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運動損傷是一個挺常見的情況,例如健身房運動的時候缺乏專業指導,高溫環境也容易導致肌肉痙攣,參加馬拉松等賽事頻繁引發的過度訓練等。
常見運動損傷類型
急性損傷:踝關節扭傷、手腕挫傷、肌肉拉傷
慢性勞損:網球肘、跟腱炎、肩袖損傷
關節退行性變:膝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
中醫治療四大核心技術
1. 精準針灸止痛
急性損傷:局部阿是穴 + 遠端取穴(如扭傷取養老穴)
慢性疼痛:溫針灸 + 電針(臨床止痛有效率 92%)
2. 經絡推拿復位
脊柱小關節紊亂:郭氏整脊法(3 次復位成功率 85%)
肌肉粘連:點按彈撥法配合藥酒(新加坡特調紅花油)
3. 中藥貼敷方案
急性期:雙柏散冷敷(消腫止痛)
恢復期:溫經通絡膏熱敷(含新加坡貓須草提取物)
4. 功能鍛煉指導
踝關節:彈力帶抗阻訓練
腰背肌:改良版五點支撐法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 1:25 歲馬拉松愛好者,跟腱炎反復發作
治療:火針 + 中藥離子導入
效果:2 周疼痛消失,1 個月恢復訓練
案例 2:40 歲網球教練,嚴重肩袖損傷
方案:關節松動術 + 小針刀松解
結果:3 次治療后活動度恢復 90%
運動損傷預防指南
熱身必備:
動態拉伸(重點:股四頭肌、腘繩肌)
新加坡高溫適應訓練(提前 30 分鐘補水)
護具選擇:
羽毛球:髕骨帶 + 護腕
足球:踝關節穩定支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