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人工智能正顛覆性地重構人類文明的運行邏輯,帶動藝術領域迎來前所未有的革命。中國書畫作為千年文化精粹,必然在AI浪潮中被賦予跨越時空的新勢能。傳統藝術站在了歷史的拐點上!智能算法與個體思維共振,數據集結與水墨色彩交融,一個屬于中國藝術家的新黃金時代已然開啟。
《AI時代》中國最具投資價值藝術家主題活動,積極打造產學研投一體化平臺,集結最具AI時代基因的藝術家與作品。創新性聚焦AI技術帶來的創作、鑒評、投資新維度賦能,引入AI大模型深度挖掘藝術作品價值潛力,帶領藝術家熱烈擁抱AI新時代,突破個體經驗創作的一切桎梏,構建人工智能與個體才華相互融合的創作生態!
發現人才,推薦經典,我們將在AI賦能的萬億級市場體系中,為最具投資價值的藝術家立標定位,通過算法解析與筆觸韻律呈現作品的價值張力,讓下一個張大千、齊白石橫空出世,成為定義藝術市場的話語權的新時代領軍人物!
北京墨真書畫院編輯
楊一家題《AI時代》
藝術家簡介:
楊一家 原名楊明標, 又署一迦,常心、常智、空照,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北大哲學系訪問學者、北京《藝衡》雜志社執行主編、北京榮寶齋畫院楊一家山水寫生創作工作室導師。
作品欣賞:
山水養靜靈
——讀楊一家先生山水畫
徐鼎一
孔子云:“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然智者何樂于水耶,仁 者何樂于山?節彼南山,維石巖巖,宣氣生物,峻極于天。其大 生之德有如仁者,故仁者樂之也。沔彼流水,其流湯湯,潤物無 窮,浩浩其昌。其廣生之德有如智者,故智者樂之也。夫仁而且 智者,是謂之圣人。圣人之樂山水也,登泰山而懷天下之思,行 川上而發逝者之嘆。
今之樂山水者,是樂圣人之所樂也。夫樂圣 人之所樂者,賢也。賢者之觀于山水也,如笑如妝、如明如洌, 體百物欣欣之意,察萬象融融之態。心與物游,神與化俱,其樂 之無窮也,曷可勝言也哉?楊一家先生之樂于山水也久矣,其感 于山水也深矣。勝日尋幽,坐松陰而習靜,登危岑而舒嘯;文房 靜嘉,寫巨幛以興邁,撫小卷以寄傲。悠哉游哉,以承天和。
一家先生之樂于山水之游、勤于山水之畫也,可謂得山之 靜、水之靈矣。故其山水畫之筆墨意境,可以“靜”“靈”二字 盡之也。靜者靜也,靈者動也,一動一靜,互為其根。故惟靜者 能靈、亦惟靈者能靜也。靜者翕聚,靈者發散。翕聚為體,發散為用。體為筆墨,用為意境。體用一源,靜靈無間。
一家先生之用靜于山水也,出筆天真質樸,運墨沉厚清透。其揮寫山石土 坡,多以散鋒破筆為之,以求自然蒼渾之致;其勾勒樹干屋宇, 多以篆筆中鋒為之,以求綿勁莊重之感;其暈染遠山近岸,則以 大筆點厾輕掃,或水沖,或漬滲,以求縹緲溟蒙之美。一家先生 之用靈于山水也,物象無黏無滯,意境空闊醒透。
其寫石多以重 墨空勾無染,而以遠坡淡墨托顯之,實者虛之,虛者實之,虛實 互用,靈妙生焉,此黑白互生之靈也;其寫嶺頭峰坳、濃蔭繁 葉,多以焦墨、水墨潑積,濃淡互滲,沆瀣一氣,雖渾融一片卻 又鮮活恣肆,此善于用黑之靈也;其安山居于峰頂,或寫幽士于 嶺頭,而無遠景相襯,唯以大白空之,使明者更明、空者更空, 頗有霧籠天地間、人在云中游之感,此善于用白之靈也。
