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事故引起了各方的關注和回應。次日上午,銅陵市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表示,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中。
不得不說,這實在是一個讓人痛惜、不忍聽聞的不幸的悲劇。2025年3月29日深夜,在安徽省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發生一起嚴重交通事故。
一輛小米SU7(參數丨圖片)標準版轎車在行駛中撞擊中央隔離帶后翻覆,事故造成車內三人全部遇難。
網傳小米事故圖片
4月1日,小米方面通過官方渠道對這起不幸的事件進行了回應,首次披露車輛行駛數據與部分現場細節。
網傳事故圖片
小米官方回應事件、披露細節,且稱“確保事件處理公開透明”
根據小米官方消息,事故發生前,涉事車輛以116km/h的時速開啟NOA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在檢測到施工改道的路障后發出風險提示并開始減速。
駕駛員于22時44分25秒接管車輛,此時車速降至97km/h。但是,不幸的是,最終仍與隔離帶水泥樁發生碰撞。
碰撞后,小米方面稱立即與車主取得聯系,了解到車輛非車主本人駕駛。同時,車輛觸發Ecall緊急呼叫,呼叫120急救服務。
此外,小米汽車在回應中還表示,事發路段因施工修繕,用路障封閉自車道、改道至逆向車道。
小米官方回應
從小米官方披露的數據,不難看出來系統的預警機制與駕駛員的接管過程,整體應該說是比較清晰的。
應該說,在事情發生之后,小米方面及時回應相關信息,并且披露數據,能夠較好的讓公眾了解事實。
這值得肯定,不過,稍顯遺憾的是,對于目前輿論關注的一些問題,小米并沒有通報中進行解釋。
比如說,車輛碰撞后是否存在車門鎖死導致乘員無法逃生的情況。畢竟,從目前的消息來看,有自稱家屬的用戶通過網絡平臺聲稱“車門無法打開”。
媒體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是否存在“車門鎖死”的情況,目前并沒有官方消息進行證實,所以對于這個情況是否屬實,我們以官方消息為準。
不過,根據中國新聞周刊消息,針對網傳的這個消息,小米汽車客服表示,在四個車門內飾板下方,儲物格位置均配有應急拉手,應急拉手為機械鎖,即使電池受損也能打開,緊急情況下可使用應急拉手打開車門。
網傳事故圖片
尤為值得注意的,我認為,在小米方面的回應中,有一點特別值得肯定,我認為這也是處理很多類似事件的一個關鍵點所在。
小米方面表示,將繼續全力配合警方工作,并嚴格遵循調查結果,確保事件處理公開透明。
要知道,在相關事件的處理當中,“公開透明”能夠大大提升用戶的信任感,從而較好的還原事實,給當事人一個交代,也能較好地維護品牌形象。
網傳事故圖片
類似事故責任認定或存復雜性,是否強調相關功能局限性,值得考慮
在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過程中,因為事故發生而導致公眾對智駕以及安全問題關注的事情,并不少見。
應該說,此次事故再次引發公眾對智能輔助駕駛技術可靠性等方面的關注。澎湃新聞消息,沃達福數字汽車國際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翔指出,類似事故的責任認定存在復雜性。
一方面,車輛控制系統已非完全人工操控:傳統車輛由駕駛員直接控制油門/剎車,而智能汽車的操作往往需經過預控制器(或決策系統)的計算后執行指令,根據現有信息來看,此次事故從障礙物風險提示并自動減速到最終駕駛員接管與隔離帶水泥樁發生碰撞僅2秒左右;
澎湃新聞,業內人士觀點
另一方面,技術不成熟性:軟件系統復雜度極高,存在潛在風險,且數據來源于車企自身提供,但又是作為事故調查的主要依據。目前,在涉及NOA的事故責任認定上,沒有統一標準,仍然存在廣泛爭議。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在技術創新的過程中,并不能因噎廢食。不過,在當前的階段,車企在追求技術創新的同時,是否應該在宣傳的時候,充分強調安全告知以及相關技術的“局限性場景”,則值得關注。
根據《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L3級以上自動駕駛需明確“人機共駕”邊界。不過,當前市場是否普遍存在過度宣傳智能駕駛功能的現象,導致用戶對系統產生依賴,值得考慮。
智能汽車發展
本文結語:
毋庸置疑,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小米SU7這次的事故,都是一場悲劇,讓人痛心,也讓人惋惜。
所謂前車之鑒后事之師,在當前的技術發展階段,在創新和技術發展的時候,多方或許應該共同努力,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從廠家的角度來看,在發布相關技術的同時,最好能夠在宣傳中,讓用戶更清楚相關功能或者配置使用場景等,或者是否存在一些局限性場景,并且加以強化和強調;
小米SU7,非涉事車輛
從行業的角度來看,監管部門應加快制定智能駕駛事故責任認定標準,建立第三方數據驗證機制,從而做到權責分明;
從消費者個人的角度來說,我們認為,在體驗相關功能的同時,盡量能夠認知相關功能的局限性或者使用場景,很重要。如此,或許才能真正推動智能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最后,本文涉及到的“小米SU7高速事故致三人死亡”事件,目前小米方面已經進行了回應,披露了一些細節。至于事故發生的原因,以官方部門的調查報告為準,希望大家理性看待,不信謠、不傳謠。
本文聲明:
本文為車宇世界運營部原創文章,總第11611期,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標注來源的數據及相關資料均為引用。車宇世界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