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達上車,自動駕駛迎來新突破?上車趨勢:成本降低,裝機量飆升技術賦能:助力高階自動駕駛落地市場競爭:頭部企業引領發展前景展望:突破仍在路上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自動駕駛技術成為汽車行業乃至整個交通領域的焦點。而激光雷達作為實現高級別自動駕駛的關鍵傳感器,其上車浪潮的興起,讓人們不禁思考:自動駕駛是否即將迎來新突破?
近年來,激光雷達上車趨勢愈發顯著。蓋世汽車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24 年中國乘用車市場激光雷達標配量超過 136 萬輛,搭載率由 2022 年的 0.5% 激增至 2024 年的 6%。這一轉變背后,是激光雷達成本的大幅下降。過去 10 年,激光雷達價格從七八萬美元降至如今低于 200 美元。以速騰聚創為例,其推出的激光雷達新品 MX,價格不到 200 美元,借此獲得多家汽車整車廠的定點合作。此外,禾賽科技宣稱計劃在 2025 年再將激光雷達價格減半。成本的降低,使得激光雷達從高端車型逐步向 15 萬元甚至 10 萬元級別的主流市場滲透。
從技術層面來看,激光雷達對自動駕駛技術的提升至關重要。它通過向目標發射激光脈沖并接收反射信號,測量目標與傳感器之間的距離,為汽車提供高精度的三維環境數據。相比攝像頭視覺感知,激光雷達對環境感知精度高,可直接獲取目標的距離、角度、反射強度、速度等信息,且抗干擾能力較強。在邁向 L3 級自動駕駛的背景下,車輛搭載激光雷達的數量也從過往的 1 - 2 顆上升至 4 - 5 顆。速騰聚創執行董事兼 CEO 邱純潮認為,L3 級自動駕駛是關鍵節點,激光雷達被視為自動駕駛的 “安全氣囊”,多搭載幾顆,消費者和車企都更安心。隨著北京 4 月 1 日起執行 L3 級法規,為高階智駕的爆發提供了政策支持,激光雷達的重要性將進一步凸顯。
在市場層面,國內激光雷達市場集中度較高,2024 年前三大廠商占據超過 86% 市場份額。速騰聚創以 33.5% 的市場份額位居行業第一,禾賽科技緊隨其后。從財報數據來看,2024 年,速騰聚創全年激光雷達總銷量約 54.4 萬臺,同比增長約 109.6%;禾賽 2024 全年激光雷達總交付量為 50.19 萬臺,同比增長 126.0%。這兩家企業不僅在車載領域成績斐然,還積極布局機器人領域。今年 1 月,禾賽在 CES 2025 發布面向機器人領域的迷你型超半球 3D 激光雷達 JT 系列,并宣布已開始向客戶量產交付;速騰聚創也發布了機器人視覺全新品類 Active Camera 的首款產品。
盡管激光雷達上車取得了顯著進展,但自動駕駛要迎來全面突破,仍面臨諸多挑戰。一方面,激光雷達技術仍需不斷創新,以滿足自動駕駛對更高性能、更低成本的要求;另一方面,自動駕駛的法律法規、安全標準等配套體系尚不完善,需要進一步健全。
激光雷達上車無疑為自動駕駛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在成本、技術和市場等多方面的推動下,自動駕駛正朝著新突破邁進。但要真正實現自動駕駛的廣泛應用和變革性發展,還需要全行業的持續努力。
等有新想法,都能跟我講講,我來按要求調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