中國畫之用靜用靈蓋如此也,而為人自修之道又何嘗不如此 耶?伊川夫子見人靜坐,即嘆其善學。釋氏靜坐以生慧,仲尼閑 居以觀道,故吾夫子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此異曲同工之妙也。 一家先生言:“古人作畫,講畫外之意,論哲學,講思想,以清 高為上,以儒學為本;又學道參禪,崇尚自然,不假雕飾,直顯 心性。”吾國儒家以仁為本,崇尚生生之道,故以渾厚華滋為 用。
然其何嘗無釋氏之空靈明凈耶?吾仲尼夫子曰:“用之則 行,舍之則藏。”“無可無不可。”又云:“巍巍乎!舜、禹之 有天下也,而不與焉。”言舜、禹不以大位為樂,而以大道為樂 也,故巍巍乎高而不可上也。故吾儒家何嘗有偏頗執滯者耶?亦 惟靜德靈道而已矣!是故圣人以神法道而賢者通,山水以形媚道 而仁者樂也。
一家先生能用儒家之渾,參以釋氏之清,但寫荒寒之景,而達空明之境。其丁亥夏所作《路穿秋暮一僧歸》,畫幅右下寫一 坡自左至右斜上而起,一徑自右至左沿坡腰蜿蜒上之,路邊兩樹 枝葉零落,頗見秋風蕭瑟之意焉;樹下一僧扶杖踽踽而行,身邊 大石仍以往日之態恭伏迎之,甚有天寒僧歸遲之感;而其寫山頂 一廟,兀立清空之間,上無所系,下立亦虛,唯一二枯樹遙遙相 伴,似有不與人間共往來之趣。
其于畫幅左上空白處題蓮池大師 句:“古所稱道人,以世所重者彼輕之、世所輕者彼重之故也。 世所重者何?富貴也。世所輕者何?身心也。今與世同其重輕, 是得為道人乎哉?”此言頗與仲尼夫子之意同也。夫子曰:“隱 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隱居以求其志,似古之道人也; 行義以達其道,似今之道人也。吾未聞身心枯寂而與世相忤者謂 為有道之人也。
今一家先生所繪一僧之歸,有歸必有出,定非固 守空房之人矣。其繪《筑屋臨溪圖》《晴川攬勝圖》《江湖春浩 蕩》《山家煙起翠微中》等,皆為尺幅較大之作,構圖飽滿,筆 墨豐富,集平遠、高遠、深遠為一圖,融渾厚、清靈、茂密為一 境,深得董源、巨然、范寬、黃賓虹之遺意焉。
此數幅作品,雖 經營位置極具匠心,山水樹石極盡變化,淡墨濃墨層層積染,赭 石青綠處處點醒,但其用筆仍然松秀灑脫、重重鋪寫,而其點厾 積墨所呈現出渾融深厚之致,更見其畫氣取神之筆墨功底。一家 先生曾云:“逸品的形成須綜宋元而散為逸品的,而非信筆涂鴉 謂之逸品。”又云:“經云:‘有求皆苦,無求乃樂。’作畫亦 然,須隨興抒寫,心無滯礙,方能氣息貫通,天人合一,得成佳 構。若心想名利之事,必氣滯手拙,濁氣滿紙,豈有生機可 言?”信哉是言也。
今一家先生獨參大化渾淪之靜境靈境,收攝于身心養為天和,而又訴諸楮素發為筆墨妙契,此誠有本有源之學也。元晦夫 子詩曰:“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 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此之謂乎?吾因是以知也,所謂山水 者,胸中之塊壘也;所謂意境者,吾身之生機也;今所謂靜者、 靈者,又為繪畫之兩極,兩極互根互生,而畫道圓成矣。
北京墨真書畫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專注于學術研究,組織開展大型書畫展覽、全國采風、公益事業以及國際交流活動的企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