽和獨立性——也將影響全球市場對美國金融政策的信心。
必須指出的是,這一次,真理完全且毫不動搖地站在了美聯儲及鮑威爾這一邊。
(作者王衍行系財富中文網專欄作家,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銀行業協會前副秘書長、財政部內部控制標準委員會咨詢專家,本文轉自3月21日財富中文網,歡迎關注人大重陽,新浪微博:@人大重陽,微信公眾號:rdcy201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