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平臺攜S級綜N代回歸的Q2,一檔僅播出2期的新節目突出重圍,成了“熱搜擔當”。
《小小的勇氣》,“零妝造,零預設,零任務,零片酬”,走人文紀實向的路線。它是女星趙露思在罹患抑郁癥宣布暫停工作后的回歸之作,也是芒果TV繼去年《燦爛的花園》之后,關于明星個人IP綜藝的又一次嘗試。
“是誰給了趙露思勇氣來做節目?”,第一期節目上線后批評聲不絕于耳,冷眼也一度覺得這可能又是一檔以明星為噱頭的拼貼型節目,真的追平了正片后卻有了不一樣的想法:目前的批評聲集中于明星的私人問題,在部分有心人士的引導下甚至開始偏離“就事論事”的范疇。
作為綜藝行業的長期觀察者,冷眼無意為明星說話,卻也覺得當下輿論場對節目一邊倒的抨擊對那些默默付出的綜藝人們似乎有些不公平。所以這次冷眼想和大家就內容本身,來冷靜地看看《小小的勇氣》以及明星個人IP綜藝。
哪里來的勇氣?
《小小的勇氣》究竟成色幾何?在聊這件事之前,冷眼想先說說關于它的爭議。
如果你對相關熱搜觀察比較仔細的話會發現,關于《小小的勇氣》的爭議幾乎只圍繞著趙露思一個人展開。因此也有人說,節目是好節目,如果換個人就好了。這就涉及了第一個問題:對于在輿論場上有一定爭議的明星,該不該為他們做個人向IP節目。
冷眼認為,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趙露思身上的爭議并不涉及公序良俗問題,只是因為曝光過于頻繁引起大眾逆反心理;其次,招商問題仍舊困擾著綜藝人們,自帶流量的明星能夠緩解這方面的壓力;最后,以趙露思的號召力而言,平臺沒有拒絕合作的道理。
那么第二個問題,為什么《小小的勇氣》從第一期播出就被網友口誅筆伐?冷眼認為有兩方面原因。
從大環境上來看,大眾對明星的“敵視”情緒仍舊強烈,特別趙露思作為頂流小花,江湖上一直有關于她的各類傳說,她患病到復出這件事本身,就會給人一種“賣慘”的感覺。觀眾天然會覺得“你都過得這么好了,有什么權利站出來說自己慘”。
從節目本身來看,冷眼認為它缺乏一條清晰的成長線。
拋開明星的個人爭議,趙露思作為一檔節目中的嘉賓,是具備足夠的人物動機的——因為生活中的種種,患上了抑郁癥,所以要通過這一次“勇氣之旅”來療愈自己。
但目前節目呈現出的內容,讓我們只看到了人物動機,沒看到人物成長。從觀眾的角度來看,趙露思好像只是出門去完成了一次通告而已,看不到這趟旅途具體對她的病情恢復有什么幫助,她的狀態又因為這趟旅程發生了什么改變。
當然,冷眼明白從做節目的角度來看,《小小的勇氣》一定會在后面的內容中讓我們看到人物的成長。但就像前面所說的,趙露思這個人物太特殊了,或者說得更直白一些,觀眾等不起慢慢鋪陳她的成長線。
如果這檔節目第一期采用倒序的方式來做,開篇讓我們看到一個精神狀態和個人情況都有極大改善的趙露思,再去回推是什么樣的人和事讓她有如此大的變化,或許觀眾的質疑聲不會像現在這樣猛烈。
另外趙露思作為抑郁癥患者,不管她在宣傳上有心還是無意去打這個點,都會有一些與她一樣被抑郁癥所苦的人來看這檔節目,希望從其中尋找到某種解法。但就像冷眼說的,它的成長線太靠后,對于抱著“想看趙露思如何走出抑郁癥”的人而言,沒有任何功能性與參考性,這或許也是節目上線后,爭議較大的另一個原因。
把明星藏起來
因為主咖本身的特殊性,導致《小小的勇氣》在網友處評價不高,不過真的追平節目后,冷眼還是想感慨一句“這檔節目有點東西”,他們用很聰明的辦法解決了明星個人IP過于圈層化的問題。
很多明星IP向的節目都是圍繞著明星本人去做內容,比如《燦爛的花園》就是如此。這么處理不是不好,但對明星本人沒有多少興趣的觀眾,就很容易被隔絕在外。
而且圍繞著明星本人去做內容的節目,對明星個人的能力技能要求較高較多,也不是誰都能做好,而且不具備可復制性,像去年王一博的節目《探索新境》就屬于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那種。但《小小的勇氣》提供了一種更具備普適性的解法——把明星藏起來。
如果你真的看了這檔節目就會發現,作為主咖的趙露思鏡頭分量并不多,甚至很多時候她只是場景中的配角而已,真正有亮點有人物弧光的,是那些素人們。
冷眼印象很深的一幕,是趙露思和當地小孩聊自己過去的生活時,說到“一天只睡兩小時”“兩天當一天用”,旁邊一個男孩很自然地了句“你對生命沒有敬畏”。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是如此擲地有聲。
這樣的話從明星嘴里說出來觀眾會覺得假、做作,但從素人孩子口中說出來,卻有著震撼人心的力量。
趙露思在這檔節目中的角色,更像是個觀察者或者說攝像頭,觀眾跟隨著她的視角,去看大山中的人和事,而她本人卻并不負責過多的對外輸出。這也讓節目的圈層色彩被沖淡了許多,即使是非粉絲也能順暢得看下去。
第二個亮點,也是冷眼為節目拍案叫絕的地方,是趙露思的同伴——鬧鬧。
原本這個人物冷眼覺得是多余的,既然是明星個人綜藝,為什么還要帶個小孩?而且兩個人非親非故,唯一的交集就是曾經一起拍過《且試天下》,算是同事。
但抵達深山后,鬧鬧的表現讓冷眼很意外。他的個人故事沒有圍繞著趙露思去展開,他會去自己探索所在的村莊,會主動和村里的同齡人交朋友,會很E地走街串巷。
鬧鬧與趙露思一樣來自城市,有過演戲的經歷,所以他能從某種程度上理解趙露思;同時他也是個還未完全接觸社會的孩子,因此他也能讀懂村子里那些同齡人的想法。如果節目只有趙露思,那么我們看到的視角永遠是有點距離的、屬于旁觀者的,而鬧鬧的出現,在旁觀者與當地人之間架起了橋梁。
他的出現也讓節目帶上了一層暖色,因為從大人的視角來看村莊,總會帶著一絲悲憫的色彩——雖然閑適安謐,但也相對閉塞落后;而孩子的視角是更平視的,村子里那些孩子的煩惱、愛好,與城市的小孩并無不同,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站在更宏觀的視角來看,《小小的勇氣》也跳出了明星個人IP綜藝的立足點過于“小”的常規模式,去談論更有人文關懷意義的事情——比如利用明星的勢能,讓一些人或事被看見。冷眼相信,那位苦無傳人的老爺爺會因為這檔節目找到他等待已久的傳人,這份手藝不會因為無人繼承而漸漸消失,這才是明星IP綜藝應該承擔的社會意義。
拋開輿論場上關于明星個人的爭議,《小小的勇氣》是一檔可圈可點的好節目,它也為同類型的明星IP節目提供了思路與解法。只是在做邏輯線的時候如果能多考慮一點,或許會有截然不同的輿論效果。
未知全貌,不予置評。冷眼也希望只看了切片和他人解讀就忙不迭來審判的觀眾能夠靜下來心來,好好看一看這檔節目,它確實如片名一樣,能夠讓人從中獲得一些微小的勇氣與啟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