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報道,北京要求食品出口商必須向中國海關總署注冊,才能在中國銷售。有超過1000家美國肉品加工廠的輸華注冊資質3月16日失效。貿易團體和美國肉類出口協會稱,中國更新了美國豬肉和家禽加工廠的輸華注冊資質,但仍有數百家美國牛肉加工廠的輸華注冊資質已在3月16日到期,仍未獲得更新。美國肉類出口協會發言人喬·許勒指出,由于不確定這些產品是否能夠順利通關,美國出口商和中國買家對3月16日之后生產的美國牛肉交易持謹慎態度。
美國牛肉(資料圖)
這對于美國牛肉出口商來說影響巨大,在3月16日美國數百家企業對華出口資格到期之后,當周美國對華出口的牛肉總量就銳減到了54噸,而前一周的銷量也遠低于正常值僅有192噸。但在2到3月份時,美國牛肉對華出口每周的總量還能維持在2000噸左右,對比起來下降的并非一點半點,美國媒體將其形容為幾乎降至為零也算是十分貼切了。中方沒有公布為何中國沒有續簽美國企業的對華牛肉出口資格,美國官方也沒有以任何形式對此問題與中方進行交涉。
圭亞那總統伊爾凡·阿里表示,加勒比共同體領導人將告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美國對中國制造貨船的擬議征費將損害該地區的石油和天然氣產業,并推高運輸成本。阿里說,地區領導人在舉行的視頻會議上討論了這個問題,為在牙買加與魯比奧的會面做準備。他表示,美國提出對中國制造的原油和天然氣運輸船以及其他貨船征費,此舉將對圭亞那、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以及蘇里南的石油和天然氣產業產生不利影響。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目前尚無取消的計劃,畢竟美國還企圖從中國那里“獲取”某些東西。特朗普宣稱,期望中國出讓TikTok以換取美國的部分“關稅豁免”,不過中方并未作出回應。在特朗普上臺之前,中國就已經把大量市場轉移到了阿根廷、俄羅斯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已為應對與美方“出現任何貿易摩擦”做好了準備。所以,在采購方面,像之前的天然氣、棉花和汽車等商品,中方的反制步伐之大是美國始終未曾預料到的,這便是美國如今急于與中國“修復關系”的原因。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資料圖)
特朗普拿關稅當籌碼,還在幻想著拿關稅爭端威脅中方,聲稱只要答應他的條件,他就對中國產品減稅。只不過,跟他打了這么多年交道,中方心里很清楚,這個口子一旦開了,帶來未來將會遭到更多脅迫。相反,中國果斷的反制,反而能告訴對方,中美合則兩利,斗則俱傷-這八個字,不單單只是一種告誡,更代表中方敢于亮劍的態度。既然特朗普想拿美國市場,對中國商品的依賴形勢,作為打壓中企的手段,中方也會用行動告訴他,中國的合作伙伴有很多,不是非美國不可。
中國之所以會停止進口美國牛肉綜合來看原因十分復雜,從中美關系方面來看,這就是中方給美國敲響的一個警鐘。如果特朗普堅持要跟中國把這場貿易戰打到底的話,最終的結果無非是中美之間徹底斷絕貿易往來,中國失去美國這個最大的貿易出口國固然損失慘重,可美國失去中國這個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他們就能夠經受得住這樣的損失嗎?
中美貿易(資料圖)
總之,特朗普這次加關稅,可能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他以為還能像以前那樣,用關稅逼中國就范,結果發現中國不僅不怕,還反手打得更狠。中方的策略很明確:你加關稅,我就加關稅;你想脫鉤,我就主動脫鉤,反正中國有市場、有選擇,主動權永遠都會攥在自己手里。在全球化的市場里,沒有誰是完全不可替代的,美國要是執意和中國硬脫鉤,最后受傷的未必是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