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夜深人靜的時候你曾埋頭痛哭;或許眾人歡聚的時侯你曾孤獨難過;或許失敗降臨的時侯你曾自怨;或許期待落空的時刻你曾情緒崩潰;但請相信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人生也不只有一種可能。
情緒反撲的時候,我們總是無法自拔,在內耗的漩渦里不斷下墜,仿佛世界已與自己分離,在自我排斥和自我接受中反復抉擇,讓抑郁不良的情緒主導了對自我的評價。但請不要擔心當下并非最終的結局,情緒內耗也遠比想象中容易克服。
正如余華老師所言“內耗在某種程度上是在尋找自己人生的出口。”在面對情緒內耗時,我們要意識到在最近的一段時間積壓過大,未能好好地去釋放情緒和感受人生。
所以請在未來的每一刻都堅定自己的重要性,明確情緒崩潰本身也只是發泄痛苦的一種方式,比起內耗,能夠享受生活的美好和接受一切不了了之的遺憾才是過好自己人生的正確方式。
嘗試去保持內心的平靜吧,要相信自己的生命擁有足夠的天賦、資源和精神能量,隨遇而安也罷,奮勇向前也好,總之擁有內心的平靜淡然,才能告別情緒內耗,讓穩定的情緒為你我的人生保駕護航。
什么是情緒內耗
從專業術語的角度來講情緒內耗是指在處理和管理情緒時,消耗的精力和時間,是一種消極的、焦慮的不安的情緒狀態,會感覺到特別心累,給自己的內心帶來深深的疲憊感。
情緒內耗會讓人失去動力和信心,影響工作和學習效率甚至會引起身體疾病和心理問題。通俗地講就是自己的內心正在慢慢消耗自己的情緒,讓情緒掌控了自己的心態從而變得焦慮痛苦。
河流日復一日地流動,生活一如既往地前進,總有很多事情牽動著自己的內心,無法避免去內耗情緒,但是萬丈深淵走下去也是前程萬里,用積極地態度面對不良情緒,讓自己冷靜下來。
要明白內耗最終傷害到的只有自己,不如放平心態,忘掉不夠美好不夠快樂的回憶,大大方方做自己,坦坦蕩蕩過人生。
情緒內耗有哪些表現
01)思慮過重
一件很小的事都會想很久,而且正反方觀點經常調換。
比如你發了一條朋友圈,有一個朋友留下了不是那么好的評論,你看了心里很不舒服。一會兒想“他憑什么這么說?我怎么樣他管得著嗎?“一會兒想“會不會有很多人都這樣想我,我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竟然是這樣的嗎?“過一會兒又想“肯定是這個人的問題,他自己生活不如意,他嫉妒我。“但是心里又還是放不下“要不然我還是把那條朋友圈刪了吧,誒,煩死了!"
喜歡內耗的人很容易自我懷疑,別人一句否定的話就可能造成你巨大的內心動蕩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不能客觀地審視自己。
02)容易糾結
常常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做決定,因為任何事情都想做到最好,一切事情都得安排妥當。一旦發生超出預料的事情,就會慌亂變得不知所措。
比如朋友臨時要來找你的一通電話打亂了你周末的所有安排你會為措手不及和未發生的事情而過度焦慮。你會不自覺地放大一件事對你的影響,其實朋友來了并不是多大的事家里即便不打掃朋友也不會介意。
03)經常后悔
對于發生過的事情常常耿耿于懷,沉湎于不能改變的過去。尤其是一個人獨處時,會不自覺地回想曾經自己遺憾或者做錯的事情,然后懊惱不已。
這種就是典型的反事實思維,你會假設過去某些細節或者自己某個行為如果發生改變那現在的情況是不是會更好。但現在的情況是已經擺在這里、改變不了的那你就只能埋怨過去。
“當年我要是好好讀書的話,現在肯定過著更舒適體面的生活。"
“當時要是我不說那句話,TA是不是就不會跟我分手了。"
“誒,都怪父母沒有好好培養我,我明明在某方面是有天賦的,就這么被浪費了。"
“如果我大學不選這個專業,或者我考公考編,是不是發展會更好.....”
