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半年在哈佛訪問,住在劍橋。
沒寫錯,哈佛所在城市就叫劍橋,我住的房子旁邊還有條街叫牛津。
劍橋在波士頓周邊,但你問劍橋居民,人家會說自己住劍橋,沒人會說住波士頓。
為什么?
因為劍橋有錢,房子貴,地稅高,福利好,是人上人,人家才不愿意跟波士頓扯上關系。
而整個東部這幾個州又統稱為新英格蘭地區,是美國老錢集中地,也是全美最富地區之一。
我租的那間公寓,兩室一廳,140平,月租3200刀。
這還是因為房東錯過了租房季,所以打折租給我的。
走之前房東帶了兩波租客來看房,當天就又租出去了,月租3700刀。
美國治理模式之前講過很多次,想必大家也清楚。
就是房子越貴交的房產稅越高。
交的稅越高,反過來區域建設也就越好。
除了那些豪宅區,我住的那片在全美來說,應該也屬于不錯的了。
可饒是如此,我還是被那房子的電路驚到了,居然時不時電壓不穩,燈光閃爍不定,有點美國恐怖片的意思。
但別看電路不行,電費可不便宜呢。
剛去第一個月居然花了100多刀,關鍵是除了微波爐和烤箱,根本也沒別的大功率電器。
烤箱也沒用過幾次,不知道電都耗在哪了。
當然,電單價也高,合著人民幣1塊多了,此外還有各種服務費,雜七雜八算下來,用電成本差不多是國內的3倍還多。
其實冬天還好,畢竟大電器只有烤箱和微波爐。
到了夏天就慘了,去年麻州格外熱,不開空調根本受不了。
但這種老樓壓根不讓裝空調,于是家家戶戶都買那種像空調扇一樣的東西,放在窗口當空調。
我那房子里房東留下三臺,實在熱得受不了拿出來裝上。
結果開機5分鐘跳閘了。
順著線摸到地下室去找電閘,看到才發現,跳閘真不冤,那亂七八糟的電線和配電箱都不知道是什么時候的古董了。
外加那個空調噪音太大,打開跟拖拉機一樣,我也不愿意開它。
好在沒過多久學校放假出去玩了一個月,也就不用再忍受東海岸的酷暑了。
但你別看人家基礎設施不咋地,電價還貴,但用起來可是一點不心疼。
大冬天室內必須達到穿短袖短褲的溫度,甚至辦公室里有人熱得不行,開著風扇吹。
夏天則必須達到穿拖鞋凍腳的程度,每次參加講座我都不敢喝水,怕凍得細胞縮水頻繁上廁所。
更有甚者,不少女生在辦公室穿著羽絨服。
剛去了不習慣,幾乎每個中國人都罵,這幫美國人就是有病,非得冬天夏天顛倒著過。
而且辦公室里從來不關燈。
我剛去想節約能源,找了半天,連開關都沒找到。
問周圍美國人,在這呆了十多年的都不知道開關在哪。
我甚至懷疑他們的燈沒有開關,就只能一直開著。
根據數據,美國居民人均每月用電量達到364度。
相應的中國居民人均每月用電量僅為82度?。
美國是中國人均4倍多不到5倍。
說這些就是想告訴大家,以美國人的基礎設施和浪費程度,總發電量所反映的工業產能肯定失真。
2023年美國總發電量4.49萬億千瓦時,是中國9.46萬億千瓦時的不到一半。
這其中,居民用電超過1.5?萬億千瓦時。?
商業客戶用電量超過1.4萬億千瓦時。
再刨除其他雜七雜八的用電,最后留給工業的電量也就只有1萬億千瓦時左右。
而中國的居民用電量僅為1.35萬億千瓦時,但工業用電量則達到了驚人的6萬億千瓦時。
你說美國人在生活中這么浪費,在生產中就能節約了嗎?
考慮到效率,美國的工業產能恐怕還得再打個折。
本來就只有中國的1/6,再打個折,能不能剩下1/10?
雖然我沒有具體數據,但如果真是這個結果,我并不會感到驚訝。
說到這,精神美國人估計又坐不住了,說我抹黑美國。
說實話,在哈佛這大半年,我還真交了幾個美國朋友,而且遇到的絕大多數美國人都很善良禮貌(除了黑大媽這個傻X物種),可比精神美國人強太多了。
所以我不但不討厭美國人,相比其他國家,例如俄羅斯人、德國人,我還真挺喜歡美國人。
但一碼歸一碼,美國雖然也是好人多,卻擋不住美國的衰落。
或者換個角度,美國其實也不算太衰落,畢竟人家那100多年的樓維護得挺好。
只是一旦跟中國比,就立馬相形見絀了。
而且美國整個社會都在擺爛,效率低到令人發指。
以至于回國之后我每辦一件事,都不由得發自內心地贊美一下人家工作人員,國內5分鐘解決的問題,放在美國沒準就得5天。
就這狀態,反正我是看不到MAGA的希望。
本來為了盡量客觀評價,我還真想找點美國的優點。
可搜腸刮肚到最后,也就只能想到那幾個美國朋友和自然環境,其他是真夸不出口。
那這不就是個淳樸天然的大農村嘛。
哦對了,美國有一個強項,量化基金賺得是真多。
剛畢業的本科小孩去了居然直接給到60萬刀年薪,雖然每年也有固定百分比的強制末位淘汰。
就是不知道降息之后,美股還能蹦跶多久?
這只是中美兩國差距的一個縮影。
中國的崛起速度在人類歷史上從未出現過。
歐洲從文藝復興到二戰結束后復興,經歷超過600年。
而中國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如今滿打滿算還不到80年,如此高速的發展已經沒有歷史經驗可以參考。
這也導致一個問題,就是絕大多數人對中國的認知,跟不上中國的發展速度。
以往那些西方的政治經濟理論更無法解釋中國奇跡。
我們迫切需要將中國自己的政治經濟理論進行普及。
中國注定站在世界中央,所以需要足以匹配這種地位的國民認知。
正好我在歐洲研究生畢業后留在ASML做過算法,回國后進入四大從事咨詢,后進入外企管理層直至做到高管。
互聯網興起后開始自主創業,基本實現了財務自由。
創業期間去哈佛大學訪問近一年,足跡遍布全中國,走遍歐洲,游歷美國東西海岸,到訪日本、東南亞。
當我跳出來站在外部看中國,才赫然發現很多人的認知居然還停留在30年前,以至于對當前中國的強大一無所知。
于是寫了此書,從政治、經濟、科技、軍事、文化、民生等多角度為你還原一個最真實的中國。
中國力量:賺不到錢只因你對中國一無所知
我們精選了10篇《中國力量》中的好文,方便讀者查閱,以下每篇文章都可以點擊藍字直接打開,建議先收藏,再轉發,留著慢慢看。
參加墨子俱樂部(職場創業投資)請加助教微信“moziclub”免費進群,每周作者親臨答疑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