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7萬的寶馬i3(參數丨圖片)降價沖上熱搜以后,銷量確實迎來了一波小增長,但考慮到對品牌力的影響,寶馬不久就叫停了價格戰,但恢復價格之后,寶馬i3的銷量又回歸平淡了。
近期,打開搜索網站可以看到很多寶馬i3降價促銷的信息,最高優惠額度達到了18萬元-20萬元不等,最低起售價格僅為18萬元左右,基本上已經和去年17萬的價格差不多了,但根據銷量數據來看,2月份寶馬i3的銷量僅為1613輛,和年前開啟價格戰的單月最高銷量的3789輛有著很大的差距。
為了探尋寶馬i3實際優惠情況如何,“汽扯扒談”也是調查了寶馬4S店與多位用戶,看看寶馬的優惠到底是噱頭還是真金白銀的讓利消費者。
貸款更便宜落地要20萬左右
聯系北京多家4S店后,銷售人員表示,寶馬i3最低配裸車要17萬多,基本上和此前價格戰差不多的價格,分期貸款落地價可以做到19萬多,如果著急訂車的話,優惠還可以再談,目前店內黑白兩種顏色現車充足,其他顏色需要等。
這個價格其實看起來還行,20萬左右的價格買到寶馬i3,續航可以,操控不錯,除了智能化與自動駕駛一般以外,性價比還算可以,不過有些用戶卻不買賬。
一位準備看過i3的消費者表示,談到落地35版本18.5(車價17加上保險1.5上牌),但是但是但是要做貸款,而且貸款要15萬以上不能少貸,兩年1.5-1.6的利息,交滿兩年可以提前一次性還清剩余貸款,大概9-10萬一次性。
如果兩年后你沒有這10萬就得繼續供。算滿5年的利息是4萬多呀,太夸張了。很不喜歡他們這種捆綁消費,買個車還要給人牽著鼻子走,很不爽。
全款買車的話,居然比貸款還要貴,21落地最少。送的東西就是那些常規4件套, 也就是說這個車怎么買都得20萬,補貼自己申請,自己減。
一位在金華已經提車的用戶給我們看了一下價格,寶馬i32025款eDrive 35 L 2025-03在金華購入裸車價18.50萬元,落地價20.10萬元 保險14000,上牌1000,車膜,腳墊,記錄儀1000。
通過這些反饋來看,目前寶馬i3的裸車價格可以做到17萬左右,落地價格也要20萬左右,并且分期比全款貴,利息也不便宜,許多去店里聊過以后的用戶就表示,這個價格可選的新勢力車型太多了,沒必要糾結品牌。
性價比不高很多人愿為品牌買單
小米SU7作為和寶馬i3同級別的產品,隨著曝光度不斷增加,前者銷量也是迎來了爆發,近幾個月都是2萬多的月銷量,從車主提供的價格來看,最低配也就只要21萬多,即便是提車要等幾個月,許多人也是愿意等待。
同時許多車主也抱怨寶馬i3的保險較貴,十幾萬的裸車,保險卻要一萬多,而小米SU7的保險價格僅為6000-7000元,相差太大了,有車主表示,價格貴一倍的寶馬530LI,保險才1.3W,所以許多車主表示心里不平衡,猜測保險公司會給店內返點。
按理說十幾萬的寶馬i3裸車價格確實夠低了,不過拋開品牌力不談,單看產品力,i3和小鵬P7+、智己L6等新勢力車型相比智能化配置差距實在是太大了。許多車主表示就是為了這藍天白云的車標,車機與自動駕駛這些配置需求沒那么大,為寶馬的品牌買單。
不過也有車主表示,i3的價格還可以,但質量確實不敢恭維。
一位提車九天的車主就表示,車機壞了,真是倒霉透了,到底還是是產品質量問題。去年4.1提的車,4.9號晚上,車機中控就不顯示,藍牙連接不上,各種功能都用不了,真倒霉,不愧是豪華品牌電動車,跟同事一起提的車,他特斯拉,我i3,這回要被笑死了。我現在對寶馬粉轉黑了。
除了車機問題以外,也有多位車主爆料車輛正常行駛中儀表盤彈出供電問題,請立即停車、救援字樣,4S店檢查出是CCU模塊故障,需要更換。據車主爆料,同批次的好多車輛都存在類似問題,之前31萬買i3的用戶就表示不存在這個問題。
目前傳統豪華品牌電動化發展落后于新勢力品牌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為了提升市場份額,寶馬等豪華品牌電動車降價促銷也是無可厚非,對于消費者而言也是好事。不過通過真實銷售政策來看,寶馬的誠意似乎也沒那么足,同時在品控方面也不能讓用戶放心,所以即便是已經降到十幾萬的i3銷量一直上不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畢竟市面上那么多套路少、性價比高的產品供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