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等過了這段財報季,趕碳號再說光伏的種種好。現在,我們仍需要一起直面冰冷的現實。
A股所有上市公司2024年年報、2025年1季報現已披露完畢。這些新鮮出爐的財務數據,就像一面鏡子,無比真實地映射出光伏企業的生存狀況,直觀,一比一地還原行業、企業當下面臨的挑戰。什么是洗牌?總有人會出局,會離場。如果洗到最后,都沒有幾家甚至一批重量級的企業破產重整,那還叫洗牌嗎?去產能、去杠桿,就是這樣痛苦。我們種下的一部分因,到最后也只有我們自己扛。
投資者也可以通過橫向、縱向比較,去發現哪些企業經營質量相對較好,哪些企業持續經營的風險較大,哪些企業可能扛不住這輪光伏寒冬。
需要說明的是,目前來看光伏逆變器企業普遍不錯,光伏設備企業已經不再風光,而光伏主材、光伏輔材的業績普遍很差、非常差。今天,我們先說主材企業。因為這些企業是光伏的市場主體、基本盤。
所以,趕碳號也會在差中選優,在某項指標上稍好一些的,可能會重點說一下, 對于巨額虧損、高負債、高庫存、現金流枯竭等問題,也不回避,但就不劃重點了。畢竟,有不少企業即將面臨生死存亡時刻,索性留一線希望、留一抹亮色吧。
當然,對于市場中那一批忽悠的、甚至造假的公司,熟悉趕碳號的讀者都知道,從來沒有手軟過。行業生態變壞,產業招商變亂,產品質量變差,和這些企業有極大干系。
01這一輪洗牌,現在仍不是終局
今天,趕碳號和一家硅片企業的相關負責人說,光伏還沒有到最差的時候。這并非危言聳聽。因為光伏企業發生前所未有的虧損,只是這一輪洗牌的表征,而不是終局。
產能過剩之惡果,是光伏產品跌價,以及由此引發的連鎖反應。
光伏洗牌,如果具體到一家企業身上,一定是產品即使跌破成本價一大截,也要打骨折虧本賣,因為企業要保持流動性,要活下來。有的地方政府,為了就業和穩定,甚至強令企業不得停產停工,否則就不再為企業做融資擔保。
企業虧現金的過程,通常還伴隨著股價下跌,可轉債轉股價下修,然后是企業主體評級下降,銀行、上游及設備、輔材供應商和員工討薪等各種催收,最后是債務違約。這時,企業的現金一般虧完了,同時也搞不到錢了,這時就到了不得不變賣資產的時刻,其實資產也基本抵押殆盡。然后是債主苦主臨門各種擠兌,殘酷而血腥。
所以,當去年倒掉一個潤陽時,給上下游造成怎樣的連鎖反應和恐慌,大家應該都還有印象。如果沒有地方國資接盤,恐怕會有眾多相關方會被拖下水。
接下來,如果出現比潤陽體量更大的企業發生這種流動性危機,怎么辦呢?如果不止一家更大規模的企業出現問題,又該怎么辦呢?如果并不是每一家企業的所在地國資,都像潤陽的鹽城或一道的衢州那樣,有意愿或者有能力接盤、托底,又該怎么辦呢?現在出于各種原因不得不救,但地方一換屆,還真不好說。
在其它很多發生過產能過剩的行業,諸如地產、重化工、家電等行業,我們其實找都不到一種標準答案。因為,光伏的產業鏈實在太短了,各種風險太明朗了,各環節之間傳導起來也太剛性了,財務的韌性和容忍度極低。
在外有貿易戰、內有光伏裝機放緩政策預期的雙重夾擊之下,光伏企業,其實已經沒有太多路可以選擇。
這是一個制造端高度市場化、競爭白熱化,但在應用端、客戶端卻是政策性極強的行業;這是一個大頭在外、但又不得不承受高達3500%的懲罰性、屈辱的稅率的行業;這是一個理工科博士云集、一直為國爭“光”,現在卻不得不殫精竭慮如何才能活下去的行業。悲哉,光伏!
關鍵是,市場需求仍在,而且市場增速也超過大多數行業。但是,光伏企業財務狀況惡化速度之快,之猛,之廣,除了前兩年的房地產以外,在其它行業都極為少見!我們當然可以用市場需求增長,來換生存空間。但是,我們有多少企業的財務狀況,撐不到供需平衡的那一刻呢?
另外,為何三倍產能于需求、過剩程度遠甚于光伏的鋰電行業,卻沒有發生光伏的慘劇呢?僅僅是因為光伏產能更加剛性嗎?趕碳號雖然沒有找到原因,但并不這樣認為。
從制造端來說,這是一個高度市場化的行業,和重化工等很多行業相比,體量并不算大,不一定要非市場化的行為去拯救,但個人建議也不要非市場化的去折騰。
02流動性之戰!
