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克羅夫斯克,烏軍第225獨立突擊團很可能打死了俄軍近衛第69機步師副師長,繳獲了他的多個證件。
或許是這個緣故,俄軍在波克羅夫斯克發起了一次已經很久沒有發起的裝甲突擊,出動了包括坦克在內的12臺裝甲車輛,但在“馬扎爾之鳥”以及烏軍第35旅的打擊下,這個裝甲縱隊被全部摧毀。
俄軍同樣缺乏裝甲車輛,俄羅斯現在基本已經不再生產新坦克和裝甲車,而是依靠修復庫存裝備,但在三年的高強度消耗下,庫存也不夠了,否則的話,我們也不會看到俄軍在前線使用電動滑板車這些奇葩交通工具,這方面,俄軍反而不如烏軍充裕。
烏軍還在波克羅夫斯克演繹了火線救戰友的真實一幕。
在俄軍FPV無人機和迫擊炮的攻擊下,烏軍第152機械化旅第1營的4名士兵受傷,烏軍指揮部派出了1輛土耳其制造的“刺猬”裝甲車前往營救,在整個營救過程中,俄軍發動了約10次FPV無人機襲擊和迫擊炮炮擊,盡管情況緊急,俄軍火力密集,烏軍還是成功將所有受傷同袍帶離戰場,包括救援者在內,所有人都活了下來。
烏軍第152機械化旅連續在庫爾斯克和波克羅夫斯克方向作戰,對裝備的土耳其制“刺猬”裝甲車給予高度評價,“‘刺猬’拯救生命”,在庫爾斯克作戰時,“刺猬”的側面裝甲曾連續遭到兩架FPV無人機攻擊而沒有被摧毀,而自動開啟后門和階梯設計,則讓其更適合執行車里任務。
在這次救援行動中,“刺猬”的輪胎被擊穿,盡管自己和醫護兵都受了傷,但駕駛員“貓”依靠特殊的“應急輪”脫離險境,他認為“刺猬”在極端條件下的持續機動能力要強過美國制造的同類型MaxxPro。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