04)做事猶豫
內耗的人常常停留在“想”,大部分精力都用來跟自我做斗爭了,所以放在行動上的精力寥寥無幾。
要讓你做一個決定,你會擔心、會猶豫、會預設很多情況,總覺得自己可能會搞砸,會做不好,還沒踏出一步就覺得自己肯定會踏空。所以在行動上你總是很遲緩,即便做了也不能投入百分百的精力。
比如快要畢業了,你不知道自己是該找實習單位,還是準備考研,又或者是考編考公,選擇太多。好不容易決定考研了,但是卻又不好好準備,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又懶又想要進步。
大腦很清楚地知道,自己這樣下去是不行的,夜里翻來覆去睡不著,但是第二天卻又不能早起去占位看書。這種矛盾會讓你不斷地責備自己和否定自己,陷入更深的內耗。
情緒內耗的表現有很多,遠不止以上四種,但重要的不是了解情緒內耗的類型,而是找尋自己內耗的表現和原因,對癥下藥才能走出情緒內耗,擁抱美好生活。
如何走出情緒內耗
01)正視精神內耗
只要人活著,就一定會有內耗,它是個普遍現象。而內耗本質上也是想讓自己做得更好一些,是人對美好生活的希冀。
但內耗一定得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內,過分內耗會導致你的人生困于原地停滯不前,也會將你的精神精力耗干,最終一無所獲得不償失。
02)允許自己出錯
人不是機器,做不到時刻百分百精準,更不該以機器的標準去衡量自己,我們不能用系統的邏輯來殖民生活世界,要知道錯也是構成我們生命獨一無二的一部分。
當然,這確實很難,因為我們是從簡單粗暴的獎懲制度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長期的規訓讓我們都很懼怕犯錯。
然而我們要認識到,這種制度實質上只是管理者為了更有效率地完成他們的工作才產生的,并不代表出錯的你是差勁的。
03)不要過度在意他人評價
“他人即地獄”是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的一句名言,雖然有些許夸張,但很多時候的確如此,不能聽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長期讓自己處在他人的凝視和審判下,在大浪潮下過著失去自我意識隨波逐流的生活。
若干年后回首過往,你看到的都是眾人的痕跡,人來人往,唯獨看不到自己。
信息大爆炸時代生活的意義面臨解構,因此更需要加強對自我的認知,弄清楚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從而在實踐層面做出更好的判斷選擇。
04)多學習多探索
我們要不斷地讓自己的生命打開,去學習他人的智慧、探索新鮮的事物,充分挖掘自己身上的可能性。
許多人總是習慣性地給自己不斷設限,然后困在一個小小的圈里無法自拔。
大膽去嘗試,就算是試錯,那也是只屬于你的獨特經歷。
05)變回一個快樂的小孩
“我們不光要學著如何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大人,更要學會如何變回一個快樂的小孩。”成年人身上有諸多責任壓力自我要求,所以經常愁眉不展,失去了笑容和光彩。
觀察一些小孩,他們的快樂真的來得很簡單,一個搞怪的動作、一只突然出現的小蟲子、一首動感的歌曲生活中普通到我們根本不會在意的東西,卻能引得小孩哈哈大笑。
他們旺盛的生命力和感知力讓我自慚形穢,究竟是什么讓我們忽略了生活中的小美好呢?究竟有什么真的值得讓我們以快樂為代價去追逐的呢?
所以去做快樂的天真的小孩吧,你會擁有更多幸福。
06)勤于反思內省
擺脫精神內耗不代表不思考了,相反,你需要更多的深度思考,就像樹一樣,根扎得越深越不容易被吹倒。
擺脫內耗是一個前進而曲折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不經意間陷入內耗這很正常,只要及時抽身,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等待我們的是更好的明天。
保持快樂的秘訣是無所謂,沒必要,不至于。工作是付出時間和腦力的,不是付出情緒。不要相信壓力會轉化為動力,你的壓力只會轉化為病例。不要對每件事都過度自省,該吃吃,該喝喝,笑一笑,然后翻篇。
希望大家告別情緒內耗,做最好的自己!
文章轉自楊鳳池心理工作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