表達完情緒,回到現實。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經濟學上有這樣的說法:企業不一定因為虧損、負債而倒閉,但會由于現金流枯竭而死亡。流動性是企業的命,企業的命,就靠流動性。
所以,短期看現金流,決定企業能否活下去,長期看利潤,企業能否持續地賺錢,從根本上還要看資產質量與運營效率,能否避免 “慢性中毒”,漸漸掉隊被邊緣化。
光伏企業的當務之急,毫無疑問就是現金流問題。現金流就血液,光伏洗牌洗的就是血條。因此,最先破產重整的一批光伏企業,一定是那些流動性差的企業。一些企業未來如果出事,也大多是因為資金鏈斷裂。這非常可怕,因為這往往會引發連鎖反應,一堆上下游的企業會受到拖累。
當然,這個簡單的道理,企業家們深諳精髓,一直要確保流動性,通過銀行信貸、占用上下游企業貨款來囤積貨幣現金。
隆基綠能的貨幣現金是最充裕的。除此之外,截至今年1季度末,晶科能源、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幾家頭部企業的貨幣現金也都不少,在200億至300億之間。其中,通威的貨幣現金是變化較大的一家,去年年末只有164.48億元,而在今年1季度末已經飆升到291.47億元。這種變化或與全資子公司永祥股份引入戰略投資者、增資100億元有關。
在手現金多,其實不能說明全部問題,分析一家企業,要看錢多還是短債多,看這些錢夠不夠償債。
幾家頭部一體化企業中,在去年年報、今年1季報中,隆基綠能、橫店東磁、大全能源這三家企業的財務費用居然是負的,其它企業都是正的。也就是說,這三家企業即使到現在,還在用錢生錢,要么存銀行,要么買理財。
現金比率,是現金類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能反映企業直接用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這也是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一項關鍵指標。
高現金比率,可能預示抗風險能力強。不同行業的現金比率存在較大差異。通常認為,制造業的現金比率在0.2-0.5之間左右較為合適。
從現金比率指標看,大全能源高于1.3,可以說是過于安全了,安全得都讓人質疑,它的閑置資金太多,沒有有效利用起來。在龍頭企業中,拋開其它因素不談,不得不說大全能源是離資金鏈斷裂最遠的一家企業。
現金比率不正常的大企業其實也不多。特別值得警惕的是,京運通的現金比率已經低于0.1了,償債壓力非常大,這是一個相當危險的財務信號。此外,中來股份現金比率也較低。精準逃頂,抱上浙能的大腿,現在的中來貌似已經不怕資金鏈斷裂了,只要大股東有錢就行。
結合財報和股價來看,京運通的風險可能更直觀一些。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為45.9億元,同比下降56.3%。歸母凈利潤虧損23.6億元,同比下降1100.5%;扣非歸母凈利潤虧損24.1億元,同比下降7412.8%。過去一年,京運通賣了不到50億的貨,相當于虧了一半的銷售額。所以公司股價早已經跌破凈資產,PB為0.6433。它應該是所有正經干光伏的企業(已經ST或瀕臨ST的企業不計)中PB最低的企業。
不過,截至2025年3月31日,京運通資產負債率為53.40%,并不算高。但是,現在光伏的行情、巨大的風險,企業再度舉債的難度非常大,現在鮮有金主還敢借錢給光伏吧,看個人本事了。
表1:光伏主材企業貨幣資金排名;單位:億元;來自WIND;趕碳號制表
03是真有錢,還是假有錢?
我們還需要具體分析企業在手現金的性質,是不是穩定的、可持續的;是自己的錢,還是別人的錢;自家的真實債務包袱究竟有多大。
一般來說,70%是資產負債率的一條警戒線。
今年1季度末,跨界光伏的金剛光伏負債率超過了134%,泉為科技的負債率超過103%,已經處于資不抵債的情況。這些即將被出清的企業,并不是今天討論的重點。
令趕碳號沒有想到的是:頭部企業、明星企業的負債率也已經非常高了。
像協鑫集成負債率為88.88%。不過,其定向增發已獲得監管層批復,預計近期就能完成,屆時公司負債率將得到極大改善。另外,畢竟不是單兵作戰,背后還有個實力大股東。
最近即將從資本市場成功融資的,除了協鑫集成以外,還包括鈞達股份。公司已成功通過聯交所聆訊,現在正處于招股階段,公司將于2025年5月8日在香港聯交所掛牌并上市交易。
至于愛旭股份、雙良節能的負債率,投資者們都是有心理預期的。
這次有些讓人意外的反而是晶澳科技,在今年1季度末,負債率為76.33%,在頭部企業中排名第一。
當然,財務水平一向極高的晶澳科技,可能也意識到這個問題,近期也準備在香港IPO,不知能否如愿。客觀說,一體化企業和專業電池片企業,市場認知可能不太一樣,趕碳號近期會專題分析。
此外,忙著融資的企業還有晶科和通威:去年年初晶科能源宣布計劃在德國上市,現在處在收尾階段,通威股份通過子公司永祥也進行了股權融資,緩解了資金壓力。
現在看起來企業降低負債的思路都很清晰:通過股權融資化解負債壓力,而不寄希望于通過經營改善業績。
