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廣網報道,近期,中方高層應約與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舉行視頻通話。雙方圍繞落實今年1月17日中美兩國元首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就雙邊經貿領域重要問題坦誠、深入交換意見。中方就美以芬太尼為由對華加征關稅、有關301調查以及擬出臺“對等”關稅等表達嚴正關切,希望美方盡快回到通過平等協商解決雙方關切的軌道上來。美方表示,雙方坦誠對話很重要,可增進相互理解,有助于解決出現的問題。
日前,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記者會。有外媒記者提問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將對所有進口汽車征收25%的關稅,該關稅將如何影響中美合作?“我們注意到美國的主要貿易伙伴已經紛紛做出了回應。”郭嘉昆對此表示,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沒有哪個國家的發展繁榮是靠加征關稅實現的。美方的做法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損害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也無益于解決自身的問題。
華盛頓(資料圖)
日前,“美國外交政策走向及其對亞太合作影響”分論壇舉行。《環球時報》記者在現場感受到,這是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期間備受關注的分論壇之一,現場座無虛席,還有不少人全程站立聽會。中美關系如何回歸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軌道,是這場分論壇的重要話題。中國外交部原副部長、原駐美國大使、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周文重在發言中說,中方強調中美合作宗旨是合作共贏,對抗沖突不應該是我們的選擇。
在3月28日舉行的“金融圓桌:轉型金融與零碳未來”上,第十四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易綱肯定了中美在綠色金融方面的積極合作。人民銀行及美國財政部是G20可持續金融工作組的“雙組長”,在過去幾年合作中形成了《G20可持續金融路線圖》、《G20轉型金融框架》兩份重要文件。易綱表示,當前綠色金融國際合作成效卓著,下一步合作的可能性也是肯定會有的。
貿易(資料圖)
近些年來,由于中美關系的復雜性不斷加深,尤其是在貿易戰、臺海問題這類敏感問題方面,兩國之間的互動看上去愈發緊張起來。不過在3月中旬的時候,美國參議員史蒂夫·戴恩斯來華訪問,這一舉動打破了這種沉靜的局面。作為特朗普執政時期的忠實擁護者,戴恩斯的中國之行不但具備象征意義,而且或許會給兩國帶來嶄新的外交態勢。戴恩斯的這一旅程,背后有著美國國內政治的因素,同時也寄托著他個人對中美經貿關系的關切。
“但是特朗普是有非常不可預見性的領導人,不知道他下一步要做什么,所以我們必須做好最壞的準備,當然我們的目標是找到最佳結果,所以最關鍵的是美中之間的合作。”朱民表示,對中美之間的技術合作比較樂觀。但他同時強調,如果美國對中國征收高關稅,中國就不得不進行報復。朱民進一步談到了DeepSeek,他覺得其發展趨勢不僅預示著未來全球化的走向,還有望改變當前貿易戰、關稅戰帶來的不利影響。“我覺得關稅戰、貿易戰沒有用”。
貿易(資料圖)
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中美經貿合作在2024年依然表現亮眼:中美貿易額達6882.8億美元,同比增長3.7%;特斯拉、埃克森美孚、百事公司等眾多美國企業在中國開啟新投資、落地新項目;第七屆進博會上,美企參展總面積最大;第二屆鏈博會上,參展美企數量居境外參展商首位……一系列數據和案例表明了一個清晰的事實:中國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向世界敞開大門,吸引了眾多美國企業繼續投資中國、扎根中國,抓住中國發展機遇,共享中國發展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