當然,“土老財”大全能源依舊鶴立雞群,資產負債率居然低于10%。
表2:光伏主材企業負債率排名;來自WIND;趕碳號制表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應收款和應付款,是有必要分析的。雖然,只有在市場上處于優勢地位的企業,才可以占用供應商的錢。這當然是正常的商業行為,也是能力體現。
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超過300億的企業,有通威股份、天合光能、隆基綠能3家。這說明他們比較有優勢,也說明作為他們的供應商,特別是輔材、設備企業資金壓力不會小。供應商們和龍頭企業合作,雖然會有應收款,但畢竟相對安全啊,有溢價啊,不像潤陽或者即將倒掉的那些中小企業,貨款都拿不回來。
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較多的企業,有天合、晶科、隆基,均超過100億。這在意料之中。這3家企業,也是2024年組件出貨量排名前3的企業,而組件是光伏主材中唯一有賬期的環節,有的賬期長達數月,其他環節基本上是現貨交易或是賬期很短。
表3:光伏主材企業應付票據及賬款排名;單位:億元;來自WIND;趕碳號制表
企業有較高的經營性現金流凈額,是一種最好的狀態。起碼不再失血,不需要輸血。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是企業現金流量表中的一個重要指標,反映了企業經營活動獲取現金的能力。這個指標,企業萬一想要修飾,成本代價也會很高。
2024年,經營性現金流最差的是大全能源,最好的是天合光能。今年一季度經營性現金流最差的則是晶科能源。但值得注意的是,晶科在2024年的經營性現金流很好,僅次于天合。晶科的這種季度性變化,大概率是因為采購原材料造成的。
表4:光伏主材企業一季度經營性現金流凈額排名;單位:%;來自WIND;趕碳號制表
04光伏還有什么驚嚇與驚喜?
前面主要在考察企業還有多少錢可以花,有多少血條可以用來參與行業洗牌。
其實,商業的本質是賺錢,關鍵還是要看企業能賺多少錢。所以,從中期來看,還是要看一下各家企業的營收和利潤吧。
從產業鏈四個環節來看,硅片的日子當然是最難的,虧損的絕對值和占比都是最大的,這也是中環、隆基虧損最多的原因。弘元綠能、京運通、雙良節能也亦如此,去年發生的虧損都超過了20億元。
組件環節相對較好,有的企業尚可以實現微利。
看各家利潤,要把2024年和今年一季度加總起來,這樣更客觀——有的資產和存貨減值發生在去年四季度,有的則在今年一季度。
在一體化企業中,阿特斯一騎絕塵。至于橫店東磁,趕碳號在第一時間就分析過:海外靠印尼產能和美國市場,國內則依靠宜賓的便宜電費。近期會專門分析一下阿特斯的財報,今天做個預告。
此后,分別是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上述四家企業,也都是TOPCon陣營企業。
表5:光伏主材企業去年及一季度凈利潤加總排名;單位:億元;來自WIND;趕碳號制表
在衡量企業經營質量時,可以關注存貨周轉率和資金使用效率。如果是一家設備企業,就更需要關注資金回籠,而對于主材企業,關注的重點可能是存貨。
存貨多少,與產品特性有關。電池有“有效期”,所以企業的存貨都少,周轉快。硅料則較易囤積,硅片企業也會囤硅棒。京運通在過去該賺錢時也沒賺到錢,有很大原因就和囤料有關。所以硅料企業和硅片企業,都需要有一定的庫存。
就一季報存貨來看,天合光能最多。這不是問題,因為有電站資產。天合富家的電站資產在存貨中占比很高。這一點和正泰電器類似,正泰的存貨更高。
通威的存貨也有155億,業內都了解,這是此前在豐水期利用電價低谷超產的硅料。此外,隆基、晶科、晶澳的存貨也不少。
存貨多還是少,是好事還是壞事,不能做絕對的判斷。關鍵要看存貨的性質,以及存貨種類處在什么樣的環境中。若是存貨價格上揚,那就是大紅包,如是存貨價格下跌,那就要計提存貨跌價損失。
表6:光伏主材企業一季度存貨排名;單位:億元;來自WIND;趕碳號制表
此外,固定資產折舊計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指標。現在,多數企業的p型產能的計提基本結束。
但是,受美國商務部對東南亞四國的高額“雙反”稅終裁影響,這一部分產能也將面臨計提的問題。雖然,現在東南亞四國的產能已經沒有實際意義了,但若計提,在財務上將會非常難看。
今天,趕碳號對企業財報的分析都是基于數據,分析的標的也都是正經的光伏企業。即使他們的財務狀況再不好,這些企業也是一群熱愛光伏事業的人,是扎扎實實做事的人。當然,市場中永遠不缺乏那些忽悠式重組的妖怪公司,以后有時間再專門關注。
如前所述,光伏企業當下的選擇真的不太多,只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祝愿各家企業保住現金流,保住血條,從而熬過這個漫長的冬季!
祝愿每一位追光者平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